淇县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教案 新人教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基本结构。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花的基本结构。
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教学准备
桃花、带皮的果实、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刀片、放大镜、昆虫传粉方面的录像资料或图片、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活动教具或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导入新课
许多植物的花色彩艳丽,气味芬芳,让行人禁不住驻足观赏,甚至要凑上去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花香。
你想过没有,花朵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还有不少植物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又是为什么呢?
利用“想一想,议一议”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花的结构
如果你连续观察一朵桃花花开花谢的过程,会发现在花凋落以后,花着生的位置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桃子。
所以,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那么,桃花是怎样变成一个小桃子的呢?要明确这个问题,需要先认识花的结构。
观察与思考:观察花的结构。
目的:
①学会观察花的基本方法。
②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③认同花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步骤:
①取一朵桃花,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②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③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花药里的花粉。
④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的胚珠。
观察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图3-21“桃花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描述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形态和颜色。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桃花的基本结构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②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并围绕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利用图片或模型组织学生探究,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两人合作,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解剖桃花。
知道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其中,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胚珠包括珠被和卵细胞等结构。
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花药里面有花粉。
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花粉是淡黄色的小颗粒。
通过相互交流认同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2.传粉和受精
2
(1)传粉
教师展示“传粉的过程”的录像或者图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通过观察,尝试说明什么是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哪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后达成共识:
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到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传粉的媒介不同,将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虫媒花具有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有的在子房的基部还生有蜜腺,能够产生甘甜的花蜜,吸引昆虫传粉。
风媒花的花粉多而轻盈,容易被风吹散,有的柱头有分叉和黏液,容易接受花粉。
教师强调:被子植物的花能够借助各种媒介进行传粉,这与花的特点有关,也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受精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3-25“受精过程的示意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分析受精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尝试说明受精的过程:
花粉落到柱头上,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的两个精子最终进入胚珠内部,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生理活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指导学生演示自制的“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模型。
学生在演示、观察中进一步熟悉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
使这一抽象的过程得到深化。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师创设情境:桃子和西瓜都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3-26“从花到形成果实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①果实和种子分别是由花的哪些结构发育而成的?
②我们通常食用的果肉是由花的哪部分发育来的?
③桃的果实内有一粒种子,而西瓜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后小组内讨论,展示:
①受精作用完成后,除子房以外的结构都凋落,只剩下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②我们通常食用的桃子、苹果、西瓜等水果的果肉属于果皮的一部分,所以,是由花的子房壁发育来的。
③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桃的果实内有一粒种子,而西瓜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桃花的子房中有一个胚珠,而西瓜花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3
教师进一步强调: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花蕊有密切的关系。
传粉、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必要条件。
(2)人工辅助授粉
教师创设情境:①春天,在某些山区的梨园里,经常会看到果农忙碌的身影,原来,他们能在为梨树人工授粉。
②在东北、华北的平原地区,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在秋天收获的玉米中,
有一些玉米有缺粒的现象。
你能运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解释上述两种现象吗?怎样预防玉米缺粒现象的发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展示,组间进行补充:
①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必要条件,为梨树进行人工授粉,是为了提高
受精率,增加梨的产量。
②玉米缺粒是因为在玉米的开花季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传粉不足引起的。
所
以,弥补这种现象的主要措施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教师强调:人工授粉时,应该先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者倾撒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开花和结果的相关内容,知道了桃花主要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结构构成。
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到柱头上的过程。
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花粉中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
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于被子植物的传种接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
第7讲细胞分裂和分化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1、细胞的生长
(1)定义:细胞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
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
2、细胞的分裂
(1)定义: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4
(2)过程:
动、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有哪些异同点?
➢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有所不同。
(3)结果:
通过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了,新形成的两个细胞体积比原细胞要小,但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都未发生变化。
(4)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变化
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是:
3、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
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处于不同部位、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变化,成为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金题精讲
题一: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 6个和3条 B. 8个和2条
C. 6个和8条
D. 8个和8条
题二:下图为某生物体内生物一项生命活动的
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表示动物细胞的分化过程
B. 该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平分
C. 该过程中细胞膜一细胞质的变化最明显
D. 该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此过程
题三:受精卵最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球形的,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形状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
A. 生长
B. 分裂
C. 分化
D. 衰老
第7讲细胞分裂和分化金题精讲
题一:D 题二:B 题三:C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植物的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分别是( )
A.叶原基和芽原基
B.生长点和芽轴
C.生长点和叶原基
D.生长点和芽原基
2.根尖的表面被称为“根冠”的结构保护着,随着根在土壤里不断伸长,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磨损,但根冠从不会因为磨损而消失,原因是( )
A.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分化
B.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生长
C.根冠细胞特别耐磨
D.根能够长出根毛
3.下列对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芽有顶芽和侧芽
B.芽中有分生组织
C.芽轴发育成茎
D.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
4.把一棵小树苗移栽到另一个地方,在移栽后的几天里,这棵小树往往会( )
A.生长迅速
B.发生萎蔫
C.正常生长
D.很快死亡
5.刚种植好的小树苗,不要用手去摇晃它,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损伤树皮
B.避免小树倾斜
C.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
D.保证根适应移栽后的土壤
6.右图是根尖的纵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在土壤中生长,但不会被土粒磨伤,因为有[ ] 的保护。
(2)③的细胞体积,细胞核,具有很强的能力。
(3)②的细胞体积较大,它是由细胞通过分裂、分化而形成的。
(4)①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了,增大了根吸收和的面积。
探究创新
7.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
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
”说的是叶具有的功能。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
”说的是根具有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完成的。
(3)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
”说的是茎具有运输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而。
知能演练·提升
1.D 生长点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芽;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
2.A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地补充下面的根冠和上面
的伸长区。
3.D 芽按着生的位置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芽轴
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4.B 移栽树苗时,要把树苗从土壤里刨出来,这样很容易破坏树苗的根。
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被破坏了,植物就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所以小树移栽后的几天往往会发生萎蔫。
5.C 要保证移栽后的植物成活,就必须保证根的吸收能力不受较大影响。
由于根的吸收功能主要
由幼根和根毛承担,所以,刚种植好的小树苗,不要用手去摇晃它。
6.答案(1)④根冠
(2)小大分裂
(3)分生区
(4)成熟区根毛水分无机盐
7.答案(1)制造有机物
(2)吸收水分成熟区
(3)水分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