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9高一下·鹤岗期中) 已知(石墨)=(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 .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 . 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3. (2分) (2015高二上·临川期末) 常温下,将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A . 1.7
B . 2.0
C . 12.0
D . 12.4
4. (2分)(2015·苏州模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镀锌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B . 2NaHCO3(s)=Na2CO3(s)+CO2(g)+H2O(l)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 . 加热0.1 mol•L﹣1CH3COONa 溶液,CH3COO﹣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 . 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 )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5. (2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对于反应nA(g)+B(g)⇌2C(g),平衡后增大压强,A的百分含量减小,则n≥2
B . 对于反应2A(g)⇌B(g)△H<0,恒温恒容,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对于反应2A(g)⇌B(g),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密度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D . 对于反应2A(g)⇌B(g),若v(A)正=2v(B)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6. (2分) (2016高二上·洛阳开学考) 某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用KCl
B . 闭合K,石墨电极上只生成铜
C . 当有0.1mol Fe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
D . 导线中流过0.3mol电子时,加入11.1gCu2(OH)2CO3 , CuSO4溶液可恢复原组成
7.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期中) 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B . pH 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1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C . 向Ba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
D . 将pH =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8. (2分) (2018高二上·清远期末) 在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两极上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1 mol·L-1
B . 2 mol·L-1
C . 3 mol·L-1
D . 4 mol·L-1
9. (2分)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乙酰水扬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④.纤维素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④
C . 只有①③④
D . 都不能
10. (2分)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则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可以是下列的()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pH相同的CH3COONa溶液、C6H5ONa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CH3COONa)>c(C6H5ONa )>c (Na2CO3)>c(NaOH )
B . 在常温下,10 mL 0.02 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0
C . 将pH=3的一元弱酸HA和pH=11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一定有:c(OH﹣)<c(H+)<c(Na+)<c(A ﹣)
D . 将0.2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H﹣)<c(Al3+)<c(H+)<c(Na+)<c(Cl﹣)
12. (2分)(2016·连江模拟)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 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
B . 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C . 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 电子
D . 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13. (2分) 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s)+4F(g)⇌G(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580230
平衡常数值5×1042 1.9×10﹣5
A . 上述反应是熵增反应
B . 25℃时,反应G(g)⇌E(s)+4F(g)的平衡常数值是0.5
C . 在80℃时,测得某时刻,F、G浓度均为0.5 mol•L﹣1 ,则此时v(正)<v(逆)
D . 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达新平衡时,F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增大
14. (2分)25℃时,已知H2CO3⇌H++HCO3﹣K1=4.3×l0﹣7;
HCO3﹣⇌H++CO32﹣K2=5.6×l0﹣11;
H2O⇌H++OH﹣Kw=1.0×l0﹣14
现取10.6g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 W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HCO3﹣)
B . pH=4的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0.1 mol•L﹣1
C . pH=8的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c(Cl﹣)
D . pH=11的溶液中:CO32﹣+H2O⇌HCO3﹣+OH﹣K=1.8×l0﹣4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17分)
15. (5分) (2016高一下·望都期中) 下列四个装置图均与电化学有关,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这四个装置中,利用电解原理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装置①若用来精炼铜,则a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填“粗铜”或“精铜”),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
(3)装置②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16. (4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淀粉-KI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由该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甲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4) 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该兴趣小组用17.4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是________L。
17. (4分) (2018高二下·宜昌期末) 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 N2和0.6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 Δ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计算从反应开始到第4分钟达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υ(N2)为________。
(2)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
a.0.20 mol/L b.0.12 mol/L c.0.10 mol/L d.0.08 mol/L (3)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新平衡时NH3的浓度恰好为原来的2倍,则新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二分之一倍的原体积,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达新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
18. (2分) (2020高三上·双辽期末) 某兴趣小组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20℃)现象
Ⅰ.过量铜粉、2mL0.5mol·L-1HNO3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Ⅱ.过量铁粉、2mL0.5mol·L-1HNO36mL无色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几乎无色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
(2)写出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
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错误,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③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列举1条)。
19. (2分)(2018·北京)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
过程如下:
(1)反应Ⅰ: 2H2SO4(l)=2SO2(g)+2H2O(g)+O2(g)△H1=+551 KJ·mol-1
反应Ⅲ: S(s)+O2(g)=SO2(g)△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_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
(3)Ⅰ-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mL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
(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17分)
15-1、
15-2、15-3、16-1、16-2、16-3、16-4、16-5、17-1、17-2、17-3、
17-4、18-1、18-2、
18-3、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