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调整我国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劳动报酬过低,使企业热衷于依托低成本优势
但是,这种做法也遇 到 了 企 业 的 抵 制 和 政 策 操 作 上
消费需求的增长,内需难以提高,阻碍了我国经济结

当前的情况也正是这样.据«国企的边界»一文的介
高与不提高的“两 难 困 境”. 一 方 面,维 持 当 前 资 本
和劳动在初次分配 中 的 格 局 不 利 于 经 济 长 期 发 展.
劳动报酬过低已经 成 为 社 会 众 矢 之 的,不 调 整 难 以
向民众交待.劳动 报 酬 过 低 造 成 居 民 收 入 增报酬比重的政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平均 贡 献 达 到 了 42
5% ,劳 动 的
— 56 —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确存在资本侵占劳
动的现象,我们必须改革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
«经济学动态»
2011 年第 2 期
酬的比重,但是从政策操作层面看,存在着如何调整
提高.
的困境.
初次分配发生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自主决定,劳
06CJY010)的阶段性成果.
— 55 —
的“代工”,不愿意 进 行 技 术 创 新 和 提 高 自 主 创 新 能
力,也阻碍了我 国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 转 变. 劳 动 报 酬
过低,资本回报过高,使随着资本积累越来越多的财
富向资本集中,普通劳动者相对收入越来越低,贫富
差距拉大,陷入“资本积累陷阱”,埋下了社会不安定
«经济学动态»
2011 年第 2 期
人力资本 :调整我国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

焦斌龙
内容提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在决策层面临的“两 难 困 境”和 政 策 工 具 选 择 的 困
境,促使我们寻找一条实现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多方 共 赢 路 径.人 力 资 本 回 报 低 是 我 国 初
进行.但初次分配遵循市场规律并不等于政府不能
关系问题的新视角.
够调控初次分配.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按

劳动者人 力 资 本 回 报 不 足 正 是 我 国 初 次 收
入分配不公平的 关 键 症 结. 在 前 文 的 分 析 中,我 们
将会扭曲价格,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有政府过度
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是政府按照所
近年来,初次分 配 中 资 本 和 劳 动 所 得 比 重 成 为
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据 测 算,
1995-2006 年,劳 动 者
收入 在 初 次 分 配 中 的 比 重 从 59.
1% 下 降 到 了
47
31% ,资本收入 份 额 则 上 升 11.
79 个 百 分 点 (白
重恩、钱震杰,
次分配矛盾的症结,人力资本的不可替代性和其在企业中的地位 大 大 提 高 了 工 资 集 体 协 商 制 度 中
职工的谈判力,为实现资本和劳动长期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发 展 方 式 转 变,我 们 应 该 将 提 高 人 力 资
本回报作为调整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人力资本 初次分配 劳动者报酬比重
是对当前我国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是否得到了公平的
入的变动幅 度 对 比 来 看,
1995~2006 年,资 本 对 我
补偿,当前劳动报酬 低 是 否 是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的 必 然
现象,是否存在资本 吞 噬 劳 动 成 果 现 象 等 问 题 的 回
答.如果劳动报酬 是 公 平 合 理 的,并 不 存 在 资 本 侵
平均贡 献 为 11
6%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平 均 贡 献 为
45
9% .劳动的贡献 相 对 来 讲 较 低,资 本 是 改 革 开
放以 来 经 济 增 长 的 主 要 动 力. 从 变 化 趋 势 来 看,
1995 年以来劳 动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度 基 本 呈 现 出
府进行调控,收入政 策 从 来 就 是 任 何 国 家 政 府 宏 观
调控的一个重要 手 段. 因 此,政 府 干 预 初 次 分 配 是
其职责所在,并不存在侵害市场之嫌.
令”,这些企业置若罔闻.
总之,我国近几年的现实性情况是“国进民退”,
而不是吴文中所说 的“国 退 民 进”,即 使 在 某 些 领 域
出现“国退民进”现 象,也 不 是 国 民 收 入 分 配 不 公 的
主要原因,更不是“根源”.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责任编辑:钟培华)
∗ 本文为国家社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当 前 人 力 资 本 的 作 用 与 我 国 部 分 社 会 成 员 收 入 差 距 关 系 扩 大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格局发生了变化.1995~2006 年,生 产 税 净 额 在 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变化不大,仅有轻微上涨,劳动收入
份额却从 59
1% 逐 年 下 降 到 47
31% ,资 本 收 入 份
额则 相 反 上 升 了 11
79 个 百 分 点(白 重 恩、钱 震 杰,
2009).劳动份额的下降,基本同时转化为资本份额
有制性质确定的,这 一 分 配 制 度 在 微 观 层 面 就 是 要
通过初次分配来实现.即使要素贡献与要素收入对
等,但只要这种初次 分 配 结 果 造 成 了 社 会 的 收 入 差
距过大,政府必须进行调控,改变初次分配格局.更
何况我国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劳动者的报酬远远低于
其贡献.另一方面,客 观 上 存 在 的 市 场 失 灵 要 求 政
特别是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领域,竟有 80 多家央企涉
绍,特别是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参见邢少文,«南风
窗»,
2010 年第 25 期),近 几 年 来,以 央 企 为 代 表 的
国有企业,不但对中 央 指 示 的 退 出 某 些 竞 争 性 行 业
停滞不前,而 且 在 其 他 领 域 反 有 扩 大 之 虞,出 现 了
下降的 11
8 个百分点中,

3 个 百 分 点 属 于 劳 动 贡
激励各种经济要 素 作 用 的 发 挥. 因 此,过 程 公 平 应
该是主导初次分配的主导性原则.
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各要素回报来看.1978
~1995 年 之 间 我 国 初 次 分 配 中 劳 动 报 酬、资 本 收
入、生产税净额之间的比 例 变 化 很 小.1995 年 之 后
的上升.这是否正表明了是资本侵占劳动呢? 显然
献下降带来的收 入 下 降,而 6
5 个 百 分 点 则 应 该 是
资本侵占劳动的结果.白重恩等并不认同存在资本
侵占劳动的现象,认 为 造 成 下 降 的 原 因 在 于 结 构 转
型与产业影响,即使如此,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
析方法,结构转型本身就是一个资本主导的排挤、侵
应,既包括简单劳动者的收入,还包括技能型劳动者
密集型产业发展成本,制约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影
的收入.但是,在对要素贡献的分析中,则将简单劳
响我国就业.提高 劳 动 报 酬,还 将 会 降 低 我 国 比 较
优势,造成外资外 流 和 产 业 转 移,影 响 我 国 珠 三 角、
动和技能型劳动等人力资本区别开来.1995~2006
3 个 百 分 点.① 但 是 在 这 段 区 间 内 劳 动 者
报酬 却 直 线 下 降 了 11
8 个 百 分 点.两 者 下 降 幅 度
之差 高 达 6
5 个 百 分 点.固 然 在 工 业 化 过 程 中,资
本的贡献一般要大 于 劳 动 的 贡 献,按 照 过 程 公 平 原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规
“无边界的 扩 张”,以 至 仅 国 务 院 国 资 委 管 理 的 128
家中央企业,其 涉 及 的 主 业 剔 除 重 复 的 也 接 近 300
个;而在 396 个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中,仍 有 约 40% 的 国
有资本分布在一般生产加工、商贸服务及其他行业,
足,这些企业尝到了 甜 头,现 在 中 央 多 次 颁 布 “退 房
动和资本报酬主要 根 据 各 自 的 贡 献 来 决 定,通 过 政
策强制调整劳动和 资 本 报 酬 在 初 次 分 配 中 的 比 重,
三、人力资本:实现初次分配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新思路
干预之嫌.这事实上涉及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国家强制 性 调 整 初 次 分 配 的 “两 难 困 境”和 资
占劳动的现象,那么 劳 动 报 酬 低 就 是 我 国 在 目 前 阶
段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存在决策方面的“两难困境”.
否则,就必须改革初次分配制度,我们要通过制度创
新解决政策操作层面的“两难困境”.我们首先对我
国初次分 配 中 劳 动 和 资 本 的 所 得 的 公 平 性 进 行 了
考证.
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 41
6% 提高到了 46
9% ,提
升了 5
3 个百分点,简单 劳 动 的 贡 献 度 则 从 11
4%
下降到了 6
8% ,人 力 资 本 引 致 的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贡献度从 47% 下降到了 46
3% ,简单劳动和人力资
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和从 58
4% 下降到了 53
1,
下降了 5
本对劳动的不公正 侵 占,促 使 我 们 急 需 寻 找 一 条 变
的角色问题.一般 而 言,政 府 主 要 承 担 国 民 收 入 再
革初次分配的多方共赢路径.人力资本正适合了这
分配的职责,初次分 配 则 主 要 由 企 业 按 照 市 场 规 律
一客观要求,它可为 我 国 提 供 一 条 解 决 公 平 与 效 率
2009).劳 动 份 额 的 下 降 基 本 同 时 转
化为资本份额的上升.社会大众要求提高劳动报酬
比重的呼声越来越 强,政 府 决 策 层 试 图 运 用 政 策 手
段干预工 资 形 成,各 地 相 继 提 高 了 最 低 工 资 标 准.
一、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决策的
“两难困境”及其分析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从决策层面来看,存在着提
则,劳动收入比重下降也在合理之中,但是不应该下
则公平)和结果 公 平. 党 的 十 七 大 提 出 要 实 现 按 劳
降如此之多.如果不考虑收入调整对贡献调整的滞
分配和按要素分 配 的 结 合,要 按 要 素 贡 献 分 配. 按
后因素,简单相比后可以粗略地讲,在劳动收入比重
要素贡献分配就是 要 鼓 励 各 种 经 济 要 素 同 台 竞 技,
占劳动的过程,劳动 贡 献 下 降 收 入 比 重 降 低 是 一 个
客观过程,但是,在 转 型 过 程 中,贡 献 与 收 益 的 较 大
差异表明必然存在资本侵占劳动的现象.
二、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
政策操作困境及其分析
不能轻易这样认为,因 为 劳 动 和 资 本 报 酬 比 重 的 变
化与其在生 产 中 的 贡 献 直 接 相 关.1995~2006 年
年简单劳动对我国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确 实 下 降 了,但
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威胁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是体现劳动者质量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
的因素.另一方面,提 高 劳 动 报 酬 比 重 又 会 影 响 我
分析提高劳动报酬“两难困境”的逻辑起点应该
是轻微波动,并 没 有 明 显 下 降. 从 各 要 素 贡 献 与 收
如果企业主减少一 些 自 己 所 获 得 的 剩 余 价 值,这 一
公平.但需要指出 的 是,我 们 对 劳 动 报 酬 的 计 量 中
情况会大大缓解.提高劳动报酬,将降低资本所得,
采用的指标是劳动 者 收 入,它 与 资 本 所 有 者 收 入 对
降低企业投资意 愿. 提 高 劳 动 报 酬,也 将 提 高 劳 动
曲折下降的态势,
2006 年劳动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已
国中短期的比较 优 势. 提 高 劳 动 报 酬,必 将 增 加 企
降为 6
8% (李斌 赵新华,
2009).
从这 个 角 度 来 看,劳 动 在 初 次 分 配 中 的 比 重 下
业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影响我国经济复苏.当然
降,与其贡献下降正好相对应,似乎并没有违背经济
居 民 收 入 在 国 民 收 入 中 的 比 重 从 1990 年 的
55
36% 下降到 2009 年的 42
8% ,严 重 影 响 了 居 民
策困境基础上,探讨 从 人 力 资 本 角 度 审 视 和 解 决 初
构由过度依 赖 出 口 向 投 资、消 费、净 出 口 的 协 调 转
次分配中劳资对立的新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