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教育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A
一、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50分)。

答: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

(l)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
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

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2)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恒”。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算上。

(4)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第一,皮亚杰有意独立于学校教学来考察儿童的认知发展。

如果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是要以儿童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那么皮亚杰的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般基础。

即使对于“加速学生认知发展”的学校教学计划而言,皮亚杰理论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参照。

第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虽然使用了一组带有生物学色彩的术语,却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启发性思想体系。

因此从皮亚杰理论出发,教师可以得到很多更具体的理论体系的帮助,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某些理论(比如建构主义)的实质含义。

第三,即使就具体学科而言,比如小学的算术或数学教学,皮亚杰理论也有重要的根本性启发作用。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在感知运动和前运算阶段的种种活动都同数学(算术、代数、几何)观念的形成有关联。

在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中是最值得钻研皮亚杰理论的。

二、试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50分)
答:
(一)深度加工材料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那么这些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回忆。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有人在利用记忆术帮助人们记忆外语单词的研究中创设了“关键词方法”,即在记忆外语单词时先在本族语言中找一个读音与外语单词类似、且能产生有趣联想的词。

另外还有一种“缩减法”,就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

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四)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如读一首短诗,某人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在能够背诵之后增加的学习(如再读5分钟或再读5遍)便是过度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教师都知道,对于本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仅仅达到刚能回忆的程度是不够的,必须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

当然,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l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五)合理进行复习
1.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学习20分钟以后,知识就被遗忘了42%;一天以后,遗忘就达到了66%。

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了。

所以,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分散复习
分散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不要等到考前集中算“总账”。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单纯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因而在重复学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后者则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点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如英语、语文)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使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