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乡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农村小学高年级“乡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谢翠勇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01期
【摘要】
当下,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质量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常常感到没有内容可以写,也不知道如何写,于是为了应对老师就胡编乱造,脱离主题,造就了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整篇文章犹如“流水账”,内容乏味无趣的现象。
所以,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好学生处在农村这个大环境的有利条件,采取恰当的“乡土作文”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乡土文化中的人和有趣的事等,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乡土作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写作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篇好文章需要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
但是,现在一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内容空泛,不真实,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也同样出现此类问题,学生们身处农村这个得天独厚的有利环境中,“乡土作文”却写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找到作文内容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没有充分发掘作文内容与乡土文化有关的素材,导致作文内容单一。
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留心观察生活中与乡土文化有关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乡土作文”的写作能力。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乡土作文”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生活单调,眼界狭窄
农村小学生,生活比较单调,没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是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后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不能接触到更多的活动,而且农村可以提供学生娱乐学习的地方也比较少,比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馆等。
另外,父母也有一定的原因,在农村,父母文化知识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开阔孩子眼界没有很高的意识,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本上知识就行了,对于课外阅读书籍也不重视,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籍,因此,孩子读的书比较少,知识也不够丰富。
大多数的父母比较忙,对孩子的管理相对宽松,也不会带孩子出去旅游,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