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体系(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制定标准的基础: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
总和。 制定标准的形式:特定的文件形式,公认机构
批准。 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协商一致。
基本概念
2、标准化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 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 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 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 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 进产品、过程 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 并促进技术合作。
全覆盖: • 4M1E——人、机、料、法、环 • 4 流——人、物、信息、资金 • 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 全员参与
3、层次性
• 不是简单的标准文件的集合 • 上一层次对下一层次的标准起到指
导、制约作用; • 个性化的标准应在底层
共性的标准则上升到上一层 • 每个子体系中都可能有标准
4、协调性
•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 ——上、下层次的标准 ——同层次的标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 与其他管理体系 • 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标准
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一、基本概念
1、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 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 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 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 制定标准的对象:共同的或重复使用的活动或
1、目的性
• 理清思路,理顺关系 • 打好基础,再上台阶 • 规范管理,指导生产
• 标准化是企业技术、生产、经营 工作的基础
• 为企业的各类管理体系提供技术、 管理的基础
• 借鉴先进管理理念,依据标准规 范管理
• 标准客观存在, 心中要有数
• 对零散的、各自 为政的、不够协 调的标准及管理 系统加以整理改 造、整合
构成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包括 企业所采用和贯彻的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 技术标准。所有技术标准均应在标 准化法规、各种相关法规和企业方 针、目标以及“企业标准化管理办 法”的指导下形成。
二、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
1. 序列结构 (GB/T 15497-2003 图1) 2. 层次结构
GB/T15498-1995 • 2003年对上述三项标准进行了修订,并补充了GB/T19273-2003
二、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构成
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
• 运用标准化原理,
以最少的标准 去覆盖最大的 范围,扩大标 准的适用范围
• 减少不必要的 重复或多样化
简化 统一 协调 优化 (选优)
• 有章可循、有 法可依,照章 办事、依法生 产经营
• 标准化的目的 是追求最佳秩 序和最大效益
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有责必问 有错必纠 有洞必补
2、系统性
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法律、 法规、方针政策。
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7.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基本概念
4、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 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相互关系
四项标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是企业标 准体系的构成要素。 《要求》是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则, 《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框架; 《评价与改进》是标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
改进的保证 。
技术标准分体系 技术基础标准
设产采工半设
检测 包
安 服 能 安 职环 信
计 品 购 艺 成 备 验、 量、 装、 装、 务 源 全 业 境 息
技 标 技 技 品 基 验检 搬
交 技 技 技 健技 技
术 准 术 术 技 础 收 验 运、 付 术 术 术 康 术 术

标 标 术 设 和、 和 贮 技 标 标 标 技 标 标
汇总表示例
项目 技术标准
国标
行标

地标
企标
总 强 总 强 总 强 已 待合 计 数 制数制 数 制有订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合计
注1:可按各分体系的每个要素分别进行统计汇总。 注2: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待收集等情况也可 列入表中。
编制说明应包含的内容
• 编制体系表的依据及要达到的目标 • 体系表的编写规则、查找使用方法 • 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差异及原因
5、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 排列起来的图表。
标准化系统管理要求
1. 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 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 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2. 运用最新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不断优化标准体 系结构,淘汰标准体系内低功能要素,增加和补 充新的、高功能的要素,使标准体系始终处于相 互关联、相互协调功能的最佳状态。
3. 评价和确认是推动体系运行和保持体系有效性的 动力所在。在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 和确认,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有效性。
企业标准体系表文件组成 • 结构图 • 明细表 • 汇总表(统计表) • 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 推荐采用层次结构 • 多层结构 • 层次的多少视技术和管理事项
的难易、复杂程度而定 • 各子体系的层次数不要求相同
入 ——规划蓝图 • 标准名称的填写应完整 • 其他企业的标准——应转化为本企业的标准
明细表示例
代码
标准 标准 号 名称
Q/HJ25 工装
10501-1 - 2002
分类
国际 标准

与国 适用
国际 标准 名称
际标 准一 致性
体系
质环 健
实施 日期
备 注
程度
11
Q/HJ26 工装
11
10501-2 -2003 编号
规则可参照GB/T1.1-2000,也可自定企业标 准来规定;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 确定方法按GB/T1.2-2002规定; 4. 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标 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T28001和 GB/T24001对技术性文件内容的要求。
四、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
5. 对于企业产品交付标准(明示标准)下列 情况企业必须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并向上海 市技术监督局备案:
与企业实际生产、服务的符合性
• 结合汇总表统计数据,分析现有标 准体系与国外或国内同行的差距, 明确今后标准化工作重点
• 与其他体系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
二、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1.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 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2.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3.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 营管理的需要;
4. 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 5.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6.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
系的实施; 7. 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它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
三、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
1、管理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 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管理事项主要指在企业活动中,
所涉及的经营管理、设计开发管理 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 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 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信息管理等 与技术标准相关联的重复性事物和 概念。
管理标准与管理制度的差异
1. 系统性的差异 管理标准 协调、统一、结构 优化和系统化处理 管理制度 孤立、分散、缺乏 统一协调
1. 按作用分 2. 按性质分 3. 按类别分 4. 按标准化对象分为:
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采购标准、 工艺标准、设备标准、方法标准、包装标 准、能源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职 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等。
2、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 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份。
标准化是制定、发布、实施标准的 活动和过程。
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在于改进活动过程和产品的适 用性,提高活动质量、过程质量和 产品质量,同时达到便于交流和协 作,消除贸易技术壁垒。
基本概念
3、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 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 的规则的活动。
体系号:J××××××× 如:J0221001 分别表示分体系类别、子系
统、子类、专业类别、顺序号
标准号 Q/SC ×××—××××
年份号 顺序号
企业标准代号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一、基本概念
1、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 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技术标准的分类
用上级标准; 3. 企业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企业标
准编写工作: (1)产品标准 (2)设计标准 (3)采购验收标准
四、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
1.制定的企业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 规、以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 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3. 企业标准的文本结构和格式、结构和编写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 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 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 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企业标准化的目的:质量、效益 企业标准化的对象:经营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依据:法律法规 企业标准化的基础:成果、经验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1)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时;
2)对国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加以补充规定,并作为出厂交付依据时;
3)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作为出厂交付依据时。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一、基本概念
四、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
企业方针 目标
企业标准化管理 规定和基础标准
企业适用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
技术标准分体系
管理标准分体系
GB/T 15497—2003
工作标准分体系
GB/T 15498—2003
五、要求
1. 机构、人员和培训 2. 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 3.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 4. 企业标准化信息 5. 企业标准的制定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
• 全面成套--完整、齐全 • 层次恰当--上下左右关系要理顺 • 划分明确--以企业产品为主线
编制明细表应注意的地方:
• 体系内标准应一一列出 • 每一子体系内排列应有序——GB/T 1.1 § 6.2.3 • 宜用 Excel 表编——数据库、排序、组合、统计 • 现行有效标准 • 同一标准不同位置——不应重复统计 • 可以预见到的,将来发展需要的标准,应纳
一、我国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轨迹
• 1931年12月正式成立了工业标准化委员会
• 1946年公布了《标准化法》 • 1952年颁布了第一批钢铁标准 • 1958年国家颁布了第一号国家标准GB 1-1958 • 1962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
办法》 • 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 • 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199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 1995年制定了GB/T15496-1995、GB/T15497-1995、

准 准 标 施 试 试 存、 术 准 准 准 术 准 准
准 和 验验 标 标

工 方设 志 准

艺 法备 技
装 技技 术
备 术术 标
技 标标 准
术 准准


• 结构图形式——层次结构
GB/T 15497—2003 图2
三、技术体系标准的收集和编写
1. 强制性标准一定要贯彻执行; 2. 技术基础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一般直接采
6. 标准的实施
7.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8. 采用国际标准
六、企业标准的编号
• 应使用统一的编号方 法
• 应能区分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T—通用基础标准 J—技术标准
G—管理标准
Z—工作标准
方法一:
Q/HY G×× .×××—××××
年份号 顺序号 职能分类号 类别代号 企业标准代号
方法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