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扩建一台75吨的循环流化床项目建议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改扩建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配套一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建议书
热电分厂
科技部
二○一○年六月
一.公司现状
公司热电分厂担负全公司转供电和蒸汽供应任务,同时自备机组通过热电联产实现部分动力电自给,采取“以热定电”方式运行。

现有3台35t/h正转链条炉,2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3台3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6MW背压式汽轮机组,1台6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用于调峰和安全自保。

每年转供电3亿多度,年自发电7600万度,占公司动力电总额的80%以上,供应蒸汽100万吨,是公司的动力心脏,随着公司3扩6项目生产力的逐步实现,平均每小时热负荷140-150吨,正常运行时采用“1大3小”运行方式,即三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与1台链条炉并列运行。

二、工程概述
目前,热电站的生产规模和装机容量如下表:
根据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司将新增蒸汽负荷约20-30吨/小时。

另外,公司热电厂现有三台1987年建成的链条炉,存在设备老化、热效率低下、经济性能差、只能燃用北方高价烟煤、已接近使用寿命、检修费用高、生产供汽稳定性差的缺点。

在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供汽品质和生产安全稳定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拟实施扩建一台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台6MW背压式机组替代现有35吨链条炉机组而成为生产主力炉,确保公司生产需要。

三、建设理由和生产方案
1、建设必要性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实施的《技改扩建高强高模纤维项目》以及公司“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预计其新增用汽量约为30-40吨/时,而原有3台链条锅炉是1987年投入使用的,锅炉使用已有21年,应予以淘汰。

同时为了保证PVA纤维的质量及PVA的均衡稳定生产,对热电的稳定供汽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正在实施的《技改扩建高强高模纤维项目》以及公司“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需新增大量用电量,同时由于我公司电石炉属于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设备,其优惠电政策将被取消,将导致公司用电成本大幅增加,极电地影响企业效益,势必进一步制约公司的发展,因而,利用先进的洁净燃烧等技术,新建热电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有利条件
循环硫化床锅炉属洁净燃烧技术,是行业发展方向。

且国家能源短缺对于
企业发展热电联产提供了有利契机。

实施的《技改扩建高强高模纤维项目》以及公司“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预计其新增用汽量约为30-40吨/时,目前供汽系统无法满足其要求,必须开发新的蒸汽源与其配套。

公司拥有着一支多年从事热电联产和电站建设的专业队伍和重大技改项目施工管理的丰富经验。

新机组热效率和发电效率更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此外,新电站建成后,年可消耗本省无烟煤万吨,有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而且本省无烟煤运输距短,供应有保证。

保证企业稳定满负荷生产。

3、建成后的生产方案
按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其新增用汽量约为30-40吨/时,届时,现有供汽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公司面对的用电压力的增加和国家用电价格的提高。

必需对现有热电站进行扩建替代目前正在运行的旧机组。

机组建成后,形成循环流化床锅炉4台(2台75t/h、2台35t/h),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台(3台6MW、台3MW)的规模。

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流化床锅炉和负荷调配灵活的抽凝式机组及发电效率更高的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取代设备老化、检修费用高、已到使用年限的老机组。

机组建成后,供热方案如下:
运行方式为:
四、建设的内容、厂址
综合考虑未来用汽需求和现有锅炉配套情况,本工程新上一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与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参数选用与现有热电厂机组参
数一致,以便于今后的运行、管理及维修。

并且充分发挥2000年以后新建设施的效能,避免投资重叠。

采用“以热定电,热电联产”方式运行,扩建2万吨储量的新煤场一座,配套脱硫系统一套。

1、厂址选择:
1.1锅炉、汽机及脱硫设施的厂址:选择在目前旧工业锅炉房厂址处,与5#机6#炉并排布置,扩建部分厂房,共用现有公用设施和场地,以期节约投资。

1.2新煤场选用旧机砖厂厂址,靠近铁路北侧。

拟建项目设备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在符合先进、节能、环保的原则基础上节省项目投资。

2、建设的主要内容:
2.1新建一台75吨中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2.2新建机炉集中控制室;
2.3配套新建一条铁路专用线和一套汽车煤卸车设施。

通过皮带栈桥输送或气力输送跨过铁路与原燃运系统对接;
2.4根据国家环保政策的需要,上马一套炉内脱硫系统,实现达标排放;
2.5其它配套公用工程设施改造。

五、燃料供应与运输
新建一台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和6MW汽轮机后,将替代所有链条炉,一年消耗无烟煤量约万吨,可由永安市境内或其它附近煤矿供应,铁路、公路运输距离近,交通方便,且储量丰富。

因此,无烟煤的供应可保障。

由于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2000年以后陆续新兴建,效率较高,且燃用福建省无烟煤。

现有煤场存储量约15000吨,只能满足目前15-20天的用煤需求。

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需在公司旧机砖厂配套新建一条铁路专用线和一套汽车煤卸车设施。

通过皮带栈桥输送或气力输送跨过铁路与原燃运系统对接。

六、环境保护
本工程新建一台75吨中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方面是新增产能的需要;另一方面,本工程有部分富余的供汽能力,有逐步取代原电站部分链条炉的报废更新性质。

烟尘及灰、渣固废排放方面,本工程拟选用高效静电除尘器一台,除尘效率达99.2%以上,烟尘可达标排放。

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洁净燃烧方式,效率高,可达87%,废渣含碳量较低,可外售。

烟气排放方面,拟采用成熟的炉内脱硫技术做到达标排放。

七、劳动卫生与消防安全
本项目原厂区内有完整的消防系统,本期只在新增建筑物室内、外增加相应的消防栓和灭火器材。

本期工程并不增加危险、危害因素种类。

因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在充分调查、分析现有热电站各种安全和卫生因素以及各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本工程在设计中,按《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因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电
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本项目可充分发挥企业潜力,仅增加部分运行人员人,其余不必另外增加机构和人员。

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八、投资估算
1、费用估算
总估算表
表一单位:万元
2、资金筹措:银行贷款万元,企业自筹万元。

九、经济效益分析
新建75t/h锅炉和6MW汽轮机后,将替代所有链条炉,年节约烟煤消耗约2万多吨,部分替代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更高,部分替代1988年投产的1#、2#、3#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效率更高。

项目投产后,在未新增用汽量的情况下,正常保持两台75t/h锅炉带两台6MW汽轮机组运行,单台设备检修或故障时,开启两台3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或两台3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1.节约用煤
A.烟煤。

如上所述项目建成后,链条炉不再做为备台使用,按照2009年75t/h锅炉的运行时间计算,三台链条炉并行运行时间为365天-312天=53天;若采用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做为备台,由于统计两种炉型锅炉平均煤耗相差不超过10kg/吨汽,故取350吨/天做为平均送煤量,则年节约烟煤量为350×53=18550吨;烟煤白煤差价按目前的320元/吨计算,则年创效益为18550×320=594万元。

B.按照电厂运行计算口径,锅炉运转时间取7200小时,则两台75t/h 锅炉停炉检修时间为1560×2=3120小时,与目前4#、5#锅炉运行时间7200小时相比,则项目建成后4#5#炉全年运行时间减少7200-3120=4080小时,取每小时产汽量70吨,75t/h锅炉效率高于35t/h锅炉,吨汽煤耗差取15kg/吨汽计算,4080×70×0.015=4284吨。

每年节约白煤4284吨,按白煤价500元计算,年创效益214万元。

2.增加发电
部分替代旧汽轮发电机组,按照效率对比,新6MW机组发电效率高于原3MW机组,每吨汽可新增发电量10kwh,新机组按照7200小时运行计算,7200×70×10=504万度。

由于成本已在原运行方式中计算,多发的405万度电,按照0.5元/度计算,年创效益252万元。

3、生产成本:
新增人员:人,每人按2万元/年计算则新增成本为2×
4、环保设施运行等费用增加:由于环保设施的投入运行将增加运行成本估算为万元。

5、总效益
综上所述,每年经济效益估算为594+214+252- - = 万元。

6、项目投资回收斯:
根据本文估算,静态回收期为6550÷= 年。

九、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立项:2个月
2、环评、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审批等:2个月
3、项目扩初初设计:4个月
4、施工设计与主设备定货:5个月
5、土建施工6个月
6、安装4个月
7、试投产1个月
十一、结论
经过分析估算,本项目建设与公司现状结合紧密,新增能力依靠内部需求就能消化,效益显著,投资回收期较短。

建议尽早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