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
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事件与所利用的原理相符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变异
B.无籽西瓜的培育——单倍体育种
C.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基因突变
D.猫叫综合征——基因重组
2. 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 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 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 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
3. 真核细胞内酶合成的场所和原料分别是()
A. 核糖体或主要在细胞核,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 核糖体,氨基酸
C. 细胞核,氢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D. 核糖体,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4.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环境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一定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功能异常有关
C.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完成代谢活动,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5.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B.ATP分子失去两分子磷酸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DNA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做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在细胞质中
6. 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能量驱动,不同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尽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主要从宿主细胞的线粒体获取能量
B.蓝细菌通过捕获光能和有机物分解获取能量
C.洋葱根尖所需能量可来自叶绿体中的ATP水解。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供能
7. 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①阻断Na+通道;①利用药物①阻断K+通道;①利用药物①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①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
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①,丙—①,丁—①
B.甲—①,乙—①,丙—①,丁—①
C.甲—①,乙—①,丙—①,丁—①
D.甲—①,乙—①,丙—①,丁—①
8.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不同的蛋白质不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B.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分布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由氨基酸的结构多样性决定
D.血红蛋白是一个由574个氨基酸组成的含有四条多肽链的蛋白质
9.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10. 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可预防各种流感病毒的感染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11.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
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 “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 “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 “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 “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12. 关于如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B. 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 如果甲中的G突变为A,则该限制酶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13. 下列有关A TP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A TP可为细胞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是依赖A TP提供能量来完成的
C. 合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利用ATP提供的能量
D. 动物体温的提升或维持都是依赖ATP释放的能量
14. 八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①免疫力下降
①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①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①
15. “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
”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
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
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
B.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C.小鼠发生过敏反应时,机体中分泌抗体的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使小鼠出现呼吸困难
D.根据实验结果图,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
17. 长链非编码RNA(1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一类RNA,1ncRNA起初被认为是RNA聚合酶转录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学功能。
近来的研究表明,1ncRNA虽然不直接参加编码蛋白质,但是参与了细胞内多种重要生理过程的调控(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细胞内各种RNA都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的
B.有些1ncRNA合成后停留在细胞核内与染色质中的DNA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C.有的1ncRNA穿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D.mRNA中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属于lncRNA,小于200个碱基不属于1ncRNA
18. 甲图中①、①、①、①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的①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①是固醇
B.若甲图中①与光合作用有关,则①也存在于蓝细菌中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5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
19.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 TP
B. 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2,4—D具有两重性
C. 在适宜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好
D. 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拮抗作用
20.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通常使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株接种成纤维细胞,培养收获毒液,并经灭活病毒等步骤冻干制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狂犬病疫苗能识别并结合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B. 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疫苗并呈递在细胞表面后传递给B细胞
C. 多次注射疫苗,机体可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D. 成功接种该疫苗后,机体可同时预防流感、狂犬病和甲型肝炎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
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
请回答:
①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
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①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
22. 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都属于细胞外液,请在下面方框中用箭头表示出a、b、c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
(2)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填标号)。
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填标号)。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c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以通过抽血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进行诊断。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清晨某人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
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
(2)乙图是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早餐后,随着食物中的淀粉等糖类物质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
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______活动增强,它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加,一方面促进过程①、①的进行,及过程[①]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过程[①]_______________的分解和[①]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着血糖浓度降低,____________的活动增强,它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过程①的进行,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4. 2020年5月14日开始,武汉给1100万居民检测新冠病毒,规模与速度无与伦比,是举世无双的壮举。
研究发现正常人体感染COVIP-19病毒后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P-19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此时对于已经侵入宿主细胞的COVIP-19,抗体_____(能/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就需要_____识别并与被COVIP-19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
(2)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3)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
(4)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从而减少尿量。
25.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BDP)是淀粉与可降解聚酯的共混物,废弃物适合堆肥或墳埋等处理方式,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可持续替代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塑料,从而避免“白色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填埋BDP的土壤中分离BDP分解菌的步骤是先从土壤取样并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为期5天的_____________培养,以增加该菌的浓度;再将样品进行____________后,涂布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进一步分离纯化该菌。
(2)当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后,经稀碘液处理,培养平板上会出现以BDP分解菌为中心的____________。
提纯淀粉酶可以采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所用凝胶的化学本质大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淀粉酶适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
某同学选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BDP分解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D
3. A
4. C
5. D
6. B
7. C
8. D
9. B
10. A
11. C
12. C
13. D
14. C
15. B
16. ABD
17. AD
18. BD
19. ACD
20. ABD
21.
(1).一
(2).F2中高茎:矮茎=3:1
(3).4
(4).5
(5).27:21:9:7
22.
(1).
(2).b
(3).b、c
(4).a、b
(5).c(血浆)含蛋白质较多
23.
(1).①
(2).①
(3).胰岛B细胞
(4).胰岛素
(5).肝糖原和肌糖原
(6).肝糖原
(7).胰岛A细胞
24.
(1).不能
(2).细胞毒性T细胞
(3).细胞免疫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体液运输
(6).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8).等于
(9).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25.
(1).选择(或富集)
(2).系列稀释
(3).透明圈
(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5).多糖类化合物
(6).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
(7).海藻酸钠浓度过高(或针筒离液面过近使高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