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包潮湿原因分析及控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杂志 , 2006, 41( 12): 1124~ 112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姜秋 江. 护 理职 业风 险 的相 关因 素 分析 与 管理 对策
[ 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2): 52~ 53. (收稿日 期: 2007- 05- 11)
消毒包潮湿原因分析及控制
古超
(江西省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参考文献:
[ 1] 许乐, 张晓春. 脉动真空压力 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与 对策 [ J]. 中 华医 院 感染 学杂 志, 2005, 15 ( 1): 536 ~
53 8. [ 2] 李瑞瑜, 史登锋. 医院供应管 理手册 [M ]. 太原: 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91. [ 3] 中华人民 共和国 卫生部. 消毒 技术规 范 [ M ]. 北京: 卫
1 湿包的鉴别
根据卫生部 5消毒技术规范 6要求, 经灭菌后的物品包布 干燥, 含水量不得超过 3% (手感 干燥, 如潮湿 则不作 为无菌 包使用 ), 通常采用手触摸的方式, 灭菌包外部潮湿 手感很容 易发现, 但内部的潮 湿要在 开包 后才能 发现, 另 外还可 以用 称重法来判断, 但这方法很不切实际, 一般不用。
高素质、高水平的护 理队伍, 能 承担 全市急 救任 务及重 大公 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 救助, 急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4年来 患者满意度均 达 90% 以 上; 取得 较好 的社 会效 益和 经 济效 益。同时, 我们也充分 认识到, 只 有坚持不断丰富培 训内容, 更新急救观念, 才能 适应迅 速多 变的急 诊服 务要求 , 满 足社 会的需求。
26灭菌前消毒柜没有预热导致排气管内原有的冷凝水31灭菌前物品的正确准备消毒灭菌是一个周密而复杂32物品的合理装裁分批分类消毒布类包置于上层金33消毒时湿包的控制加强消毒员的技术规范管理
5期
古 超 消毒包潮湿原因分析及控制
次生命, 抢救成功率由 80% 提高到 86% 。 经过 4年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 的培训及管理, 造就了一支
中图分类号: R 47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号: 1001- 5779( 2007) 05- 0795- 01
随着我院医技的 提高和医学规模的迅 猛发展, 我供应室 越来越适应不了临床需要, 现有的产包、手术 包周转不 灵, 大 量的无菌物 品都 急 需现 消现 用, 即 须免 除 消毒 包烘 干 的过 程, 这对供应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 院使用的是 山东新华 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 0. 36预真空灭菌 器, 其容 量小, 而待消 毒物品多, 这一矛盾 日益尖 锐, 因此 近来湿 包的 频率不 断增 高, 为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消毒供应质 量, 提 高消毒时 效, 我 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 学习研究, 并从实 践中反复摸 索总结经 验, 不断改进, 取得了令人满意 的成效, 现予总结。
3 湿包的控制方法
3. 1 灭菌前物品的正确准备 消毒灭 菌是一个周 密而复杂 的过程, 需要各科室的 密切配 合 [ 2] , 因此应 向各 科进行 有关
消毒知识的宣 教, 讲 解物品 的包 装规格 和要 求, 正确 体积为 30㎝ @ 30㎝ @ 50㎝, 布包 重量为 5㎏, 器械 包为 7 ㎏ [ 3], 加 强对临床各科 人员的打 包技 能培 训, 做 到松 紧适 宜, 规范操 作, 保证物品在灭菌 前达到 包装 要求, 有效 地提 高工 作质量 和工作效果, 避免了 不必要 的人 力物力 和时 间的 浪费, 这是 控制湿包的最 基本保证。 3. 2 物品的合理装载 分批分类消毒, 布类包置于 上层, 金 属物品包装于 下层, 尽量避 开排 气管道 口处, 或 置不 锈钢弯 盘在出口处接 冷凝水, 保证锅内 装载总 量不超 过 90% , 也不 小于 10% , 最佳效果 在 70% , 上 下各 放一 层, 并且 各类 物品 应垂直 放置, 距柜门 和侧壁 4~ 5㎝, 避免 阻塞气 道, 妨碍蒸 汽的流通。 3. 3 消 毒时湿包的控 制 加强 消毒员 的技 术规 范管理, 严 格遵守各项操 作规程, 操作 中不 断观察 研究 总结, 加 强监督 监测, 认真检查物品 的包装 以及 灭菌器 的性 能, 发现 问题及 时整改, 坚 持 灭 菌 前 充 分 预 热 15 ~ 30m in, 使 内 室 温 度 达 40e 以上, 以排除送气 管道 内的冷 凝水, 这是 控制 湿包 的关 键, 同时延长干燥时间 至 12m in, 严格 控制湿 包的 产生, 保证 灭菌质量。 3. 4 加强事业心和责 任感, 严把 无菌观和质量关, 建立湿包 登记制度, 不断总结经验, 禁止湿包发放, 保证无菌 物品的高 效高质, 杜绝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2 湿包形成的原因分析
2. 1 待消毒物品的 包装过 大过 重不符 合要 求, 有碍于 蒸汽 的穿透及湿气的抽出 。 2. 2 物品的装载和卸 物时, 上下 左右没有间隔一定 的距离, 造成包内潮气难以脱 离包体。 2. 3 物品装放在靠 近柜门 及四 壁或上 层近 排气口 处, 冷热 空气相遇, 即形成冷凝水 [ 1] 。 2. 4 锅内装载量过大, 超过 90% , 致 使包内 蒸汽 流通不 畅, 不能彻底地抽去湿气 使其干燥。 2. 5 金属物品装于上层, 冷凝水滴湿下面的手术包。 2. 6 灭菌前消毒柜 没有预 热, 导致 排气管 内原 有的冷 凝水 倒流至柜内包上。
参考文献:
[ 1] 桑 茂枝, 谢 宝蝉. 急 诊科 护 士 应 具备 的 素 质 与对 策
[ J]. 当代护士, 2007, 3( 3): 21~ 22. [ 2] 周秀华. 急诊医疗体系 [ J]. 急救护 理学, 2001, 3 ( 1):
2~ 4. [ 3] 王巍. 新 护士岗 前规 范化 培训方 法的 探讨 [ J]. 中华
生部卫生 法制与监督司编印, 2002. (收稿日 期: 2007- 08- 30)
) 795 )
[ 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2): 52~ 53. (收稿日 期: 2007- 05- 11)
消毒包潮湿原因分析及控制
古超
(江西省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参考文献:
[ 1] 许乐, 张晓春. 脉动真空压力 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与 对策 [ J]. 中 华医 院 感染 学杂 志, 2005, 15 ( 1): 536 ~
53 8. [ 2] 李瑞瑜, 史登锋. 医院供应管 理手册 [M ]. 太原: 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91. [ 3] 中华人民 共和国 卫生部. 消毒 技术规 范 [ M ]. 北京: 卫
1 湿包的鉴别
根据卫生部 5消毒技术规范 6要求, 经灭菌后的物品包布 干燥, 含水量不得超过 3% (手感 干燥, 如潮湿 则不作 为无菌 包使用 ), 通常采用手触摸的方式, 灭菌包外部潮湿 手感很容 易发现, 但内部的潮 湿要在 开包 后才能 发现, 另 外还可 以用 称重法来判断, 但这方法很不切实际, 一般不用。
高素质、高水平的护 理队伍, 能 承担 全市急 救任 务及重 大公 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 救助, 急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4年来 患者满意度均 达 90% 以 上; 取得 较好 的社 会效 益和 经 济效 益。同时, 我们也充分 认识到, 只 有坚持不断丰富培 训内容, 更新急救观念, 才能 适应迅 速多 变的急 诊服 务要求 , 满 足社 会的需求。
26灭菌前消毒柜没有预热导致排气管内原有的冷凝水31灭菌前物品的正确准备消毒灭菌是一个周密而复杂32物品的合理装裁分批分类消毒布类包置于上层金33消毒时湿包的控制加强消毒员的技术规范管理
5期
古 超 消毒包潮湿原因分析及控制
次生命, 抢救成功率由 80% 提高到 86% 。 经过 4年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 的培训及管理, 造就了一支
中图分类号: R 47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号: 1001- 5779( 2007) 05- 0795- 01
随着我院医技的 提高和医学规模的迅 猛发展, 我供应室 越来越适应不了临床需要, 现有的产包、手术 包周转不 灵, 大 量的无菌物 品都 急 需现 消现 用, 即 须免 除 消毒 包烘 干 的过 程, 这对供应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 院使用的是 山东新华 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 0. 36预真空灭菌 器, 其容 量小, 而待消 毒物品多, 这一矛盾 日益尖 锐, 因此 近来湿 包的 频率不 断增 高, 为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消毒供应质 量, 提 高消毒时 效, 我 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 学习研究, 并从实 践中反复摸 索总结经 验, 不断改进, 取得了令人满意 的成效, 现予总结。
3 湿包的控制方法
3. 1 灭菌前物品的正确准备 消毒灭 菌是一个周 密而复杂 的过程, 需要各科室的 密切配 合 [ 2] , 因此应 向各 科进行 有关
消毒知识的宣 教, 讲 解物品 的包 装规格 和要 求, 正确 体积为 30㎝ @ 30㎝ @ 50㎝, 布包 重量为 5㎏, 器械 包为 7 ㎏ [ 3], 加 强对临床各科 人员的打 包技 能培 训, 做 到松 紧适 宜, 规范操 作, 保证物品在灭菌 前达到 包装 要求, 有效 地提 高工 作质量 和工作效果, 避免了 不必要 的人 力物力 和时 间的 浪费, 这是 控制湿包的最 基本保证。 3. 2 物品的合理装载 分批分类消毒, 布类包置于 上层, 金 属物品包装于 下层, 尽量避 开排 气管道 口处, 或 置不 锈钢弯 盘在出口处接 冷凝水, 保证锅内 装载总 量不超 过 90% , 也不 小于 10% , 最佳效果 在 70% , 上 下各 放一 层, 并且 各类 物品 应垂直 放置, 距柜门 和侧壁 4~ 5㎝, 避免 阻塞气 道, 妨碍蒸 汽的流通。 3. 3 消 毒时湿包的控 制 加强 消毒员 的技 术规 范管理, 严 格遵守各项操 作规程, 操作 中不 断观察 研究 总结, 加 强监督 监测, 认真检查物品 的包装 以及 灭菌器 的性 能, 发现 问题及 时整改, 坚 持 灭 菌 前 充 分 预 热 15 ~ 30m in, 使 内 室 温 度 达 40e 以上, 以排除送气 管道 内的冷 凝水, 这是 控制 湿包 的关 键, 同时延长干燥时间 至 12m in, 严格 控制湿 包的 产生, 保证 灭菌质量。 3. 4 加强事业心和责 任感, 严把 无菌观和质量关, 建立湿包 登记制度, 不断总结经验, 禁止湿包发放, 保证无菌 物品的高 效高质, 杜绝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2 湿包形成的原因分析
2. 1 待消毒物品的 包装过 大过 重不符 合要 求, 有碍于 蒸汽 的穿透及湿气的抽出 。 2. 2 物品的装载和卸 物时, 上下 左右没有间隔一定 的距离, 造成包内潮气难以脱 离包体。 2. 3 物品装放在靠 近柜门 及四 壁或上 层近 排气口 处, 冷热 空气相遇, 即形成冷凝水 [ 1] 。 2. 4 锅内装载量过大, 超过 90% , 致 使包内 蒸汽 流通不 畅, 不能彻底地抽去湿气 使其干燥。 2. 5 金属物品装于上层, 冷凝水滴湿下面的手术包。 2. 6 灭菌前消毒柜 没有预 热, 导致 排气管 内原 有的冷 凝水 倒流至柜内包上。
参考文献:
[ 1] 桑 茂枝, 谢 宝蝉. 急 诊科 护 士 应 具备 的 素 质 与对 策
[ J]. 当代护士, 2007, 3( 3): 21~ 22. [ 2] 周秀华. 急诊医疗体系 [ J]. 急救护 理学, 2001, 3 ( 1):
2~ 4. [ 3] 王巍. 新 护士岗 前规 范化 培训方 法的 探讨 [ J]. 中华
生部卫生 法制与监督司编印, 2002. (收稿日 期: 2007- 08- 30)
) 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