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石榴 鹤群 同步练习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鹤群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奇崛.()犀.利()丰腴.()引háng()叫xião()
2.释词:(4分)
⑴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的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

忍俊不禁:
⑵然而无济无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无济于事:
⑶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无可言喻:
⑷战斗继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
3.《石榴》一文作者,现代著名、、。

某某某某人。

《鹤群》作者,日本小说家、评论家。

(3分)
4.“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

”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5.作者说石榴是“夏天的心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妩媚娇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⑵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精致精细)地插上
了花?
⑶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轻捷轻快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

⑷空气()(清新清洁清澈)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队形。

7.作者笔下的鹤群有怎样的特点?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这些特点?(3分)
8.下边的病句是从近年来的书报上摘录的,请加以修改。

(3分)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第二部分:
(一)
〖甲〗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

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这种景观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飏;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自得,美观绮丽,美不可言。

〖乙〗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

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

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苍鹰不知何时已湮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9.乙段文字描写的重点为什么不在鹰的猛而在鹤的勇?(3分)
10.指出甲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

(4分)
句子:
作用:
11.甲中鹤群飞舞的特点是什么?(3分)
12.乙中鹤群飞舞的特点是什么?(3分)
13.这两个语段都用了比喻手法,分别找出来,简要说明运用这些比喻的好处。

(4分)
甲段:比喻句:
作用:
乙段:比喻句:
作用:
(二)
云雀
贾平凹
小小的时候,我眼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便不敢忘去;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垂暮年了,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我们的隔壁,是住着一位老头的。

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

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

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打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颤儿了。

时间一长,那云雀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便给他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

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它唱得太疲劳了。

”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

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

我们爬起来,从窗口里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并没有起床呢。

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来。

“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

“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

”我说。

“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
“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
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
“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

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满满地放着一盘黄谷,一盘清水:这使又使我们迷糊了。

“一定是向往着云天吧。


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过,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的。

想,它未被老头捉住之前,它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天便全然是它的;黎明的时候,它一定是飞得像云一样地高,像黑暗宣告着光明。

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了,才这么发疯似地抗议了!我们在笼下捡起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老头笑我们可爱,却终没有放下了它去。

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支忧郁的歌。

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拆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

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稍上,和柳稍一起激动,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

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

老头发觉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疑心被人放走的,大声叫骂。

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云雀飞走了,我们却时时恋念着它,当看着那笼里的绿嘴、黄鹂、画眉,就想它这个时候,是在天的哪一角呢?在云的哪一层呢?它该是多么快活,那唱的,再也不是忧郁的歌了,而是凌云之歌,自由之歌,生命之歌了啊!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突然,我们在那棵柳树上,却发现了它。

它样子很淡薄,似乎比以前消瘦了,也疲倦多了;在风里,斜了翅膀,上下怯怯地飞。

我们惊喜地呼唤它,但立即就赶走了它,怕那老头发现了,又要捉它回去。

但是,就在第四天的早上,我们刚刚醒来,突然就又听到了云雀的叫声。

赶忙跑出门,看那柳树,柳树上没有它。

老头却在大声地喊叫我们了:
“啊,云雀,还是我的那个云雀!”
我们看时,老头正提着那个鸟笼。

笼门已经重新封了,云雀果然就在里边,一声一声地叫。

这使我们大惊失色,责问他怎么又捉了它,老头说:
“哪里!是它飞回来的;这鸟笼一直在那里空着,它就飞回来了呢。


“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说。

“怎么不可能呢?”老头说,笑得更得意了,“”
我们走近去,云雀呆在那里,急急地吃着那谷子,喝着那清水,好像它一直在饿着,在渴着,末了,就静静地卧下来,闭上了眼睛,作着一种疲乏后的休息。

我们默默地看着它,这只美丽的云雀,再没有说出话来。

14.云雀善于鸣叫,开始时叫声像“唱歌一样”;嗓子哑了以后,孩子们觉得它唱的是一支忧郁的歌;云雀被放走后,孩子们想像云雀唱的是“凌云之歌,自由之歌,生命之歌”;云雀自己回来后,又“一声一声地叫”。

作者却没有说这时的歌是什么歌。

你说说这时云雀的歌该是
什么歌呢?(3分)
15.文章中三次写到“水”和“谷”,请找出在什么地方写的,并选其中一次说明其作用。

(4分)
16.文章中间划横线的句子是对云雀外形的描写,也是惟一的一处云雀外形描写。

文章重点要写的是云雀的声音,这里对外形进行描写,作用是什么?(3分)
17.文中的空白处原来有老头说的话,编入试题时删掉了。

你认为在这里老头说的话应该起什么作用?请把你认为老头应该说的话写在下面。

(4分)
18.请分析本文写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点即可)(3分)
19.如果把这篇文的题目改动一下,在现在的“云雀”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你觉得最合适的词语应该是什么?(3分)
20.概括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并谈谈这件事给你的启发。

(4分)
(三)
智慧鸟
人夏以来的清晨,我总是习惯于在鸟的啁啾声中睁开惺忪的双眼,忙三火四地穿衣,刷牙,洗脸,狼吞虎咽地食菜吃饭,机械地从车棚里取出自行车,不假思索地加入车水马龙的行列,像一个小陀螺一样,被生活的鞭子不停地抽打着。

周日的早晨,我从一个沉重而有些迷离的噩梦中醒来,在悦耳的鸟语声中伸了伸懒腰。

走进阳台,一阵有些凉意的风透过纱窗的缝隙款款拂来。

窗外是一个宁静的世界。

晨露未唏的花草与枝叶扶疏的树木相互衬托,绿色的草坪与纵横交错的曲径相连,勾勒出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

一阵阵持续不断的鸟语远远传来,循声望去,三五成群的小鸟在追逐着什么,寻觅着什么。

一时间,它们不约而同地停留在一棵树上。

树对小
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栖身之地,但它们似乎并不满足,它们从树上飞到线上、高压线上,甚至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向人类居住的阳台拓展。

望着它们被欲望之绳牵动而忙碌奔波的身影,我有宅,是否有时髦的歌舞餐厅,是否有高档的名牌商店,它们是否有贫和富的区别或名利场的诱惑。

我没有捕鸟的经历和体验,但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许多作家的作品里,从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意的交谈中得知,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铒,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胡思乱想之际,我发现有一只鸟很安静地伫立在树枝头的顶端,面对种种扑朔迷离的诱惑,仿佛是在闭目养神,或者是在打坐,是那么样的与众不同。

随着秒针的嘀嗒声,曲径上开始有晨练的人在散步。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挽着一位童颜鹤发的老头在缓缓而行,他们的脚步虽轻,却使有的小鸟如临大敌,惶惶不安。

倏然,有出租车的行驶声远远传来,有骑自行车的人每每走过,在车轮交错或碾压声中,惟有那只小鸟像施了定身法一样,一动不动,我找了一个小螺丝向树上掷去,那小鸟瞧了有些摇晃的树枝却安之若素。

我有些惊诧。

它肯定是一只智慧鸟,我想。

2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22.通篇采用了怎样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
23.开篇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分)
24.第③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

(3分)
25.文中三五成群的小鸟在追逐着什么,寻觅着什么?(3分)
26.小鸟已经有了栖身之地,为什么还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向人类居住的阳台拓展?(3分)27.如何理解“人为财死,鸟为食亡”?(3分)
28.倒数第②自然段描写了什么情景?(3分)
29.结尾一句采用的是句式。

(3分)30.阅读此文有什么感想?(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