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诗歌的意象赏析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一)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26bcb14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6.png)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一)
1. 春天的意象: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这些诗歌中描写了春天的明亮、清新、喜悦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2. 天空的意象: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这句诗描绘了广阔的天空,给人以开阔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反映了人们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思考。
3. 月亮的意象: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这句诗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安静、宁静的感觉,也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
4. 自然界的意象:
《将进酒》:“银鬓精神秀,金貂马蹄骤。
”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银鬓、金貂、马蹄等形象,表达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花朵的意象:
《春夜喜雨》:“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这句诗通过描绘江头的情景,给人以诗意和美感,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
以上是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的一部分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常见诗歌意象
![高中常见诗歌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29a7f0e4f5335a8103d2200e.png)
常见诗歌意象(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哀鸿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已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红颜。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贺铸《青玉案》: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喜爱。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杨花飘零之意。
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1f004cc2e3f5727a4e96243.png)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7f8f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4.png)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定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日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保藏)下来渐渐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斗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怜悯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孤独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致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子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子公远眺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悲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厚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初中语文常见诗歌的赏析
![初中语文常见诗歌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992e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a.png)
初中语文常见诗歌的赏析
1. 《登鹳雀楼》——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色。
作者以壮美的自然景观及千年历史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历史悠久的感慨,旨在鼓励人们珍惜时间、追求卓越。
2. 《静夜思》——李白
这首诗寥寥数语表达了在寂静的夜晚里怀念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通过形容自然景物的安宁与寂静,向读者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3. 《春晓》——孟浩然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第一缕阳光唤醒大地为线索,充满了对春天的讴歌和对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赞美。
作者以极简的文字,将春天的美妙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4.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这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
的思念之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激动的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浓
烈的节日氛围和家国情怀。
5. 《望月怀远》——张九龄
这首诗以望着远方皎洁的明月时的遐想和思念之情为主题,表
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作者以细腻的语言和广阔的想
象力,将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深处。
6. 《题西林壁》——苏轼
这首诗以西林寺为背景,描述了大自然的原生态和无限的美好。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修辞手法,作者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
的热爱,并倡导追求简单纯真的境界。
以上是初中语文常见的几首诗歌的赏析,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
之处,不同的诗歌描绘了不同的景象和情感,启发人们的思考和审
美能力。
浅谈中职语文诗歌意象分析与鉴赏方法
![浅谈中职语文诗歌意象分析与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1e47901ed9ad51f11df21a.png)
101OCCUPATION2019 11PUBLIC COURSE基础教育编辑 张 雷浅谈中职语文诗歌意象分析与鉴赏方法文/张曦丹摘 要:诗歌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三二分段考试与春季高考中的必考题目,其重要性不言可知。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点掌握部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但是意象的抽象与作者情感的多变,导致学习者在学习中无法摸索分析与鉴赏方法。
本文对诗歌意象的相关学习有一定浅显的帮助,对于提高鉴赏水平、技巧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诗歌 意象 技巧 中职语文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而言之,意象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寄托在客观物象之中,也可以说是情感和物象的巧妙结合,是赋有某种特定含义和以为的具体形象,从而将较为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换而言之,就是语文描写手法中的“借景抒情”。
一、意象的作用1.寄托情感,赏心悦目意象最主要的作用便是寄托作者的情感,从而使情感得以鲜明生动地表达。
诗人多是浪漫的,大部分情感是充沛而多情的,古代诗人更是如此。
情感的“泛滥”不得已直接抒发,便将情感注入自己认为能够表达情感的物象中,加之精心布局,使诗歌少了直抒胸臆的果断,多了一丝赏心悦目的情调。
2.意同象异,创意无限物象有限,但情感是无限的,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环境所产生的情感都是不同的,从而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诗歌主题往往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一首能够千古传唱的诗歌便需要巧妙的意象来帮忙表达其暗含之意。
比如表现愁苦,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是很好的对比。
同样是愁苦,因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境遇,两位作者用不同的意象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隐晦抒情,回味无穷意象是隐晦抒情的代言词,将难抒之情,难言之理“一键解决”。
所谓“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便是这个意思。
很多词汇是不能得到“言有尽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的,所以,采用意象这种手法,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回味之处,能够将诗歌中不确定的暗含深意更为泛泛地展现出来,更多的是让读者带着想象走进作者的内心,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
意象诗歌鉴赏
![意象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e1993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2.png)
意象诗歌鉴赏是指对诗歌中的形象、象征、比喻、表达方式等进行欣赏和评价。
下面以几首经典的中外诗歌为例,从意象的角度进行鉴赏。
1.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金柳是我新娘,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意象是诗人用主观的感受和独特的视角去体味生活,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物象。
本诗中的“云彩”、“金柳”、“水草”、“清潭”等意象,都带上了明显的个人情感色彩。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中的意象有“白日”、“山”、“黄河”、“海”等,这些意象构成了壮丽的画面,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势和豁达的胸怀。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3. 《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白居易通过描写杨贵妃的容貌、气质和才情,以及她在宫廷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塑造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杨贵妃塑造成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个性的形象。
同时,诗人也通过杨贵妃的命运和情感纠葛,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4.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春雨的美丽和神奇。
诗人通过“好雨”、“春”、“夜”、“润物”等意象的描绘,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同时,诗人也通过夜色的静谧和江船的灯火等意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总之,意象是诗歌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创造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需要从意象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象征、比喻等手法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体验。
《雨巷》中对意像的分析
![《雨巷》中对意像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3ac0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9.png)
《雨巷》中对意像的分析《雨巷》中有多少个意像,那些意像又代表着什么?你是否知道?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雨巷》的意像分析。
雨巷中有雨巷、油纸伞、雨、“我”、篱墙、丁香、姑娘等七种意象.1、雨巷.“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2、油纸伞.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3、抒情主人公“我”: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4、雨.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5、篱墙.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6、“丁香”.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7、“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雨巷》刻画的是阴冷的绵绵细雨下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雨巷”里,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分析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诗歌的意象赏析
![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诗歌的意象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79cec1da38376baf1fae23.png)
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诗歌的意象赏析作者:梁义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11期【摘要】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构成成分和基本特征,它是诗歌的构成符号,意象在诗歌中意义非凡,意象的赏析更是诗歌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诗歌的意象赏析,来体味诗歌的美,感受审美情感的熏陶,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汲取中国诗歌的精华,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结晶。
【关键词】诗歌意象赏析审美【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3-02诗歌,在我国被传诵千年,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如今的中专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优秀诗歌的学习无疑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诗歌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审美情感的培养、良好人格的形成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言不尽而意无穷”,认识意象是学习诗歌的初级阶段,要学好诗歌必须先学习诗歌的意象,所以对语文教材中诗歌意象的研究赏析是我们每位老师不可推卸的任务。
一、何为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意象是一个独特的概念,通常指创造主体通过艺术构思所创作的饱含主体思想的艺术形象。
在一般的诗歌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单位,如“落花”、“流水”、“莲花”、“荷花”、“春”、“暮”、“雨”、“风”等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表象性的词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类在共同感情和深层意识中的长期沉淀;从美学角度讲,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当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系统;从文艺学的角度讲,我们就把它叫作诗歌意象。
诗歌的美学意象与文化整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诗中有画的意象美、意象并置的立体美、意象组合的音乐美、意象的简省美、意象的复叠美、意象的喻象美、意象的含蓄美、意象的朦胧美、意象的新鲜美等。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意象梳理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意象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91bd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0.png)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增添苍凉悲壮的豪气,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泪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表达将士们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表现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悲痛欲绝
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表现一种阔大景象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表现山河的雄伟气象
霜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营造了悲壮、沉重的气氛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抒发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表现西湖早春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描绘登楼所见的美好景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羌笛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表达词人的爱国热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酒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传达诗人轻松愉悦的感受,对农家生活的喜爱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解读与欣赏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解读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d4e98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9.png)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解读与欣赏现代诗歌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一门艺术表达方式,又是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通过对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的解读与欣赏,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与特点,提升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首先,我们来解读《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内容。
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与传统诗歌相比,现代诗歌形式更加自由,内容更加多元。
它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韵律和格律,而是更加关注思想表达和感情抒发。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现代诗歌作品,涵盖了各个主题和风格,如《夜雨寄北》、《沁园春·长沙》等。
接下来,我们对其中的现代诗歌进行欣赏与评析。
在《夜雨寄北》这首现代诗中,诗人通过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对家乡的无尽思绪。
"夜雨寄北"四个字,简单却富有深意,诗人通过这四个字将自己的思绪与雨水寄托在了遥远的北方。
诗人用"北"这个方位象征着远方,以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而《沁园春·长沙》这首现代诗,则展现了诗人对长沙的热爱与向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一开篇的咏史情节,使人们想到了辛亥革命时期,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也成为了这一历史转折期的见证者。
诗中通过对长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国家民族复兴的向往之情。
这两首现代诗歌都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它们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押韵方式,但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诗歌内容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感染力。
我们在阅读和欣赏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诗句和意象的思考,逐渐领悟其中深意,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美。
除了以上两首现代诗歌外,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诗歌作品,如《游园不值》、《诗经·国风·郑风·鹊巢》等。
中职古诗词鉴赏
![中职古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1bc61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8.png)
中职古诗词鉴赏
嘿,朋友!你可知道中职阶段的古诗词鉴赏有多妙?
就拿李白那首来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气势,这豪迈,难道不让你心潮澎湃?仿佛那滔滔黄河水就在眼前汹涌奔腾,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力量。
这就像我们在中职求学时,怀揣着梦想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再看看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描绘出一幅雄浑辽阔的边疆风光。
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那广袤无垠的沙漠?就好像我们在中职生活中,有时也会面对广阔未知的未来,充满期待又有些许迷茫。
还有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种细腻的情感,那种内心的愁苦,是不是让你感同身受?这多像我们在中职偶尔遭遇挫折时的心情,失落又无助。
在中职的古诗词鉴赏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理想抱负,都在诗词中一一展现。
我们在诗词的世界里遨游,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吗?
朋友,我觉得中职古诗词鉴赏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通向古代文化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用心去品味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升华。
在韵律的激荡中感悟诗人奔放的情感-中职语文五首爱情诗歌意象赏析
![在韵律的激荡中感悟诗人奔放的情感-中职语文五首爱情诗歌意象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b3861d02020740be1e9bab.png)
神州教育钟州在韵律的激荡中感悟诗人奔放的情感—中职语文五首爱情诗歌意象赏析孙玉明辽宁朝阳县职业中专摘要:诗歌是情感的奔泻,诗歌语言是对意象的深层次抒 发。
本文试通过对中职语文教材中五首爱情诗歌意象的赏析,感悟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汲取人类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承 中的精华,完成语文学科倡导健康、高尚情感的使命。
关键词:爱情诗;情感奔泻;意象赏析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 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作为 爱情诗的意象必然是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爱情的优秀诗篇,本文仅就 《我愿意是急流》、《鹊桥仙》、《雨霖铃》、《一剪梅》、《致橡树》等五首爱情诗歌,从不同的侧面赏析它们的意象。
《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为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尤丽 亚的倾诉,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边的荒林”、是“山 岩上的废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鱼”、“小 鸟”、“常春藤”、“炉火”般的爱人能活得很快乐幸福,而且在 诗节的末尾,为衬托已成长为“珊瑚似的夕阳”的爱人的辉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诗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设 计得非同寻常的破败、贫瘠、荒凉,可是正是这样的意象却收 到了比华美、富饶的意象更能打动人心的效果,这样的甘于奉 献、牺牲,让哪一个怀春的女子不为之所动?这样的情感意象 表达不光感动了尤丽亚,其实也感动了所有读这首诗的人。
《鹊桥仙》是一首以牵牛与织女为题材的作品,“纤 云”“飞星”这两个物象在词作者眼里一开始就具有人情味儿,纤云弄巧为的是展示织女织造云锦的巧手,飞星也为传递他们 的离愁别恨而飞驰长空。
接下来的相会场面更是惊心动魄“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 之夜,在盈盈的银河之畔相会了。
“金风玉露”代表冰清玉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尚纯洁的爱情自然胜过人间无数。
“柔情似 水”,那如水一般斩割不断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 相聚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好把心头的相思愁绪化作一掬清泪 洒在这迢迢银河里。
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爱情诗歌的意象赏析
![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爱情诗歌的意象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20200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b.png)
中专语文教材中几首爱情诗歌的意象赏析
李兴举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本文试通过对中专教材中的五首爱情诗歌意象的赏析,汲取人类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承中的精华,抵御社会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完成语文学科倡导健康、高尚情感的使命.
【总页数】1页(P87-87)
【作者】李兴举
【作者单位】辽宁朝阳县职业中专,辽宁,朝阳,1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 [J], 李菡
2.摄人心魄的月亮——从几首英汉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谈起 [J], 张静文
3.在韵律的激荡中感悟诗人奔放的情感r——中职语文五首爱情诗歌意象赏析 [J], 孙玉明
4.古代诗歌赏析中的意象浅析——以王维《辋川集》中的意象为例 [J], 周兆梅
5.赏析高中课本中爱情诗歌的意象 [J], 李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语文课内诗歌简析
![高中语文课内诗歌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c84ab683d049649a665808.png)
1.重章复唱
2.赋
慷慨激昂
《静女》
描写了青年男子与心爱姑娘的一次约会
意象:彤管、荑
形象:刻画了一个活泼、美丽、调皮的女孩
1.赋
朴实
《离骚》
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不愿同流合污以及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忧国忧民、不愿同流合污、追求美政、虽九死犹未悔的诗人形象
1.比喻:蕙薌、揽茝、众女、蛾眉、绳墨、芰荷、芙蓉
3.反衬: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4.奠定基调:枫叶荻花秋瑟瑟(烘托悲伤气氛);
5.侧面烘托:主人忘归客不发(烘托琴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余音);江州司马青衫湿(琴技)
如泣如诉,凄楚动人
《山居秋暝》
反映了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明月、清泉、浣女、渔舟
1.情景交融:明月松间照……莲动下渔舟。
亡国之思
小楼、明月、江水、春花
1.虚实结合(回忆为虚、眼前所见为实)
2.开篇设问,引起深思;
3.对比:雕栏玉砌犹在……朱颜改,
4.比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借景抒情
凄楚忧愤
《雨霖铃》
送别之词
寒蝉、长亭、兰舟、杨柳岸、晓风、残月
1.过渡自然:念……
2.融情于景:杨柳岸,晓风残月(心残而月残)
3.虚实结合:分别时为实,想象离别后情景为虚。
2.烘托(写马实为写人)
3.反问:性命安可怀?
何言子与妻?
明朗、轻快、昂扬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略)
1.以虚衬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2.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对此欲倒东南倾。
2020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部分——意象
![2020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部分——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1fbc233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6.png)
2020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部分——意象一、月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表达的对远行朋友的关切、思念和同情之情。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表达了词人的豪放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
二、西风1、《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写出了那种衰败、落寞的景色,表现了作者游子思归的情感。
三、夕阳(落日)1、《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达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
2、《渔家傲▪秋思》:长烟落日孤城闭。
渲染边地荒凉、肃杀的氛围,表现了守边将士孤独难耐的悲凉之情。
3、《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以及精细之情,暗含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四、杜鹃(子规)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点名了暮春特定的节令,渲染了伤感的气氛,象征着漂泊之感和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友人深切关心之情。
五、雁1、《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之情。
2、《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反衬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
3、《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表达了诗人的飘零之感,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愤懑不平之情。
六、莺、燕1、《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出了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之景,展现出早春的一派生机与活力。
七、落花(落红、残红)1、《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担心国家命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2、《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表明了有情人情意深重,离别时难舍难分。
八、菊1、《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的基 本 结构 单位 . 如“ 落 花” 、 “ 流 水” 、 “ 莲花” 、 “ 荷花” 、 “ 春” 、 “ 暮” 、 “ 雨” 、 “ 风” 等等 具 有特 定含 义的 意 象。 从语 言 学 的 角度 讲 , 它们 是 些表 象性 的词 语 ; 从 心 理 学 的 角度 讲 , 它们是 使 用共 同语 言 的 人 类在 共 同感 情 和 深层 意 识 中的 长期 沉 淀 ; 从 美 学 角度 讲 , 它们 是 一 些 具有 相 当稳 定性 的独 立 的 艺术符 号 系统 : 从 文 艺学 的 角度 讲, 我 们 就把 它 叫作 诗歌 意 象 。 诗歌 的 美学 意 象与 文化 整 合 , 二 者是 密不 可 分 的统 一 体 . 具 体 表 现 为诗 中有 画 的 意 象 美、 意 象并 置 的立 体 美 、 意 象组 合 的 音 乐 美、 意 象的 简 省 美 、 意 象的 复 叠 美 、 意 象的 喻 象 美 、 意 象 的含 蓄 美、 意 象 的朦 胧 美、 意 象 的新 鲜 美等 。 二、 中专 语 文教 材 中几首 诗 歌 的意 象 赏析 中专语 文教 材 中的优 秀诗 歌 数不 胜 数 ,在 此 我 对如 下的 几
语 文教 材 中诗 歌 意 象 的研 究赏 析是 我 们 每 位 老 师不 可推 卸 的任 务。 何 为意 象 意象, 是 诗 歌 艺术 最重要 的组 成部 分之 一 。在 我 国的 古典 诗 词 中意 象是 一 个独 特 的概 念 . 通 常指 创 造 主体 通过 艺 术构 思所 创 作 的饱 含主 体 思 想的 艺术 形 象。 在 一般 的 诗歌 中存在 着一 些共 同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1 1 月 上旬 刊
教改 ・ 教 研
中专语 文教材 中几首诗歌 的意象赏析
梁义 勇
( 大连 市建设 学校 辽宁 大连 1 1 6 0 3 1 )
【 摘要】 意 象是 中 国古典 诗词 的基本 构 成成 分 和基 本特 征 , 它是 诗歌 的 构成 符号 , 意 象在 诗歌 中意义 非凡 , 意 象 的 赏析更 是诗 歌 赏
析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 文 通过 对 中专 语 文教 材 中几首 诗歌 的 意 象 赏析 , 来 体味 诗歌 的 美 , 感受 审 美情 感 的熏 陶 , 感悟 诗歌 中所 蕴含 的 思 想感 情 , 从 而汲取 中国诗 歌 的精 华 , 继承 中华 民族几 千年 来优 秀的文 化 结晶 。
分丰 富 . 有“ 空 山、 新 雨、 明月 、 松、 清泉、 石、 竹、 浣女 、 莲、 渔舟” , 这 些意 象 为我们 组 成 了一 副 色彩 鲜明 、 动静 结 合 的意境 图。其 色彩 间杂 有 “ 青” 松、 “ 白” 泉、 “ 绿” 竹、 “ 红” 莲, 整 首诗 的 意 象显 得 色彩 鲜明. 使 光线 明 暗的 对 比、 画 面的 阴影部 分 的 凸显 更 加和 谐 , 已非 普 通 画 笔难 以调 和 ; 动静 的配 合 : 月影 为静 、 舟 下 为动 ; 音 效 的 运 用: 泉 流石 上 、 女 喧竹 中等 , 亦是绘 画 所不 及 。这 不正 是体 现 了画 中有诗 的意境 之 美 吗?诗 歌 意 象的 绘 画 美如 同现 代 的 电影 , 它 是 种 自成的 特 色。此 诗 所体 现 的“ 意 象组 合 的音 乐 美” 也 毫 不逊 色, 如 中间二联 “ 明 月松 间照 。 清泉 石上 流 。 竹喧 归 浣女 . 莲动 下 渔 舟 。” 中动 词 的使 用 十分 准确 . 充 分体 现 了作 者 的感 情 活动 , 又使 诗 词 的 意 象呈现 出动 态的 美 , 通过 句 中的 节拍 变化 . 打 破 了传 统 的单 一对仗 程 式 。 上联 的 节奏 是 : 二二一, 下联 节奏 又是 : 二 一二 。 两相错 综 , 交叉成 文 , 全诗 也 因此 带有 反 复的 音 乐 美 , 一如 抒 情 的 乐 曲现 象 、 弦律 回荡 。 变化 无 穷 , 营造 了一 种 清 幽 明净 、 纯 洁 美好 的意 境 。 表 达 了诗人 对 山水 的 无 限 的喜 爱 , 对 淳 朴 生 活的 无 限 向
一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1 — 0 0 4 3 — 0 2
之 苦 导致 无 眠 , 诗人 只能在 凄 凉的 月光 下沉吟 ; 尾联 中 , “ 蓬山” 指 蓬 莱仙 境 . 借指 心 爱女 子居 住 的地 方 . 点名 两人 相 隔甚远 , 不能 相
【 关键词 】 诗歌 意 象 赏析 审美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A
诗歌 , 在 我 国被 传 诵 千 年 , 它是 人 类 文 化 的 结 晶 , 是人类 宝 贵 的 文化 遗 产 。在 如今 的 中专 语 文教 材 中有 许 多优 秀的诗 歌 作 品 .优 秀诗 歌 的 学 习无疑是 语 文 学 习不 可或 缺的 一个 重要 板 块 . 诗 歌 对 于学 生的 文 化 知识 学 习、 审 美情 感 的培 养 、 良好人 格 的形 成 等都 具有 不 可 忽视 的作 用 . “ 言不 尽 而意 无 穷” ,认 识 意 象是 学 习诗 歌 的初 级 阶段 , 要 学好诗 歌 必须 先 学 习诗 做 意 象的 赏析 : 1 . 《 山居 秋 暝 》 , 此 诗 是 著 名 诗人 王 维所 作 , 王 维 的诗 被 苏轼
推戴为“ 味 摩 诘 之诗 , 诗 中有 画 ” , 他 的诗 所表 现 出的 绘 画 美是 画
笔 难 以描 绘 的 。 《 山居 秋 暝 》 中 两联 描 绘 了 山间秋 雨后 的 晚景 , 意 象 组 合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