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 体会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四、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搜集穷人的生活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想想,你心中的穷人是怎样的人?(生自由回答:预设答案:没饭吃的人、没钱的人、穷困的人、乞丐……)(教师出示有关乞丐图片)大家再回忆,在语文课文上,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这些课文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记得有哪些关于穷人的故事呢?(生预设回答:《买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杨科》……)看来大家对以往的学习都是记忆犹新的。
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和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学生的问题:课文讲了穷人是怎样过生活的?为什么要用穷人为题目?课文体现了人物的怎样思想情感?
三、检查预习情况,扫清文字障碍(见课件)
出示生字,指名读,全班齐读
四、理清课文顺序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这些穷人给你
怎样的印象?
2.指名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回答:善良、勤劳、穷苦……)
五、学习课文
过渡:在一个狂风怒吼,波涛轰鸣的夜晚,外面又黑又冷,桑娜在屋里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
可丈夫迟迟未归,桑娜再也坐不住了,她冒着风暴来到海边,想能否看到丈夫的小船,可是漆黑的大海,什么也看不到。
这是她突然想起邻居西蒙,便来到西蒙的家门口,推开门,这时,她看到了什么呢?(出示智乐园课件)
1.问:看到此情此景,桑娜是怎样做的?(预设生答:毫不犹豫将两个孩子
抱回家)
出示句子: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孩子抱回家了,也安置好了,此时桑娜的心情是怎样呢?(理解:忐忑不
安)
出示句子:桑娜脸色苍白,……揍我一顿也好。
分析:她为什么这样不安?想想桑娜的内心变化?(预设生回答:害怕、紧张、矛盾、坚定)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预设回答:因为家穷、因为没有经过丈夫的同意、自己的孩子已经够多的了……)
1.因为家穷,课文中没有提及到“穷”字,你又从哪些地方看出桑娜的贫穷
呢?
出示句子:丈夫不顾惜身体,……菜只有鱼。
自由读句,处理好句中的五个省略号。
●看第一个省略号,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样想?(指名回答)
●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照刚才的方法,
想想桑娜会想些什么?(自由准备,同桌交流)
师述:通过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充满了矛盾,读到省略号就要想想,要读出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自由试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小组读)
六、作业布置
师述:虽然5个孩子已经够他们受的了;虽然他们也是穷得不能再穷的了;虽然知道这样做,也许会遭到丈夫的打,然而桑娜也是毅然讲西蒙的2个孩子接回家。
从人物所做的一切,我们很清晰地看出桑娜的高贵品质——善良。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丈夫会理解自己吗?接下来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了?熟读课文。
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