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支模方案
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
(1).模板均采用915m m×1830mm×18mm(厚)胶合板;
(2).木枋:统一采用80mm×80mm木枋;
(3).支撑系统:选用 45×3.5mm钢管及其配件;
(4).纵横水平拉杆、纵横向及水平剪刀撑;选用 48×3.5mm钢管及其配件;
(5).垫板:立杆下采用可调底托并垫放80mm×80mm双木枋。

2.支撑系统的设计
2.1本工程的高支模方案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

2.2梁、板结构:支撑搭设设置间距:
2.2.1.900×1200mm框架梁,立杆间距450×600mm,梁底设3道立杆,步距
1.5m;梁底次龙骨木枋@300,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梁侧内龙骨采用木
枋@225,外龙骨采用双钢管,设置三道 14对拉螺杆@450,竖向间距
为250+500+500mm。

2.2.2.950×2080mm框架梁,立杆间距450×450mm,梁底设5道立杆,步距
1.5m;梁底次龙骨木枋@300,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梁侧内龙骨采用木枋
@225,外龙骨采用双钢管,设置三道 14对拉螺杆@450,竖向间距为
250+450+450mm。

2.2.
3.楼板,立杆间距1200×1200mm,步距1.5m;次龙骨木枋@400,主龙
骨采用80×80mm木枋。

2.3水平加固杆:纵横设置,步距为1.5m。

水平加固杆在局部无法拉通的位置
可通过短钢管扣接进行水平加固杆之间的相互拉结。

水平加固杆应顶至已浇筑混凝土的墙、柱上,加强高支模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2.4剪刀撑:在支架四边、主梁底两侧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纵横向剪
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在支架两端及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所有钢管连接均采用配套扣件连接(其中立杆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水平杆及剪刀撑得连接采用扣接)。

2.5支架顶部支撑采用可调顶托,立杆底托基地采用脚手架配套底托。

顶托螺
杆不宜超过300mm,底托螺杆不宜超过200mm。

凡螺杆伸出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是必须加设从横钢管水平拉杆一道。

2.6离地面200mm处设置纵横扫地杆一道。

3.高支模的安装
3.1支撑架搭设
(1).安装顺序
(11)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境界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12)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
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枋,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麽板面。

(13)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
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1)脚手架制成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2)同一层的构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3)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拆除;
4)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交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6)拆下的钢管及其配件,应传送至地面,防治碰撞,严禁抛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