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雅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形人”的悲剧
在课上看了《茱莉雅的眼睛》之后,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回去就查了它的导演和地区和各种评价。
西班牙的电影我之前接触并不多,这也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
其实电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概括地说就是一个女人追查杀害自己妹妹的凶手。
可以说是比较老套的剧情,但电影中的种种细节,人物的塑造和场景画面的处理还是让这部电影获得了成功。
首先请让我来分析一下影片的一些成功的细节。
首先,影片的开始莎拉自杀的就充分营造出了一个恐怖、紧张的场景。
我最喜欢的一幕便是隐形人踢椅子。
在那之前,莎拉的行为和整个画面的交代不禁让我觉得房子里是没有别人的(这也符合了隐形人的特征),莎拉只是一个失明了精神压力过大而产生幻觉的人,但那一脚将整个感觉都改变了——那一脚告知了观众莎拉的死不能算是自杀,确定了凶手的存在,这样的处理让之后茱莉雅在追查凶手的时候遭到众人的质疑时观众能有一种为之报不平的同情心,那一脚也与影片最后茱莉雅的上吊相呼应。
不得不说,影片许多细节都是非常成功的伏笔,细想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另外不得不提的便是这部影片混杂着的一种潮湿阴冷的浪漫气息。
“潮湿阴冷”是大多数惊悚片都具备的,但那浪漫在惊悚片中就不那么多见了。
影片中艾萨克和茱莉雅的爱情想必都会给看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能从你的眼睛中看到整个星空”“茱莉雅的眼睛”题目给人带来的重点便是”眼睛”。
我想不光因为影片与失明紧紧挂钩,也不光因为隐形人安吉尔不被人关注而不断伤害别人的眼睛,艾萨克和茱莉雅之间的眼睛的羁绊也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的场景是茱莉雅去看艾萨克的尸体,最后的一幕是茱莉雅摸索到镜子,透过的眼睛看到星空。
这让人不禁联想起他们初次见面时,在撒哈拉沙漠上的美好画面,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婚姻之后,他们的感情依然一如既往的单纯美好,影片以恐怖的场景开始,却以如此温暖的场景结束,这样的浪漫实在是让我当时忘却了这是一部惊悚片。
其实电影在推进过程中并没有太刻意隐藏隐形人的身份,当茱莉雅在医院看到伊万的第一眼,摄像还特别给了他名牌的特写的时候,我就基本猜到了他就是那个隐形人。
这样的猜想与当时那个盲女叫伊万的时候的声音、表情以及当时伊万的回应也分不开。
虽说后来那个小女孩萨亚和他的父亲的行为,尤其是他们家里出现了那把钥匙给人一定的扰乱,但摄像一直故意隐去安杰尔的面部可以说将他的身份暴露无几。
此外萨亚的父亲第一次见茱莉雅的时候,镜头就有特地转到茱莉雅的胸部,这一细节再联系他的家庭环境就可以基本确定萨亚的父亲并不是凶手,只是一个丧偶后无处发泄的色狼了。
开篇中写了盲女能够闻到隐形人的存在,也为隐形人的情况买下了一个伏笔。
另外,萨亚和那个修电灯的老人是影片中能看到隐形的两个人。
两人对茱莉雅发现凶手都起了不
可忽略的作用。
所以,在整个影片中,每个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都对故事的进行和案件的破解产生了推进作用。
个人认为影片或者书籍之类的事物都是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的。
只是各自有各自表达艺术的途径,各自有各自的美。
但一件东西一定要有美的本质加上合适的表达才能称之为艺术,仅仅有途径是不行的。
所以拿惊悚片来说仅仅有紧张、恐怖的场景,扣人心弦的剧情的是不能称之为成功的,那只是表达途径。
而《茱莉雅的眼睛》是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途径,也在于它反映了社会的问题——安杰尔这类的隐形人的存在。
安杰尔手法残忍,毫不犹豫,但若仅仅只把他当作一个把他当做一个变态的杀人狂来看待那也未免太肤浅了。
其实影片交代的还是比较明显易懂的。
安杰尔是一个普通人,太普通太普通了,以至于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被人发现。
他就是一个隐形人。
电影中很多场景也反应了这一现实,他并没有刻意躲藏,但是很多人都无法发现他的存在,而安杰尔的心情,其实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正是因为他太容易被忽视,太希望别人的关注,才会把莎拉弄瞎,才想把茱莉雅也弄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充当他们的眼睛,才能被人注意到、被人需要,也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脱去隐形的外衣。
影片的主角是茱莉亚,我却无法把思绪从安杰尔身上拉回来,被杀害的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一个隐形人。
”我想萨亚也是这样的存在的。
这也就说明了,社会中的“隐形人”并不在少数。
安杰尔正是因为被忽视得太严重、太久了,当他尝到被人爱上,被人所需要、重视的甜蜜之后,又被迫失去一切时才变得那样无情、“变态”。
他的所作所为太过偏激,不过他所遭受的也太过悲剧,我们除了给予他指责,谩骂外,我想一些同情也是必须的。
安杰尔的遭遇也正是社会上许多人的遭遇,辛苦的工作,安分的生活,但因为过于低调或者说平凡而缺少存在感,其实隐形人的定义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说是不正确的,因为他确实存在着,并不存在隐形,但他们又的确平凡到被人无视,即使存在也像是没有存在。
正是这种矛盾,影片映射而放大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隐形人”,诉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在影片最后,安杰尔自杀,有一个镜头汇聚在警察的眼睛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警察的眼神有一个从涣散到汇聚的过程,然后安杰尔安静的自刎了,我想他在最后一定是满足的,因为在生命的终结时,他终于还是得到了别人的关注,感受到了眼神的汇聚。
我想,整个影片的最终目的是,导演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呼吁社会能够给予这些“隐形人”多一些的关爱,社会上的隐形人实在不在少数,社会的冷漠和隔阂也由此而来,如果社会能将目光多放在这些被忽视的人身上,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温暖和真情,我相信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