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B卷)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一、填空题(共10 空,每空1 分,共10 分)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2、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目标、()目标、()目标和()目标之分。

3、化学教学方法是由相互联系着的化学()方法和化学()学习方法两部分组成。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模式分为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以及()三类。

二、名词解释(共四道,每道 5 分,共20 分)1、教学模式:2、化学教学策略:3 、教学情境:4、教学设计:三、简答题(共5 道,共40 分)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6 分)2 、化学教学活动是指什么?包括了哪些活动?(8 分)3 、化学实验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又是什么?(8 分)4、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 分)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 5、学习策略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构成。

( 四、论述题(共 2道,每道15分,共30分)1、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策略等。

其中化学教学理念在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内容包括了化学教 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就这一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15分) 2、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 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 15分)化学教学论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0空,总计10分)。

1 •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 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 )。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2、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目标、()目标、()目标和()目标之分。

3、化学教学方法是由相互联系着的化学()方法和化学()学习方法两部分组成。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模式分为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以及()三类。

二、名词解释(共四道,每道5分,共20分)1、教学模式:2、化学教学策略:3、教学情境:4、教学设计:三、简答题(共5道,共40分)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6分)2、化学教学活动是指什么?包括了哪些活动?(8分)3、化学实验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又是什么?(8分)4、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5、学习策略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构成。

(12分)四、论述题(共2道,每道15分,共30分)1、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

其中化学教学理念在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内容包括了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就这一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15分)2、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15分)化学教学论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总计10分)。

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化学教学论试卷B

化学教学论试卷B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课程考试试卷(B卷) 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09化学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教师在讲述硅的化合物的性质时,先播放了一段有关沙子、玛瑙、玻璃等内容的录像,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属于()A.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的入手,创设情境B.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景C.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D.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景2、下列不属于传统教学媒体的是()A.教科书B.广播C.标本D.模型C.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D.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景3、下列描述属于分科课程优点的是()A.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 B.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C. 重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D.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4、下列不属于...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的是()A.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B.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C. 家庭对子女升学的期望D.化学学科的特征5.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能力。

A. 观察能力B.科学探究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6、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基础知识的是()A.核心的化学概念 B.基本的化学原理C.重要的化学事实以及化学的应用D.科学探究能力7、高中化学课程积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三种评价方式是()A.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B. 纸笔测验评价、班主任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C. 形成性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D. 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8、下列教材理念和课程理念对应不.正确..的是()A.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学科为中心B.突出学生发展,重视STS联系——社会中心C.关注学生素养,强调实验作用——融合型D.突出学生发展,重视STS联系——学生中心9、教学设计能有效的提高化学教学活动的效率,使化学教学活动具有()A.明确的方向性、自觉性和有序性B.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有序性C.明确的方向性、规律性和简捷性D.明确的目的性、可行性和规律性10、布鲁姆等人按照教育的——逻辑的——心理的原则,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他们是()A.认知领域、态度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过程与方法领域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D.价值观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0分)2. 简述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3 3
则原问题转化成如下 Cauchy 问题:
vt vxx 0, x , t 0, 2 v( x, 0) x 1, x ,
由泊松公式可知 (1) 的解为
v x, t 1 2
(1)
t


e

x y 2
4t
y
3
得分
评阅人
三、解答题: (共 1 题,共 25 分)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初边值问题:
utt 16u xx 0, 0 x , t 0, x , ut x, 0 0, 0 x , u x, 0 2 u 0, t u , t 0, t 0.
ut u xx 3t 2u, x , t 0, 2 u x, 0 x 1, x .
解:令 u x, t v x, t et ,则
3
ut vt 3t 2 v et , u xx vxx et .
第 3 页(共 3 页)
期末考试试卷(B 卷)答案
课程名称 偏微分方程 题型 分值 得分 基础题 20 课程编号 42121900 计算题 40 解答题 25 任课教师 朱长江 证明题 15 总分 100
学生姓名:
学号:
得分
评阅人
一、基础题: (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年级:
1 2 1. 指出 u x, y 满足的方程 u xy 0 u x 0 u xx
的古典解,证明 u x, t 0. 证明: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ut 并关于 x 在 0, l 上积分得到

l
0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120分钟)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120分钟)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2)题号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A. 特殊的认识过程B. 实践过程C. 科学认识过程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2、教学目标是指()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培养目标D. 预期的学习结果3、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A. 教学科目B. 教学进程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 前三项都包括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A. 图式B. 同化C. 顺应D. 平衡5、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A. 化学基础理论课B. 化学复习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6、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A. 2w1=w2B. 2w2=w1C. w2>2w1D. w1<w2<2w17、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今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2003年高考题*上海卷)A. 无机物B. 有机物C. 盐类D. 非金属单质8、据报道,今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A. 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9、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FeCl3溶液,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所需加入NaOH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 1.5 molB. 3 molC. 2 molD. 4 mol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至2006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B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至2006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B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至2006年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B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2005年—2006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二三总分阅卷人签名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每题3分,共18分)1. 21世纪初化学新教材的内容特别体现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的联系。

()2.从科学教育的功能考察,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方法。

()3.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有三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4.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5.化学问题解决就是学习与某一化学命题相关内容的知识。

()6.化学教学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论述正确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21世纪初上海市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的结构。

2.某青年教师按照本校著名化学特级教师“苯的结构和性质”的课堂教学过程,模仿他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

请你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3. 以“电解质”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

4. 以钠与水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三、设计题:(共50分)1.通过“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的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15分)2.为高中教材“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内容(见附页)编写出教学目标,并设计一段教学情景,引入新课。

(20分)3.请你根据所给的教材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见附页)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15分)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题(每题3分)1.正确(3分)2.错误(2分)修正: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态度。

华中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华中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课程编号84106001 任课教师张文华一、简答题(35分)1.答案概念性教学应注意得问题:首先,中学教材中得化学概念可大致分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化学量类,属理论性知识得一部分,其特点就是:①具有高度概括性。

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事实得理解。

②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③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与情感教育得良好素材。

综上,故以“物质得量”这一概念为例来说,决不能仅仅让学生去背诵、记忆这一定义而要通过联想类比得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具体物质得计量以不同单位,对生活方便性得贡献切入,使学生不仅获得结论得感性认知,且深刻体验获得结论得过程;即先收集足够多与要形成得化学概念有关得具体例证;然后对具体例证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共同信息,然后将特征信息进一步抽象、概括,最后展开交流,在互相举例互相辩证中使这一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

2.答案评价一堂公开课:①教学态度②教学目标与任务就是否明确③重难点就是否突出④教学效果⑤教学手段补充:其实一堂公开课得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在结束这堂课后得真正所得,能否在学生以后得学习中以及知识得掌握产生积极得影响才就是评价得精髓。

另外,学生主体得积极性调动程度,参与程度,课堂气氛得活跃程度亦就是重要因素……3.答案教学设计得基本要素包括化学教学得基本理念、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

编写一段创造性思维得教案片断(300字):从提出问题到发现问题,从求同与求异两个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例: 压强对化学平衡得影响[板书]:压强对化学平衡得影响(分三种情况)I、有气体参加,但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得反应(1)N2+3H2=2NH3参见课例表[提问]从表中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小结]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平衡向体积缩小体积得方向移动;平衡向体积增大得方向移动。

(2)用平衡常数解释说明:举例:2NO2=N2O4改变条件:P加倍,即V减少,刚C加倍此时:又因为k随t得变化而变化,所以即,应,即平衡正向移动,与表中所得结论一致。

2007年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

2007年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
3.边讲边实验的特点是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实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
4.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倡导程序教学法。( )
5.讲授法教学属于注入式教学,不能进行启发教学。( )
6.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 )
7.现代教育应倡导由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
华中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课程编号及序号42512400成绩
题型
选择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教学设计题
总分
分值
10
10
15
20
20
25
10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化学现象。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是指什么?
(2)最基本的化学技能是什么?
7.化学教学中,在实行统一要求的同时,还应注意( )。
A.发展智力B.因教施教C.爱国主义教育D.发展能力
8.表示一份试卷的稳定和可靠的程度的指标是( )。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
9.布卢姆把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为识记、理解、、、综合与评价六类。( )
A.分析、归纳B.推断、分析C.分析、演绎D.应用、分析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考卷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考卷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3)题号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A. 高信度必有高效度B. 高效度必有高信度C. 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D. 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2、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A. 特殊的认识过程B. 实践过程C. 科学认识过程 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3、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A. 教学科目B. 教学进程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 前三项都包括4、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A. 第一层级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 D. 综合的方法5、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A. 化学基础理论课B. 化学复习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6、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A. 酸雨B. 光化学烟雾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7、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2000年全国高考题)()A. 有放射性B. 易燃、易爆C. 能导电 D. 有剧毒8、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A. 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 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9、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A. 含磷洗衣粉B. 酒精C. 氟里昂D. 含汞电池10、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A. 2w1=w2B. 2w2=w1C.w2>2w1 D. w1<w2<2w1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学期)2008 —2009 学年第⼆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题号分数⼀⼆三四(1)四(2)五(1)五(2)五(3)五(4)五(5)总分评卷⼈复核⼈试卷类别:开卷()闭卷( √ )考试⽤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09 年 7 ⽉ 1 ⽇上午考试地点:注意事项1、学⽣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清洁。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考⽣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信息后,表⽰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考试中,本⼈所提供的个⼈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签名:⼀、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Fe 2+/Fe = -0.445VFe 3+(aq) +3e -→Fe(s) φ?Fe 3+/Fe = -0.040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Fe 3+/Fe 2+ 值为:()(A )0.770V ;(B )0.405V ;(C )-0.485V ;(D )-0.770V 2、在298.15K 及p ?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完成⼀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20kJ ,放热9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kJ·mol -1。

(B )(A )30;(B))-210;(C )210;(D ) -90 3、如图,在⼀玻璃管两端各有⼀⼤⼩不等的肥皂泡。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末测试题答案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末测试题答案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末测试题答案一、(每小题2分,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21、(4分)(1)KMnO43N2 2Al3+ SO3(每空1分,书写不规范的不得分)22、(4分)(1)Zn + H2SO4=ZnSO4 + H2↑(2)CH4 +2 O2点燃CO2↑+2 H2O(每个方程式2分,全对才得分;化学式、配平、条件及箭头,错其中一样该方程式为0分)23、(2分)(1)3(1分)(2)CaO (1分,书写不规范的不得分)24、(2分)1650(2分)25、(4分)(1)①(1分)(2)②③④⑤⑥(全对1分)(3)⑤(1分)(4)②③④(全对1分)26、(4分)(1)3,(1分)+5;(1分)(2)S(2分)27、(2分)①②③④⑤(全对2分)28、(6分)①CaCO3高温CaO + CO2↑② 2CO + O2点燃2CO2③ CuO + CO △Cu + CO2(每个方程式2分,化学式错方程式为0分。

配平、条件及箭头漏写或错写全部只扣1分。

)29、(4分)(1)加絮凝剂,过滤(各1分,全对2分,错别字0分)(2)活性炭吸附(全对1分,错别字0分)(3)投药消毒(全对1分,错别字0分)30、(8分)(1)60(1分)(2)35%(1分)尿素的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14/60 = 46.7%(1分)1万元购买尿素含氮的质量为:10000/1080×1000×46.7% =4324.1Kg(2分)1万元购买硝酸铵含氮的质量为:10000/810×1000×35% =4321.0Kg(2分)建议购买尿素。

(1分)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20分)31、(7分)(1)长颈漏斗(1分)锥形瓶(1分)CaCO3 + 2HCl =CaCl2 +CO2↑+ H2O(2分。

化学式错方程式为0分。

配平、条件及箭头漏写或错写全部只扣1分。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A tyrosine B serine C threonine D All of the above. E None of the above. 14 During kinase reactions, the role of magnesium ions is to A be catalytic metals at the active sites of the enzymes. B interact with the hydroxyl groups of the various sugar molecules. C interact with the negative charges on phosphate groups. D provide a bridging atom between substrate and product, stabiliz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ptides is likely to form an amphipathic helix?
A phe-asp-arg-gly-leu-glu-ile-ile-lys-ser-gly
B phe-gly-leu-ile-asp-arg-glu-lys-ile-ser-gly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mino acids is least likely to be found in an extended alpha-helix? A proline B Valine C arginine D serine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otential end product of anaerobic glycolysis? A ethanol B pyruvate C lactate D acetaldehyde E A and D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开/闭卷闭卷A/B 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学分2命题人(签字)审题人(签字)年—月—日一.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是化学课程目标的特征(A ) A 、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 、确定科学探究的问题 C 、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 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B ) A 、《社会中的化学》B 、《化学体系》 C 、《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D 、《索尔特化学》 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的正确顺序?(C ) ① 建立教材的内容框架 ⑦确定教材整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①3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的功能和内容呈现进行评价 ①4研究每一单元的围观组成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4、初中栏目设计偏和。

(A )A 、启蒙性实用性B 、实用性启蒙性线 不内线封密业—C、启蒙性功利性D、实用性理论性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C)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是属于情感作用的。

(D)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A、提问B、谈话C、讲授D、副语言行为9、(B)是实验者发挥主体性,控制和认识实验对象的重要工具。

A、实物形态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方法10、下面哪一项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I的过程(C)A、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B、创设情景、收集事实、明确问题、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C、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D、创设情景、明确问题、验证假说、提出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11、概括有关学习策略的界定,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从抽象意义上来讲,学习策略是一种(A)A、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B、学习方法C、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D、由学习方法和学习调节的有机统一体12、在实际学习中,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运用哪种学习策略要根据而定(D)A、个人情况和具体内容B、具体学习内容C、个人习惯D、具体内容和任务13、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是:(A)A、学习化学实验应该运用多重联系策略B、弄清楚不同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时我们应运用概念图策略C、一个完整的概念图要包括命题、层次等级、横向联系和实例四个方面D、概念图的实质就是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命题之间的意义联系。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学论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2.讲授;讨论;归纳;演绎3.研究化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化学实验4.双“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性目标5.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综合运用6.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信息;科学解释和评价7.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杜威的“从做中学”;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二、辨析题8.解:此观点不完全正确教学原则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这里的原则都是十分重要的,巩固性原则也并不是指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巩固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9.解:此观点不完全正确科学探究学习过程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它是以科学探究的复杂活动方式,来全面发展学生的所需的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才达到科学探究学习的最终目标。

三、简答题:10.答: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的基本类型有2种:1.给出概念——呈现实例——巩固练习(演绎法,由一般→个别)2.呈现实例——总结概念——巩固练习(归纳法,由个别→一般)最有效地基本策略是第二种,因为根据学生心理的认知水平发展的特点,第2种策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更好地发现学习,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地科学素养。

11.答: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

化学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指导着教学目标的发展、教学模式的选择及教学策略的应用,除教学理念外,其他三种均为化学教学的理论教学目标描述的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化,是具体结果,不涉及过程的方法等,教学模式是教学规律的反映,而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规划,四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