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后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具有警戒色的动物是( )。

A .背部深灰色、腹部银白色、生活在海水上层的鱼
B .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的无毒蛇
C .体节有棕色斑纹、幼虫有毒的美洲棕王蝶 2.蚂蚱是以( )来避害的。

A .拟态 B .保护色 C .警戒色 3.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为刺,这是( )的结果。

A .变异 B .适应环境 C .退化 4.由蛇、蝗虫、高粱、青蛙、鹰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 .高粱 蝗虫 蛇 青蛙 鹰 B .蝗虫 高粱 青蛙 蛇 鹰 C .高粱 蝗虫 青蛙 蛇 鹰 5.雌黄蜂的外表长得与蜂兰花瓣相似,这种自我保护方式属于( )。

A .保护色 B .警戒色 C .拟态 6.下列说法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

A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 .具有宽大的叶面 7.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生活着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是恐龙的后代,也是研究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标本。

它是( )。

A .大鲵 B .扬子鳄 C .白鳍豚 8.下列动物的活动,因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是( )。

A .候鸟迁徙 B .蛾类在夜间活动 C .蝗虫群集迁飞
9.沙漠狐的耳朵比极地狐的耳朵大,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10.向日葵的花盘会跟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植物的( )。

A .向光性 B .向水性 C .向肥性 D .向地运动 二、填空题 11.大象生活在( );北极熊生活在( );鲸生活在( )里;骆驼生活在( )里。

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 )相互依存。

12.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的土壤里。

13.毒箭蛙用( )警告掠食者,以保护自己。

14.变色龙能( ),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15.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大熊猫目前仅剩( )多只。

( )被誉为“茶花皇后”。

16.生物与环境之间是( )的。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17.( )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8.植物的( )、( )、( )、( )生长,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19.雷达的发明是受到( )的启发;直升机的发明是受到( )的启发;轮船的发明是受到( )的启发。

三、判断题 20.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 ) 21.用蚯蚓做完实验后,要把它扔进垃圾箱里。

( ) 22.人类是地球的主宰,是所有生物的统治者,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 ) 23.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相差越大,就越容易保护自己。

( ) 24.保护珍稀动物比保护珍稀植物更重要。

( ) 25.在我们的生活中,仿生物品随处可见。

( ) 26.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 )
27.环境污染、盲目地引进物种、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 ) 28.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

( ) 29.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四、简答题 30.植物的向性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有何意义? 31.鸭、鹅、青蛙的脚趾上长有蹼,这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32.在北半球,我们在野外如何根据树叶的茂密程度判断方向的?请写出猜想与方案。

33.选择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试分析其濒临灭绝的原因。

3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你打算做些什么? 五、连线题 35.把仿生物品与相应的生物或结构连起来 特技鞋 昆虫复眼 迷彩服 人 蝇眼照相机 枯叶蝶 机器人 壁虎脚底的吸盘 雷达 蝙蝠
参考答案:
1.B
【详解】与前两种伪装术相反,一些有毒的动物的外表颜色常常长得非常鲜艳,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就叫警戒色。

选项A背部深灰色、腹部银白色、生活在海水上层的鱼,错误;这是具有保护色;
选项B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的无毒蛇,正确;
选项C体节有棕色斑纹、幼虫有毒的美洲棕王蝶,错误;这不是警戒色的特征。

2.B
【详解】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很多动物有保护色,如蚂蚱的颜色和青草的颜色一样,是以保护色来避害的。

3.B
【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

仙人掌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其叶退化成为刺,这是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结果。

4.C
【解析】略
5.C
【详解】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有些动物不仅是颜色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就连身体的形态也和环境中常见的动物非常相似,常常能以假乱真,来躲避天敌,这种情况叫做拟态。

比如雌黄蜂的外表长得与蜂兰花瓣相似,这种自我保护方式属于拟态。

6.C
【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

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子退化成刺。

7.B
【详解】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白唇鹿、中华鲟、蒙古野驴等。

扬子鳄是中生代的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一
种鳄鱼,是恐龙的后代,也是研究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标本,严禁捕杀。

8.A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候鸟迁徙是因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季节性迁徙现象;蛾类在夜间活动是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蝗虫群集迁飞这是它们生下来就会的。

9.C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

沙漠狐的耳朵比极地狐的耳朵大,是因为沙漠比较热,耳朵大有利于散热。

10.A
【详解】向日葵的生长素主要在茎尖形成,并向基部运输。

生长素的分布受到光的影响:向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的一侧浓度高。

这样,向光的一侧生长区生长较慢,背光的一侧生长区生长较快,由此茎就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11.热带丛林北极附近海洋沙漠环境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大象生活在热带丛林;北极熊生活在北极附近;鲸生活在海洋里;骆驼生活在沙漠里。

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2.阴暗潮湿
【详解】蚯蚓是常见的一种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等。

我们经常在石块下面,植物根部发现蚯蚓,可知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

13.鲜艳的颜色
【详解】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与前两种伪装术相反,一些有毒的动物的外表颜色常常长得非常鲜艳,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比如毒箭蛙用鲜艳的颜色警告掠食者,以保护自己。

14.改变身体的颜色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
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
色。

很多动物有保护色,如变色龙可以改变身体的颜色,以此来躲避其他动物的攻击。

15.1000金花茶
【详解】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大熊猫目前仅剩1000多只,金花茶被誉为“茶花皇后”。

16.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详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

因为各种动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动植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7.自然保护区
【详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8.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
【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

植物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生长,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根有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植物的叶和茎有向光性。

19.蝙蝠蜻蜓鱼
【详解】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观察它们会得到很多的特性启示。

仿生就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

比如雷达的发明是受到蝙蝠的启发;直升机的发明是受到蜻蜓的启发;轮船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

20.√
【详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1.×
【详解】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不惊动、不伤害动物,不损坏它们的
家,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观察完的小动物,要将它们及时放生。

22.×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人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但绝对不是地球的主宰,是所有生物的统治者,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人类应该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谐相处。

23.×
【详解】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越相近,就越容易隐蔽自己。

有些动物,如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适应不同的环境。

24.×
【详解】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

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动植物之间联系密切,所以保护珍稀动物和保护珍稀植物一样重要。

25.√
【详解】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观察它们会得到很多的特性启示。

仿生就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仿生物品随处可见,比如照相机、锯子、汽车等。

26.√
【详解】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眼、口、腹、壳、触角等部分,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7.√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环境污染、盲目地引进物种、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8.×
【详解】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那么动植物以及一些微生物等生物的生存都会遭到破坏,而且会逐渐扩大,从而影响整个自然界。

29.×
【详解】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30.光、地、水、肥都是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也都是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的刺激,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植物向光生长,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自己;植物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向肥生长,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元素,健壮自己。

因此,植物具有向性运动是光、地、水、肥环境刺激影响形成的,也是植物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

【详解】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等。

光、地、水、肥都是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也都是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的刺激,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植物向光生长,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自己;植物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向肥生长,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元素,健壮自己。

因此,植物具有向性运动是光、地、水、肥环境刺激影响形成的,也是植物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

31.鸭、鹅、青蛙的脚上长有蹼,适于划水、游泳,说明它们适于生活在水中。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鸭、鹅、青蛙的脚上长有蹼,适于划水、游泳,说明它们适于生活在水中。

32.我的猜想:植物具有向光性。

在北半球,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我的方案:
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

2、将三株长势相同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在花盆中。

3、用这两个纸盒,分别扣住两个花盆,放于阳光充足的地方。

装…………○…_姓名:___
__
__
__
__
班级:订




○…

……
线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生长情况。

【解析】略 33.中华鲟,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所以濒临灭绝。

【详解】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白唇鹿、中华鲟、蒙古野驴等。

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许多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而数量减少;人类的滥捕滥杀;自然选择的结果。

比如中华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种珍稀动物,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千克。

但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

34.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不乱砍伐,不捕杀动物;倡导宣传、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不乱砍伐,不捕杀动物;倡导宣传、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35. 【详解】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观察它们会得到很多的特性启示。

仿生就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

比如人们根据人发明了机器人,人们根据昆虫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人们根据枯叶蝶发明了迷彩服,人们根据壁虎脚底的吸盘发明了特技鞋,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