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A.﹣5℃B.5℃C.25℃D.35℃
2.(2分)下列各物理量中,表示物质特性的是()
A.热量B.温度C.动能D.比热容
3.(2分)下列各举措中,能够增大摩擦的是()
A.瓶盖上刻有竖条纹B.冰壶运动中用冰刷刷冰面
C.自行车轴加润滑油D.拉杆箱装有可滚动的小轮
4.(2分)如图所示,此时热机气缸内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则该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B.食品夹
C.瓶盖起子D.核桃夹
6.(2分)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正在下落的篮球B.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C.向上垫起的排球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7.(2分)如图所示,一妇女推着童车走了几步,一男子用很大的水平力推汽车,但汽车没有被推动。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子推汽车的力一定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男子推汽车的力一定大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C.男子推汽车做的功一定小于妇女推童车做的功
D.无法比较男子和妇女做功的大小
8.(2分)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其内能越大B.0℃的冰块没有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9.(2分)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给乙。

若两种
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
甲、c

,则()
A.c甲一定大于c乙B.c甲一定小于c乙
C.c甲一定等于c乙D.c甲可能等于c乙
10.(2分)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两次以不同的速度拉着其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运动了相同的距离,如图是它两次运动的s﹣t图像。

若第一次、第二次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1<W2B.W1>W2C.P1<P2D.P1>P2
二、填空题(共30分)
11.(3分)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温度计上标有符号“℃”,该符号读作。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100℃。

12.(4分)端午时节,空气中弥漫着粽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在煮粽子水温升高的过程中,粽子的内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是通过(选填“做功”
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其内能。

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

13.(4分)小嘉将“运动和力”的关系以概念图的形式做了梳理,请将空缺(1)~(4)补充完整。

(1);(2);(3);(4)。

14.(3分)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所受重力均为200牛的物体A、B,图(a)中的滑轮可以看作(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若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__牛,物体B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4分)重为400牛的箱子在10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10秒内前进了2米,则拉力做功为焦,功率为瓦;重力做功为焦,若撤掉拉箱子的力,箱子由于具有仍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6.(3分)如图所示,水沸腾后,盖在试管口上的塞子会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或水溶液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较大。

17.(4分)查下表可知:冰的比热容为焦/(千克•℃)。

分析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状态下的相同物质比热容(后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最少。

比热容:焦/(千克•℃)
酒精2.4×103铜0.39×103
水4.2×103铁0.45×103
冰2.1×103铝0.90×103
18.(4分)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

某组同学利用轻质小木棒、一节7号干电池、蛋糕纸盘、细线、记号笔等制作了一个有两只提纽的简易杆秤,如图所示。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

(2)在图中,若用质量更大的5号干电池替换7号干电池作为秤砣,则杆秤所能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在图中,使用提纽(选填“1”或“2”)时,杆秤所能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更大。

理由是。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3分)如图所示,重为6牛的小球保持静止,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拉力F。

20.(3分)在图中,用轻质杆提升小桶(O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杠杆的阻力F2。

四、计算题(共24分)
21.(4分)质量为2千克的铝块,温度从70℃降低到20℃,求铝块放出的热量Q放。

[c铝=0.9×103焦/(千克•℃)]
22.(6分)如图所示,重为800牛的送餐机器人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它前进的距离
为30米,已知它受到的阻力f始终为其重力的0.05倍。

求:
(1)驱动机器人前进的动力F的大小。

(2)这段时间内动力F所做的功W。

23.(6分)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匀速向上提升货物,5秒内货物沿竖直方向上升了1米,工人所用拉力F的功率为40瓦,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

求:
(1)这段时间内拉力F所做的功W。

(2)拉力F的大小。

24.(9分)如图所示,一根长为0.4米的轻质杠杆AD可绕O点转动,C点所挂小球的重力为30牛(已知AB=BC=CO=OD)。

(1)若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1后,杠杆水平平衡,求拉力F1的大小。

(2)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使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小力F最小。

(3)若在D点施加一个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甲同学认为F'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乙同学认为F'的方向可能竖直向上。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共20分)
25.(4分)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它的量程为℃,当前示数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读数(选填“能”或“不能”)。

26.(4分)在图中,符合“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的装置是图(选填“(a)”或“(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要先沿方向调零。

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沙子、透明盒和物块做“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c)所示,此时是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中观察到小桌陷入沙面的深度不同但相差不大,若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的做法是:。

27.(6分)某组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a)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

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实验序号动力F1(牛)动力臂l1(厘米)阻力F2(牛)阻力臂l2(厘米)
11818
22323
33232(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上分别施加动力、阻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实验中改变动力、阻力,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甲同学完成上述3次实验后,便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过程还有不妥之处。

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说法?。

理由是:。

(4)如图(b)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若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28.(6分)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热源及其它实验装置均相同)分别探究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的吸热本领。

讨论后,他们确定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控制液体的加热时间相等,比较升高的温度多少;
方案二: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控制液体升高的温度相等,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小明和小华分别选取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并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小明
液体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钟)
甲20020404
乙200202
表二:小华
液体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钟)
丙20010303
丁20010353
(1)实验中,小明和小华都记录了“加热时间”,其大小反映的是。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小明同学采用的是(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来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表一空缺处的数值为。

(3)分析比较表二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综合分析比较可知:四种液体中,液体吸热能力最强。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分析】对人体舒适环境温度有所了解即可。

【解答】解: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0﹣28℃范围,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舒适温度的范围,属于估算题目,是一道基础题。

2.【分析】物质的特性指的是这种物体特有的,可以用于区别其它物质的性质;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

【解答】解:A、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是物质的特性,故A 错误;
B、两种不同物质的温度很有可能是相等的,不是物质的特性,故B错误;
C、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不是物质的特性,故C错误;
D、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特性”的关键是在“特”上,指的是这种物质特有的,可用于区别物质;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物理性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3.【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
A、瓶盖上刻有竖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冰壶运动中用冰刷刷冰面,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轴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拉杆箱底部装上轮子,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和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很相似,注意区分,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

4.【分析】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解答】解: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上行时,该冲程为压缩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气体,使气缸内压强增大,因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气体温度会升高,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属于基础题目。

5.【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6.【分析】①重力势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所处位置的高度有关,判断重力势能是否改变,看它的质量和高度是否变化就可以了;动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有关,判断动能的大小看它的质量和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及可以了。

②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解答】解:A、正在下落的篮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拉弯的弓把箭射出,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垫起的排球向上运动,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
误;
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可从高度和速度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能量的转化。

7.【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据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男子推汽车的力与地
面对汽车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W=Fs、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得出男子和妇女做功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AB.男子推汽车没有推动,车静止,则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即男子推汽车的力一定等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故AB错误;
CD.妇女推着童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童车做了功,而男子用力推汽车,但汽车没动,即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对汽车没有做功,那么两个人做功较多的是妇女。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功的大小比较、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掌握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二力平衡条件是关键。

8.【分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吸收热量,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都会增加。

【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内能的基本概念;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9.【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得出两物体
的末温情况,再根据公式Q

=cmΔt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乙两物体接触,热量由甲传给乙,说明甲的末温高于乙的末温;由题知,甲、乙两物体的初温相同,吸
收相同热量后,甲的末温高于乙的末温,则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即Δt
甲>Δt


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相同,Δt
甲>Δt

,由变形公式可知,c

<c

,故B正
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传递的方向和吸热公式的应用,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得出两物体的末温情况是突破
口,熟练应用吸热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1)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拉着同一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W=Fs判断拉力做的功;
(3)根据图象得出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大小关系,然后根据P=分析做功的快慢。

【解答】解: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两次以不同的速度拉着其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运动了相同的距离,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拉力等于重力,由于物体的重力不变,因此拉力相等,即F1=F2;
由图可知,物体两次通过的距离相同,根据功的公式W=Fs,拉力相等,则拉力做的功也相同,即W1=W2;
由图象可知,t1<t2,根据P=可知,P1>P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功的大小比较,根据图象,并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关系,以及拉力的大小关系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30分)
11.【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

【解答】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计上的符号℃读作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摄氏度;沸水。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就是摄氏温度,在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

12.【分析】(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空气中弥漫着粽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在煮粽子水温升高的过程中,粽子的内能增大,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

故答案为:做无规则运动;增大;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理解和掌握及应用,比较基础。

13.【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不受力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受力平衡力的物体也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受非平衡力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故答案为:(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3)平衡力;(4)发生。

【点评】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4.【分析】(1)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其实质是等臂杠杆;
(2)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为动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杠杆,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拉力F=G;
(3)拉力向上做功物体机械能增加。

【解答】解:图(a)中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看作等臂杠杆;若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力F2的大小为
F2=G=×200N=100N;外力对物体B向上做功,B的机械能增大。

故答案为:等臂;100;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质,属于基础题目。

15.【分析】已知水平拉力和在此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功,根据P=得到拉力的功率;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重力做功;
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水平拉力做功:W=Fs=100N×2m=200J,
拉力做功功率:P==20W,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0,
当拉力突然撤消时,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200;20;0;惯性。

【点评】本题考查功、功率和惯性的知识,属于综合题。

16.【分析】(1)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解答】解:(1)水沸腾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这时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似。

(2)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或水溶液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故答案为:减小;做功;比热容。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与物体内能的改变,四冲程汽油机工作中的能量转化,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等,难度不大。

17.【分析】(1)根据表格中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即可解答;
(3)分析表中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表可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发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表格中的水和冰,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所以不同状态下的相同物质,比热容不相同;
铜的比热容是0.39×103J/(kg•℃)、铁的比热容是0.45×103J/(kg•℃)、铝的比热容是0.90×103J/=cm(t﹣t0)知,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kg•℃),根据Q

较少。

故答案为:2.1×103;不同;不同;铜块。

=cm(t﹣t0)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定义和物理意义,考查了对热量的计算公式Q

18.【分析】(1)杆秤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测量的;
(2)若用质量更大的5号干电池替换7号干电池作为秤砣,秤砣质量变大,秤砣的力臂与物体的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秤的最大称量的变化;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称量更大时支点的位置。

【解答】解:(1)杆秤实质是一根杠杆,其工作原理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2)若用质量更大的5号干电池替换7号干电池作为秤砣,秤砣质量变大,秤砣的力臂与物体的力臂
gL物可知,杆秤的最大称量增大;
不变,由m
秤砣gL秤砣=m物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使用提纽1时,秤砣在B点时,A点所挂物体重为G A=;
当使用提纽2时,秤砣在B点时,A点所挂物体重为G A′=;因O1A<Q2A,O1B>Q2B,所以使用提纽1时,杆秤所能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更大。

故答案为:(1)杠杆的平衡条件;(2)增大;(3)1;当使用提纽1时,秤砣在B点时,A点所挂物体重为G A=;
当使用提纽2时,秤砣在B点时,A点所挂物体重为G A′=;因O1A<Q2A,O1B>Q2B,所以使用提纽1时,杆秤所能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更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的动态平衡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分析】画力的图示要确定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并选择合适的标度。

【解答】解:拉力的作用点可画在小球的重心上,方向沿绳竖直向上。

因为物体静止,所以F=G=6N,如图所示:
【点评】力的图示应选择合适的标度,应注意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20.【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引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

【解答】解: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小桶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
【点评】明确力臂的概念,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即可找出力臂的位置,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
力,明确了这些基本概念便不难解决。

四、计算题(共24分)
21.【分析】根据Q放=cm(t0﹣t)求出铝块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铝块放出的热量:Q
放=c
铝m
(t0﹣t)=0.9×103J/(kg•℃)×2kg×(70℃﹣20℃)=9
×104J。

答:铝块放出的热量Q

为9×104J。

【点评】本题考查比热容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基础题。

22.【分析】(1)根据f=0.05G得出阻力;因为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根据F=f得出动力F;
(2)根据W=Fs得出动力F做的功。

【解答】解:(1)阻力f=0.05G=0.05×800N=40N,
因为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所受动力F=f=40N,
(2)动力做的功W=Fs=40N×30m=1200J。

答:(1)驱动机器人前进的动力F的大小为40N;
(2)机器人动力做的功为1200J。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23.【分析】(1)根据P=计算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2)图中是一个动滑轮,s=2h,根据W=Fs计算绳端拉力。

【解答】解:(1)由题知,拉力的功率P=40W,时间t=5s,
由P=可得拉力做的功:
W=Pt=40W×5s=200J;
(2)图中是一个动滑轮,由s=2h和W=Fs可得,绳端拉力:
F====100N。

答:(1)这段时间内拉力F所做的功W为200J;
(2)拉力F的大小为100N。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特点、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24.【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求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1的大小;(2)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据此作图并解答。

(3)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据此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