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阅读题训练复习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南极的除夕
刚刚建成的长城站,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它在乔治岛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除夕之夜,我们在这里和专程从祖国赶来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代表团欢聚。
祖国的关怀,人民的祝
贺,家人的慰问,给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考察队员带来无限温暖。
在频频的祝酒声中,我们的“头儿”——南极考察队队长慢慢站起来,回忆起那建站的日日夜夜。
随着
他的话语,我仿佛又置身于紧张的现场中……
在刺骨的寒风、冰冷的海水中,我们仅仅用5天时间就建成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
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
建站的地基刚挖开,渗出的地下水却很快就把坑填满了,必须迅速将水排出,才能灌进水泥。
队员们
用罐头桶一桶一桶地淘水。
腰酸了,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
我们经过连续不断的努力,终于战
胜了地下水。
风、雪、雨横行无忌地袭来,54名南极洲考察队员的手都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可谁也没有哼过一声。
共同的理想使我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正是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
“今天,我们亲手建立的长城站终于屹立在南极的土地上了。
回顾建站期间,同志们付出的艰苦劳动,
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由衷地感谢!”队长的话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只见他含着热泪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
躬。
队长的声音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也流泪了,队员们更是泣不成声。
难以想象的艰苦、劳累和胜利
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真是百感交集!我们这些在充满危险的航行中,在艰难困苦的劳动中没有掉过一滴眼
泪的硬汉,此时却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
我走出餐厅,在风雪中面向北方,遥望祖国,心潮澎湃。
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纵然远隔重洋,我
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各种感想都交织在一起。
()
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
形容极度悲伤。
()
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
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
2.除夕之夜,乔治岛上哪些人欢聚在一起?为什么考察队员们感到无限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概括的语言写出在艰苦的建站过程中,考察队员们都做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最后一段话表达了考察队员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藏戏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风光
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八达岭游玩,我()了向往已久的长城风光。
来到长城脚下,我们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长城上。
仔细看城墙,足有十几米
高,每隔不远处就有一个垛口,站在垛口处可以看清楚长城周围的一切。
城墙很宽很厚,如此坚固,真是
古代北方的屏障啊!
从垛口处俯视长城的下面,一条小河随着山势越过大小岩石淙淙流过,水流清澈,水势徐缓。
小河两
旁树木茂盛,到处是竞相开放的野花和丛生的杂草。
我抚摸着城墙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禁想到这样高大的山这样崎岖的路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青砖运上来的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
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转过身来看长城,最醒目的是烽火台。
我在书本里常常看到这个古代战争的“报警器”,这次我终于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只见它高高耸立,呈小山形状,只是顶是平的。
前面是一条通道,左边有个石梯直通上边。
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年代,()了狂风暴雨的侵蚀,但是整个外形依然可见。
陡然间,我仿佛看到了烽
火熊熊燃起,侵略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
站在长城上,望着这一切,我浮想联翩。
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
1.选择填空。
(1)文中的括号处分别应填入的词语是()和()。
A.饱含B.饱受C.饱览D.饱满
(2)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的正确标点是()。
A.,:。
?,!B.,:,,。
,。
C.,,,,。
?,!D.,:,,,?、!
(3)对文中画“”的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长城修得很长,很壮观。
B.说明长城是宏伟的。
C.表明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4)这篇短文的观察顺序是()。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C.从头到尾D.从尾到头
2.用“_____”画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联想的句子。
3.用“/”把第三自然段分为三层,并写出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说“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写出被省略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孔雀寨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过安定幸福的生活
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
绿孔雀说完,就展趐向远处飞去。
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
前跑。
跑啊,跑啊,历尽艰难困苦,终于到了橄榄坝。
但是,那里到处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
去,毒蛇缠在树干上吐着芯子。
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了下来,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耸立着;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
芒果、木瓜、荔枝、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成群的
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取名叫“绿孔雀寨”。
1.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的竹楼___________的树林___________的果实
___________的稻田___________的牲畜___________的果树
2.根据下面给出的段意,用“‖”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流浪,想过安定的生活。
第二段:绿孔雀带领人们来到荒凉的橄榄坝,有人说绿孔雀骗人。
第三段:坚强的人用双手建设橄榄坝,让那里渐渐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段:后来寨子就叫绿孔雀寨。
3.短文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橄榄坝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到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
蔚
蓝的天空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的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在山脚下,是连绵不断
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
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
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画“√”。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酷热——() 特别——()
3.从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并填空。
(1)第一句把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
(2)第二句把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马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
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6.找出文中与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______”画出来。
8.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