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RF)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因子(RF)测定
一、用途
体外定量测定血清样品中类风湿因子(RF)的含量。
二、临床意义
(一)概述
类风湿因子是机体针对天然及变性或凝集的免疫球蛋白Fc部分所产生的一组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总称。
因为首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故称之为类风湿因子。
(二)临床意义
1.类风湿性关节炎:RF阳性率为52%〜92%,多在70%〜80%左右。
特异性88.5%左右。
RF阳性者疗效差且多有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炎及动脉炎等)。
RF阴性表示病症较轻,且并发症少,疗效好。
持续高滴度RF常提示RA疾病活动,且骨侵蚀发生率高,常可伴有皮下结节或血管炎等全身并发症,提示预后不佳。
区尸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作为类风湿的诊断,对于稀释度的注意非常重要,一般1:32以上才有价值。
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
2.正常人:阳性率为2〜5%,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
5%正常老年人可出现阳性。
75岁以上阳性率为2%〜25%。
3.自身免疫性疾病:阳性率:SLE(30%)、I°SS(70%〜90%)、SSc(20%〜30%)、PM/DM(5%〜10%)、MCTD(50%〜60%)、IgA肾病(25%〜40%)、恶性贫血为8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75%,慢活肝为60%。
阴性:人$、赖特综合征、。
八、银屑病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
4.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风、梅毒、黑热病、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等。
非感染性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三、检验原理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抗人变性片6自身抗体。
采用微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
样品中抗人变性IgG自身抗体与包被有人Y-球蛋白的胶乳微粒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并产生一定的浊度。
浊度高低反映样品中抗人变性IgG自身抗体的含量,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RF的含量。
四、样品
血液样品原则上采集空腹血(禁食12小时);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饮食带来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
回血后立即松开;正确使用抗凝剂;防止溶血;防止过失性采样。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防止过度振荡、防止样品容器的破损、防止样品被污染、防止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
RF测定样品为血清。
样品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保存,样品中RF在2〜8℃保存可稳定2天。
五、试剂
(一)试剂组成
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份不能互换。
(二)试剂准备
R1和R2试剂为即用型液体试剂,开瓶装载即可使用,用后应及时冷藏保存。
(三)试剂的保存及稳定性
1.不能冰冻试剂。
2.未开瓶的R1和R2试剂应在2〜8℃密闭避光贮存,稳
定期为瓶签标示的有效期。
开瓶后的试剂应在2〜8℃保存,稳定期为30天。
(四)试剂性能可接受的指标
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在主波长660nm、副波长800nm,10mm光径下,吸光度值WL400。
(五)试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试剂。
2.试剂2〜8℃密闭避光贮存可稳定至瓶签标示的有效期。
对超过有效期的试剂不能使用。
3.严禁放置0℃以下保存。
4.试剂开瓶后,如果长期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pH值下降,造成测定值不准确,因此请尽快使用。
5.当试剂变混浊或被污染或空白吸光度值〉1.400时,表明试剂已失效,应弃去。
6.因胶乳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下沉,请每隔7天对R2混匀。
混匀时避免产生气泡。
7.装载试剂时防止产生气泡,否则结果无法保证。
8.不同批号的试剂之间尽管批间差很小,但仍然不能混用,否则试剂的稳定性将无法保证。
(六)预防危险发生的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避免与人体接触,当试剂误入口中或眼中,或
者附着到皮肤上的时候,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必要,请接受医生的治疗。
(七)处理废弃物时的注意事项
试剂反应后所产生的废液及使用后的包装材料应集中收集后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废物处理。
六、操作步骤
1.基本参数
2. 操作
.(1)工作曲线绘制
用稀释剂进行手工稀释,以零浓度校准品作空白管调零,进 行多点校准,绘制工作曲线:
加入物
C 1 C 2 C 3 C 4 C 5
校准品(口
1) 3 3 3 3 3 试剂R 1(口
1)
250 250 250 250 250 混匀,37℃恒
温定吸光度
5分钟, 660nm 波长处以空白管调零测 试剂R 2(ul) 50 50 50 50 50 混匀,37℃恒温5分钟,66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 2, 计算△A=A 2-A 1。
(2)样品测定
方法:终点法
样品/试剂:1/100 主波长:660nm
反应温度: 37℃ 副波长:800nm 反应时间: 10min
使用配套校准品 采用复溶剂复溶后 在测定范围内采
加入物空白心)校准(C)测定(U)
样品(口1) 3
校准品(口1)--3
生理盐水(山)3--
试剂R1(口1)250250 250
混匀,37℃恒温5分钟,660nm波长处以空白管调零测
定吸光度A1。
试剂R2(ul)5050 50
混匀,37℃恒温5分钟,6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2,计算
△A=A2-A1。
3.操作流程图
空白调零空白读数测定读数
温度:37℃I''
时间:主主波长:660nm
副副波长:800nm
5分钟5分钟
R1:250ulR2:50ul
样品:3ul
4.计算
使用多点非线性/半对数校准模式,以样条函数为计算模式,根据校准品的值与吸光度变化值作剂量/响应曲线,样品中RF的含量可根据其吸光度变化值在剂量/响应曲线上计算出。
七、参考值范围
<30U/ml o八、注意事项
(一)本试剂尽管具有较好的抗交叉污染能力,但仍应根据仪器性能及实验室条件做好防止交叉污染的工作。
(二)试剂与样品用量可根据不同仪器的需要,在试剂样品体积比例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或减少试剂与样品的用量。
(三)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试剂使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避免污染。
(四)准确的结果取决于准确校正的仪器、温度及时间的控制。
(五)药物、抗凝剂、促凝剂、分离胶等其他物质都可能对测定值造成无法预知的干扰。
当怀疑标本存在这些干扰物质的影响时,应停药后或采用无任何添加剂的血清进行测定o九、安全性提示
血清等样品可能含有病毒、细菌等病源微生物,操作者有被感染的潜在危险性,操作时应采取防范措施;试剂反应后所产生的废液及使用后的包装材料应集中收集后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