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 善待差异----差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差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发表时间:2009-07-14T16:22:00.607Z 来源:《都市家教》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薛振尧[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
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差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薛振尧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邮编325802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
以学业能力、学科问题和学习活动为设计基础的差异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以最佳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个别教育需要。
而目前,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学习差异较为显著。
因此,在英语教学上实行差异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英语差异教学模式
一、问题提出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各年龄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同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
在英语学科上,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因为对学生的来说,任何一门科目都是以“中文”为媒介进行授课的,而英语这门学科,一旦初学阶段基础打不好,很可能导致后面的听课效果极低,就演变成想学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会降至最低点,逐渐造成恶性循环,学生便成了学困生;而基础扎实的学生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英语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二、对差异教学的理解
传统的分层教学认为学生认知水平比较接近,便于实施教学,因此关注以某种方式获取个体差异的平均水平,按照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这对于提高班级授课制下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平均水平本身并不能使个体差异消失,甚至平均水平并不代表任何一个层次上的学习者,特别是学生差异两极分化的班级更是如此。
这种处理方式强调主体消极的等待适应,而不是学习主体积极的适应外部环境。
“差异教学”是指研究班集体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差异教学提供一种多元的外部环境,如多种目标、多种任务、多种成果形式等由学生根据需要主动选择和适应。
以多种学习成果表达方式进行的多元评价系统,以备课、上课和课外辅导的教学系统,辅之以同伴帮助,多种资源,学习环境等共同构建成差异教学模式。
三、理论依据
1、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人差异的人,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95%以上的学生都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2、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应当“尽人之才”,即既要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才能,又要顾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既要考虑内容的“难易”,又要考虑学生才资的“美恶”。
3、自我意象学认为:发现、了解和掌握人的自我意象就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力,从而带来更多的成功。
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的“自我意象”。
所谓“自我意象”,是指建立在自我信念基础之上的自我观念,也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评价。
四、实践活动
(一)学生差异分层
在一个班级中,大致可以将学生按差异性分为A、B、C、三层,A层为英语上的优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反应灵敏,接受能力强,大部分可以自学达标,较难部分需要帮助达标。
B层为中等生,他们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有的比较聪明但不够努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对头,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以自学达标,部分学生需要帮助达标。
C层为“学习困难生”。
这一层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落后,基础知识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强,学习习惯有待改善,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智力活动消极,不善于思考。
三个层次的学生又组成4-6人一组的学习互动小组,每组里1-2名的A层次学生,2-3名的B层次学习,1-2名的C层次学生。
这样的组合突出主体间差异性资源的互动的关系,既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强调发挥个人的学习优势,着力激发学生差异互补、不断追求进步的内在活力。
(二)差异性教学目标设定
备课和授课前,教师要对这个三层次的学生可能达到的对所授内容的最大掌握限度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目标的差异分层对C层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识记”、“理解”水平;对B层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当于“应用”水平;对A层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当于“分析”“综合”或“运用自如”水平。
为此,笔者试行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差异分层:A基础性目标、B提高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
(三)施教过程差异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确认了课堂学习目标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实现各自的目标,这只最难操作的部分,主要的操作程序是:
体现差异教学的主要在C、D两步。
如:在上英语阅读课 Creative Thinking时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设计一个完形填空的练习:
How do great thinkers come up with ideas for new inventions? Creative thinking , most highly valued in society, is a matter of habits.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demands inventors to rephrase a problem to allow for creative solutions. If they only look for correct answer and reject ideas that do not provide a complete answer, we may get stuck .Creative thinking is a conscious effort to break away from old thought patterns to explore new possibilities.
Great thinkers are aware of connecting previous knowledge. And good ideas are no accident. They are the result of a long process of trial and error.
在这个练习中,C 层的学生只要能填入词汇,并能顺利读下来就算过关;而B层的学生还要能会看着这些所填的词汇对课文进行复述,这些所填的词汇即为复述时的key words,可在幻灯片上专门列出供复述时使用;A层的学生能不借用幻灯片就能准确地使用这些key words来对文章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甚至还能自己造句。
此外,C层学生在观看或倾听A、B层学生执行操练任务时也可获得一些超出他的预定目标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上的差异性
口头作业与课堂中的操练一样对待,只是要求更高一点,笔头作业对C层学生予以个别面批,并及时反馈、订正,必要时作课外个别辅导,对B层A层学生的作业可采取抽查,互查互对的形式,在内容难度及量上也要有所差别。
(五)评价上的差异性
首先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做出判断。
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英语的催化剂。
尽可能采取“同分不同质”的原则,对C层学生只要达到C层次教学目标即可获得好成绩,若达到了B层教学目标就应给予褒奖,以此类推,形成积极的“递进”原则。
四、基于实践上的反思
1、在实践的过程中的笔者发现,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所能发挥的潜力极限的估计是否准确。
因为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寻求与自身智力相匹配的教学机会。
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增加。
2、在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的情况下,学生应有权利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学习的方式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必须学会新的策略并以不同方式运用策略,因此教师要通过优化过程提供社会交流、课堂交流的机会,获得有效反馈,形成差异的策略,以达到优质教学的要求。
3、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发现自己的才能,用正确的眼光审视自己。
所以我们要耐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使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各得其所,因而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增强自信心,发展英语的综合能力。
英语差异教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开发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变革当前的英语教学。
它激励我们英语教师尽可能地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实现英语学习中优异与公平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24 )
2.我自己的论文.小组合作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
3.毛景焕.论班级教学的改进——布卢姆差异教学思想评议[J] .山东教育科研,2000(7、8):29-30 4.林依山.浅谈学生英语学习上的差异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