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中考化学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中考化学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量取液体.检查装置气密性
.取走蒸发皿.过滤粗盐水
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二、填空题
(1)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据图A判断该稀土元素属于或“非金属”)。
(2)B、C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这两种粒子的
(3)若D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1)温度为℃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50g水加入盛有
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向该烧杯中加入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四、实验题
(1)实验中所需的稀硫酸可由浓硫酸稀释得到,以下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填“甲”或“乙”)。
甲: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乙: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A、B、C、D四组实验中能看到明显现象的是(填字母编号)。
(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过量的原因是。
(2)实验二中药品混合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该实验现象(填“能”或
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五、计算题
22.将100g稀盐酸加入到盛有一定量铁粉的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氢气0.2g 。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铁水铸锅,只是状态和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果榨汁,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A
【详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B、米饭中富含糖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菠菜中富含维生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菜籽油中富含油脂,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
A
不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然后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B正确;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加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
C不正确;
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
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4.C
【详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保护大自然的水资源,符合“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保护了大自然的土壤等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板结等,不符合“建
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故C符合题意;
D、将废弃易拉罐放入标有“可回收物”图标的垃圾桶内,垃圾分类投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C。
5.B
【分析】溶液的pH<7时,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时,溶液呈中性;pH >7时,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详解】A、番茄汁的pH=4,pH小于7,显酸性;
B、厕所清洁剂pH=2,pH小于7,显酸性;
C、蒸馏水pH=7,显中性;
D、炉具清洁剂pH=13,pH大于7,显碱性;
在四种物质中,厕所清洁剂pH为2,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选:B。
6.A
【详解】A、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呈雾状,而非白烟。
A不正确;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B正确;
C、黄铜是合金,硬度大于纯铜,所以将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表面的划痕更明显。
C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7.C
【详解】A、端午节时能闻见粽子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故A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故C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法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硬铝、钛合金都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②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
B、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正确,②甲醛有毒,不能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错误;
C、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填充到食品包装中可用于防腐,正确,②氯化钠溶于水后能减低水的凝固点,可用用氯化钠消除公路上的积雪,正确;
D、①扑灭图书、档案着火,应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防止残留物对图书、档案造成伤害,正确,②烧碱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利用碱液和硼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混合物不一定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比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但是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A选项错误;
B、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是否经济、使用是否便利、是否污染空气等,B选项错误;
C、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C选项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D选项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两者物质的化学方法鉴别,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氮气不和铜反应,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没有新气体生成,不会引入新杂质,故能除去,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氯化钠,氯化钠与氯化钾状态一致,成为了新的杂质,B 错误,符合题意;
C 、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有大量气泡冒出,与水不反应无现象,两者现象不同,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不能,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4.(1)Ar
(2)2P 2O 5
(3)-
3
NO (4)+53K ClO 【详解】(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氩气的化学式为Ar ,故填:Ar 。
(2)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2P 2O 5,故填:2P 2O 5。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3NO ,故填:-3NO 。
(4)氯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2×3=0=+5x x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53K ClO ,故填:+5
3K ClO 。
15.(1)金属
(2)最外层电子数
(3)17【详解】(1)铈元素名称带“钅”,则该稀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B 、C 对应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