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景阳冈》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悠悠中华,流传下许多璀璨的古典名著,例如一一(PPT逐一出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面)
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师:可能还有同学看过这些(PPT出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史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西厢记》封面)。

那还记得哪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呢?
生:《三国演义》里面的“三英战吕布”。

师:精彩至极。

生:我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百万军中救阿斗一一赵云”。

师:总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生:我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败走麦城,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骄傲。

师:那也是让我百读不厌的故事情节。

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相当广,这些古典名著到底魅力何在?待会儿我们一块来探讨。

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会有所收获。

上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一、谈经典,引课文
师:同学们,北宋末年,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痛不欲生,英雄豪杰纷纷起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便搜集整理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PPT出示《水浒传》封面图片)
生:《水浒传》。

师:《水浒传》总计120回,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情节。

看!(PPT出示: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智取生辰纲、雪夜上梁山、武松打虎)其中,“武松打虎”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情节,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读一一
生:景阳冈。

二、通字义,梳脉络
师:预习单完成得怎样?老师先来检查一下。

我想请一对同桌分别读这2段话, 注意带点字的读音哦!
生1:(读)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师:特别好,你读准了“筛”字!
生2:(读)武松看了,笑道:”这就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
歇。

我怕什么!”武松拖着哨棒走上冈去。

师:也不错,吐字清晰。

师:(PPT出示文言词:店家、筛、如何、吃酒、但凡)这些文言词在现在指什么?你来!
生:“店家”就是“老板”的意思;“筛”就是“装”的意思;“如何”是“为什么”的意思;“吃”指“喝”的意思;但凡就是“凡是”。

师:你的预习做得很充分。

那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生:这部分写的是武松在店里喝酒。

师:(板书:喝酒)店家好言相劝武松只喝三碗酒,不然过不了景阳冈,可倔强的武松前后共喝了18碗酒,他能上景阳冈吗?男生读一一
男生:(读)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碗:女生读——
女生:(读)武松看了,笑道:”这就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

我怕什么!”武松拖着哨棒走上冈去。

师:“榜文”、“大虫”分别指什么?请你。

生:“榜文”指的是旧时官府的告示;“大虫”是老虎的意思。

师:武松喝完酒,紧接着一一?
生:上冈。

师:(板书:上冈)谁想读?(生举手)你读第一段,你读第二段,你读第三
段。

开始!
生1:(读)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往上一扑,从半空里蹿(cum)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生2:(读)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ku。

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p i)雳。

1),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生3:(读)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师:字正腔圆,声音响亮,非常好!来到景阳冈,武松又做了什么?
生:打虎。

碗:全班一起读一一
生:(读)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师:最后,武松拖着酥软的手脚一一?
生:下冈。

―:(板书:下冈)全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武松一一
生: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师:四大情节,哪一个情节是重点呢?
生:打虎。

三、谈对比,探经典
师:《水浒传》很有意思,书中四位好汉都与老虎结下梁子,黑旋风李逵杀虎为母报仇;解珍、解宝打虎完成知府命令,唯独武松打虎为世人津津乐道、流传至今。

拿出工作纸,对比阅读三个故事情节,思考这个问题。

你来读一下!
生:为什么“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成为经典呢?
师:朱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先自学;第二再小组讨论。

开始!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老师巡视。


师:(巡视指导)我发现五(2)班的同学做批注的习惯特别好,将打虎的情节划下来了。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我觉得“武松打虎”这个情节一波三折。

在这个情节中多次出现哨棒,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武松打虎的惊心动魄、一波三折。

师:你说武松打虎一波三折,怎样一波三折?
生1: 一开始,老虎比较厉害,人比较弱。

接着,武松拿哨棒想打老虎,一不小心把哨棒打在树上,打断了,令人很害怕,怕武松会被老虎抓了。

后来,武松又赤手空拳把老虎按在地上,对着它的眼睛一阵猛打,最后把老虎打死了。

师:所以,武松打虎是一波三折的。

对比一下,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杀虎怎样?
生2:对比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杀虎,武松虽然带了哨棒上去,但他却没用哨棒打虎,因为哨棒打在树上打断了,相当于他没了这个武器。

而李逵打虎和解珍、解宝打虎,他们带了许多武器去打虎,而且是已经准备好了,并且他们一个是为母报仇,一个是受人之托,他们都准备好了,就等老虎来。

武松是毫无防备地去打虎,因此,武松打虎这个情节可以成为经典。

师:哨棒一折,朱老师的心为之一揪,你呢?
生1:我的心很紧张,别人去打虎都是带着很多武器,但是武松只带了一根棍子。

师:武松的命运深深牵住了你的心,对吗?
生2:我的心提心吊胆的,紧张极了,就怕武松万一出了事师:心情同样是跌宕起伏的。

你说这哨棒断得好不好?
生:好。

生:不好。

师:断得好,断得妙!正如同学们所感受的,打虎本来就难,作者再安排哨棒折断,心情为之一揪,使得打虎情节更加一一
生:惊心动魄、一波三折。

(PPT投影)
虫颔下。

药箭,在那地上滚。

两人抡棒棒折拈着钢叉向前来。

反击打虎
师:(板书:情节一波三折)情节一波三折,读起来生动无比,这便是古典名著魅力之一。

除了情节一波三折,还有其它精彩之处使武松打虎成为经典吗?
生: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对比武松打虎、李逵打虎以及解珍解宝杀虎,武松打虎这篇文章当中,运用了比较多的动词,而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杀虎他们只是单纯在那儿一瞬间就把虎杀了。

师:你发现了武松打虎用了许多动词,读得真细致。

用火眼金睛找到了施耐庵藏文字里精妙的用词!有哪些动词呢?
生1:描写老虎的动词有:窜、掀、吼、扑、剪、翻身、搭、挣扎、咆哮、扒、喘气。

师:武松打虎的动词有哪些?
生2:闪、打、劈、按、揪、踢、提、跳、打。

师:动词多吗?
生:多。

师:李逵打虎和解珍解宝杀虎呢?
生2:李逵打虎和解珍解宝杀虎只用了比较少的动词,李逵打虎相对而言多一点,解珍解宝杀虎就更少了。

师:你找到哪些动词?
生3:我找到李逵打虎中,李逵的动词有:刀;老虎的动词有:退、倒,就没了。

师:解珍解宝杀虎呢?
生:解珍、解宝杀虎的动词有:爬、坐、跳;老虎的动词有:走、骨漆漆滚。

师:从三个故事情节用动词的多少中,你感受到什么?(PPT投影三个故事情节用动词的对比表格)
生1:武松打虎所用的动词较多,语言更经典。

生2:从这么多的动词里,可以看得出作者把武松打虎的过程描写得很精细,而且可以看出武松打虎的过程非常艰难。

师:你从用词的多少,体会出语言的丰富精细,使情节更传神。

生3:我觉得武松打虎当中,用了那么多的动词,十分扣人心弦,描写得惟妙惟肖。

生4:因为武松打虎里面用的动词较多,所以让人具体想象出他打虎的情节。

可是,李逵和解珍解宝他们打虎用的动词太少了,很难让人想象出他是怎样打虎的。

师:确实,武松打虎让人的想象空间更大了。

可以看出,武松打虎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语言 ----
生:丰富多彩。

师:刚刚大家谈到惟妙惟肖、想象空间更大,就是一种传神。

(板书:丰富传神)你能通过朗读,把武松打虎丰富传神的语言读出来吗?
生:可以。

师:好。

先自由读一读。

(PPT出示: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

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

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师:能读好的同学站起来。

大家都这么有信心。

一二组读大虫部分;三四组读武松部分。

大虫开始!
(学生分组角色朗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跟着武松一跳一退,一按一踢……朱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合作读一读。

朱老师来读大虫,你们来读武松,行吗?
生:行。

(师生合作角色朗读)
师: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最后,武松转守为攻,谁想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生1:(读)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师:读得声情并茂!
生2:(读)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师:声音很响亮,平时在家要多读书哦。

师: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和丰富传神的语言是“武松打虎”成为了经典。

四、试评书,会运用
师:我们知道《水浒传》最初是由“话本”发展而来,“话本”,就是说书人说书的稿子。

在评书界,“武松打虎”是经典的桥段,总能说得扣人心弦、心血澎拜,想不想听?
生:想!
师:好。

那就听朱老师说评书!
话说这武松在梦中被白额吊睛大虫惊醒,顿时从脑瓜顶凉到脚跟,心里头好像空了似的,什么也没了。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这只猛虎把大嘴一张,怒吼一声,前爪一竖,后腿一蹬,刮着风就扑过来了,这一招叫虎扑。

这家伙重有七八百斤,别说咬你抓你,就是砸也砸得你半死不活。

武松急忙上步闪身,往旁边一躲,(唉一)老虎是两个前爪扑空,撼到地上了。

还没等武松还手呢,就见这猛虎前爪撼地,后屁股一拧,奔武松就撞来了,这招叫跨打。

老虎有三绝艺,这是第二招。

再看武松,脚尖点地,飞身往空中一纵,(嗨一)他蹿起了五六尺高。

老虎一屁股没撞着他,心里可急了。

就见那尾巴好像钢鞭一样,摇起来,奔武松腰里边抽。

武松一看尾巴又来了,说声“不好”,往地上一趴,(唉一一)这虎尾巴从后脑勺刮着风就过去了。

武松连着躲过三招,那汗出的不知道有多少。

单说这老虎,三下没降着对方,这气力就下去了百分之五十。

老虎一转身,仍然是这三招,嗷的一声又扑过来了。

这回武松缓过手来了,往旁边一躲,双手抡起哨棒,使出平生的力量,把吃奶的力都使出来了。

恨不得这一棒把老虎砸得脑浆迸裂。

就听见咔吧一声响,把武松震得虎口发酸。

结果怎么样?
师:你能接着往下说吗?在小组内,找你的朋友练一练。

(学生练说评书)
师:大家练得都很兴奋。

来,请这位男生上台。

生1:武松拿起哨棒,倏地一声想往大虫身上打去,可惜没打中大虫,却打中了树。

哎呀!哨棒折了,怎么办?现在手无寸铁,怎么打死这又肥又大的大虫呢?他边想边挡着那大虫的攻击,突然想到了,哦,大虫就这么三招,我肯定能制住它的。

然后,武松揪住大虎的顶花皮,再来一个蒙古摔跤,把大虫压在黄泥坑上,再拿他的腿向大虫的脊骨上一踩,大虫夸的一声掉进了黄泥坑里,只见大虫四肢在刨着黄泥。

武松趁机向它的脸上猛打几拳,只见大虫七窍流血,只听着它大大地喘着气。

后来,武松就拿起他另一半的哨棒,就想:这大虫应该不会起来吧?起来了,再打他一拳,不死也把它打晕。

等会儿再把它拖下去炫耀炫耀。

后来,大虎连气都没喘了,武松才平了心躺在大青石上歇了一会儿。

师:说得怎么样?(全场掌声)
生:好!
师:大家的掌声足可以说明这位男生声情并茂的精彩评书,说得真好啊!
生2:武松拿着棒子,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猛地敲下去,谁知这棒子打在树干上,一下就折断了。

武松生气地说道:可恶!这棒子断了怎么打?只见猛虎突然问又扑过来,两只大爪搭在地上,武松往后退了十步,想到:这只虎这么大力,我该怎么办?我得想个好办法,不然死定了。

猛虎这下扑不着他,又再次冲过去。

这时, 武松用他的手揪住老虎的顶花皮往地上一砸,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拼命地往老虎的脑袋上打着,打了五六十拳,见老虎不再挣扎了,他拿起身旁的棒子又敲了一下,看老虎一点儿动静都没,原来老虎已经给他打死了。

这时,武松想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歇一歇,可是他又一想:如果再蹦出一种大虫,怎么办?他决定先下冈,明天再收拾这只大虫。

(全场掌声响起)
师:通过评书,武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1:武松他很勇敢。

生2:英勇豪放。

生3:武松很机智。

生4:武松非常有头脑。

生5:我觉得武松是个很勇敢的人,他不会因为有一只老虎窜出来就很害怕,而是抓住老虎的弱点,骑在老虎的背上,一一拆掉老虎的招儿,然后再把老虎打死。

师:所以,一波三折的情节、丰富传神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正是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巧妙之处,也是《水浒传》百读不厌的魅力所在。

同学们,
在《水浒传》中像武松打虎这般精彩的故事情节有很多,我们常说水浒一百零八好汉,
个个都有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读读《水浒传》原著,感受小说中一环扣一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五、作业:
师:留个思考题: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一一
生:喝酒、上冈、下冈。

师:这些情节与打虎有什么关系呢?课后阅读《水浒传》,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