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产生菌种的鉴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胡萝卜素产生菌种的鉴定
刘卉琳;刘绍;兰时乐;谢达平
【摘要】A pigment producing strain B-5 was isolated from red wine lees in Fujian.The pigment was qualitative analyzed and indicated that it was carotenoid.Morphologic,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were analyzed, and revealed that the cell of the strain was single, oval and budding, dark red colony with humid and sticky surface, regular edge on solid medium and easily be picked out from, producing deposition in liquid medium,no ascospore and pseudohypha.The strain showed negative response to glucose ferment, potassium nitrate test positive, hypertonic test negative, amyloid production negative, and grew at 37 ℃.Using 26S rDNAD1/D2 domain sequen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dentific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and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model strain had 100% homology,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rain was characterized as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于福建红酒酒糟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编号为B-5的产色素菌株.对该菌株所产色素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对菌株进行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单细胞,呈卵圆形,芽殖;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深红色,菌落表面湿润、粘稠,边缘整齐,易被挑起;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沉淀.无子囊孢子;无假菌丝形成.葡萄糖发酵试验为阴性,硝酸钾试验为阳性,耐高渗试验为阴性,产类淀粉化合物为阴性,37 ℃生长为阳性.利用26S rDNA D1/D2 区域序列分析法对该菌株进行序列比对鉴定,结果表明,该酵母菌的序列与粘性红圆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模式菌株的序列同源性100%,结合该菌
株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株为粘性红圆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11(031)002
【总页数】4页(P32-35)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2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刘卉琳;刘绍;兰时乐;谢达平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南,长
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9.9
类胡萝卜素是碳氢化合物及其氧化衍生物两大类色素的总称。

它具有多种功能,从最原始的光合作用到抗氧化剂、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它在化学、医疗以及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上的重要价值普遍受到关注[1]。

于人工生产而言,类胡萝卜素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法、植物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得到。

化学合成法生产类胡萝卜素存在一些缺点:合成技术复杂、影响食品的口味、人体吸收比例较少以及存在一定副作用[2-3];植物提取法获得类胡萝卜素存在受季节限制、产量较低、成本较高的劣势。

因此,近年来,人们对微生物生产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截止目
前人类已经发现能够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微生物有细菌、藻类和真菌等。

酵母菌的经典鉴定方法主要依赖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反应,但由于酵母菌属种菌落形态相似,主要以单细胞形式存在,且细胞形状接近,通过形态特征观察依据不充分;菌
落在长期培养或变异后产生新的突变株及同化碳源、氮源等化合物的能力,因此只靠生理生化特征作为种间鉴别依据也并不完全可靠[4-6]。

随着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酵母菌的分类研究中。

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常规分类方法,按照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将从福建红酒酒糟中分离出的产类胡萝卜素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结合分子分类学,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的碱基序列分析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从福建红酒酒糟中分离出来的编号为B-5的产色素的菌株,由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藏。

1.1.2 培养基大米半合成培养基:大米8 g,水20 mL,葡萄糖0.2 g;麦芽汁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Gorodkowa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同化碳源培养基、硝酸钾培养基、50%葡萄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产类淀粉化合物培养基等的配制参照
文献[7]进行。

1.2 方法
1.2.1 色素的鉴定挑取活化菌株,接种于大米半合成培养基上,28℃下培养3 d,
将发酵产物干燥后称取1 g,加入丙酮20 mL,于超声波下破碎1 h,离心取上清液即得色素粗提液。

将初提液进行波长扫描,并参照文献[8]进行鉴定。

1.2.2 形态学特征鉴定参照文献[7]进行鉴定。

①细胞形态学观察:取待鉴定菌株
接种培养,转接至麦芽汁培养基中,28℃下培养3 d,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和无性繁殖方式;②培养特征:取待鉴定菌株接种培养,转接至麦芽汁培养基和5%麦芽汁
固体平板上,28℃下培养3 d,观察液体培养液是否有浮膜、环及沉淀物。

固态培养基中观察菌落色泽、质地、表面是否有褶皱及边缘形状;③子囊孢子的形成和形态:取待鉴定菌株接种培养,转接至马铃薯培养基和Gorodkowa培养基,28℃培
养3~5 d,涂片观察子囊孢子形态及孢子数;④假菌丝的形成和形态:取待鉴定菌株接种培养,用新鲜培养物划线接种至马铃薯培养基,盖上灭菌盖片,28℃培养
3~5 d,低倍镜观察盖片下划线两旁是否形成假菌丝。

1.2.3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参照文献[7]进行鉴定。

①葡萄糖发酵试验:取葡萄糖发
酵培养基,接入培养好的菌液1 mL,28℃下培养,7 d内杜氏管内如有产气现象,认为可以发酵葡萄糖;②碳源同化试验:生长图谱法[9];③氮源同化试验:分别接种新鲜培养物于0.78%硝酸钾的培养基内,28℃培养2 d,观察是否同化硝酸钾情况;④耐高渗透压试验: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50%葡萄糖-1%酵母膏溶液的琼脂培养基中,28℃培养1~2周,观察菌种生长情况;⑤产类淀粉化合物试验:在产类淀粉
化合物培养基上划线接入待鉴定菌株,28℃培养1~2周,表面滴卢氏碘液1滴,观察菌落情况,如菌落周围呈现蓝色,即为“+”;⑥37℃生长试验:取待鉴定菌株
接种至麦芽汁培养基中,37℃培养3~5 d,观察菌种生长情况。

1.2.4 分子生物学鉴定①酵母总DNA的提取:参照文献[10]进行提取;②PCR引
物的设计与扩增[6]:根据酵母基因组26S rDNA D1/D2区序列设计一对简并特
异引物:NL-1/NL-4,由上海Invitrogen生物公司合成。

正向引物NL-1:5'-GCATATCAATAAGCGGAGGAAAAG-3',反向引物NL-4:5'-GGTCCGTGTTTCAAGACGG-3'。

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3 min,94℃变性
30 s,52℃退火30 s,72℃延伸1 min,30次循环;4℃保存;③PCR产物的测序:
将PCR扩增的目的片段回收、纯化,产物送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测序,将测序
结果输入,利用BLAST软件,将测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素鉴定
色素粗提液经扫描得到最大吸收峰在波长450 nm左右。

色素的乙醚溶液加入浓
硫酸后,发生蓝绿色反应,色素在吸收光谱和化学性质上与类胡萝卜素相符,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

2.2 形态学特征
待测菌株为单细胞,呈卵圆形,芽殖;在液体培养基中,1 d左右出现混浊,随着
时间增加,有沉淀产生;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深红色,菌落表面湿润、粘稠,
边缘整齐,易被挑起;无子囊孢子;无假菌丝形成。

图1 B-5菌株形态图Fig.1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B-5 strain 2.3 生理生化特征
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所属类型,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

葡萄糖发酵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该菌株不能发酵葡萄糖。

碳源同化试验结果见表1。

氮源同化试验结果为阳性,说明该菌株能同化硝酸钾。

耐高渗试验结果为阴性。

产类淀粉化合物试验结果为阴性。

37℃生长试验结果为阳性。

结合形态学特征与6种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照酵母菌鉴定手册,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红酵母属(Rhodotorula)。

2.4 26SrDNA鉴定结果
将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供试酵母可扩增出1条600 bp左右
的特异条带。

将PCR产物测序结果输入NCBI网站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GenBank登录号:EU285542,26S rDNA的D1/D2区域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待测
酵母菌与粘性红圆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完全一致,说明待测酵母菌
为粘性红圆酵母。

表1 碳源同化试验结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sugar sources assimilation test 注:“-”为阴性;“+”为阳性碳源结果碳源结果蔗糖+松三糖+乳糖-纤维二糖+
麦芽糖+L-鼠李糖+
图2 B-5菌株的PCR扩增产物电泳图Fig.2 Electrophoresis of PCR product of the B-5 strain1:marker;2:PCR产物1:marker;2:PCR product
3 讨论
从福建酒糟中分离的菌株所产色素为类胡萝卜素。

据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可知,该产色菌株属于红酵母属,进一步进行分子鉴定,26S rDNA的D1/D2区域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待测酵母菌与粘性红圆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完全一致,说明该菌株为红酵母属粘性红圆酵母。

该酵母来源于酒糟,属于食品加工中安全菌种,可作为类胡萝卜素生产菌株选育的出发菌株。

国内外关于粘性红圆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报道不多,因此为进一步研究粘性红圆酵母的诱变、改良和提高其类胡萝卜素产率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Ginka I.,Frengova,Dora M.,et al.Carotenoids from Rhodotorula and
Phaffia:yeasts of biotechnological importance[J].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09,36:163-180.
[2] Prabhala R.H.,Braune L.M.,Garewal H.S.,et al.Influence of β-carotene on Immune Functions[J].Ann N Y Academic Sci,1993,691:48-60.
[3] Kornhauser A.,Wamer W.,Krinsky N.I.,et al.Carotenoid:Chemistry and Biology [M].Plenum Press,New York,1990:301-312.
[4] Buckley H.R.,Van Uden N.Five New Candida Species[J].Mycopathologia,1968,36:257-266.
[5] Kurtzman C.P.,Fell J.W.The Yeasts,a Taxorromic Study[J].Mycopathologia,2000,149:157-158.
[6]白逢彦,贾建华,梁慧燕.假丝酵母属疑难菌株大亚基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J].菌物系统,2002,21(1):27-32.
[7]巴尼特J.A.,佩恩R.W.,亚罗D.,胡瑞卿译.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8]郝常明,王德培,丁友昉.光合细菌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性质的研究[J].天津轻工业学报,1999,(3):5-11.
[9]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0] Hoffman C.S.,Winston F.A Ten-minute DNA Preparation from Yeast Efficiently Releases Autonomous Plasmids for Transform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J].Gene,1987,57:267-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