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D )
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C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3.317年,重建的晋王朝将都城定在( D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康
4.东晋初年,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

这里的“王”指的是( C )
A.王莽
B.诸侯王
C.王导
D.王敦
5.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权( C )
①陈②宋③齐④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6.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 B )
A.洛阳
B.建康
C.咸阳
D.长安
7.魏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8.(2018阜阳颖南中学质检)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C )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D.铁器牛耕的推广
9.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
10.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D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C )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④织锦业迅速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D )
A.手工业发展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
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农业发展情况
13.与“魏晋南北朝”“南方安定”“北人南迁”“奠定基础”等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 C )
A.赤壁之战
B.西晋短暂统一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14.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B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洛阳
15.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灿烂篇章。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南朝时期的南方,你可能会看到哪些经济发展的情景?
(2)小明一边看着,一边在思考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经济发展的情景呢?请你从南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原因和自然优势两方面来帮他解答
疑惑。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
什么?
答案:(1)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民使用犁耕,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言之有理即可)
(2)社会原因:北方连年战乱,人民纷纷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相对比较安定。

自然优势: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生产等。

(3)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建设者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不畏辛劳的奉献精神;青少年学生需要发奋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悲喜交集
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在平阳被前赵政权杀害,晋王司马睿在建康正式称帝。

司马睿镇守江东时,王廙弃官前来投奔,深得器重。

司马睿即位,就是晋元帝,王廙时任荆州刺史,未能参加登基大典,作《中兴赋》以表忠诚,说:“天诱其愿,遇陛下中兴,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大意是说,如此隆重光耀的盛典,因守土远方不能亲临,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充满喜悦又感到遗憾。

成语“悲喜交集”,意指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