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组
摘要:就江苏省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在非公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良好的基础;大多数非公企业领导认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且认为非公企业中思想工作富有成效;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确定,国家对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为”“位”意识,以作为赢得地位; 坚持“适宜”方针,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注重“结合”原则,寓思想政治工作于其他工作中等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建议。
关键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江苏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Ο4970 (2004) 04 Ο0004 Ο03
当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如何,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江苏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组于2004 年上半年,、访谈的基础上,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开展了调查。
调查问卷由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和河海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有关专家共同设计,共出39 道题,其内容较客观地反映了江苏省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
调查问卷由13 个省辖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协助发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
这次调查共发放了280 份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150 份。
课题组对150 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了专题性的研讨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非公企业的大多数领导者积极参与了这次调查,且在问卷中,问题回答得都比较认真、客观,他们的政治信仰、政治面貌以及文化程度等均决定了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备着良好的认识前提和实施基础。
2) 大多数非公企业的管理人员认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但在何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问题上认识不一。
调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作用很大、必不可少的占66 %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替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占4817 % ;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员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占7816 % ; 加强党政部门对非公企业指导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占66 % ;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较高和很高的占7312 % 。
另外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应该是谁的问题上认识不一, 其中认为对象应是老板的占1016 % ;对象应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占3719 % ;对象应是中层干部的占2712 % ; 对象应是普通员工的占2413 % 。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非公企业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其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在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谁的问题上,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及其要求加以指导和引导。
3) 在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及其政策环境感到满意,且认为自己企业
一、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这次调查主要是围绕非公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
的认识及实施情况等开展的,调查分析后,形成以下
认识。
1) 非公企业的主要领导绝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政
治素养和较高的文化程度,开展非公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具备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在150 份问卷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占了5514 % ,
中共党员占了6016 % ,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占
7416 % ,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8 % ,本科和研究生文化
程度的占71 % 。
收稿日期:2004Ο10Ο10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 编号:B1Ο003Ο2)
课题组成员:王集权,金林南,邱建中,王昆,韩振燕等。
执笔人:王集权。
·4 ·
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但在对国家保护私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完善程度上感到不够满意。
调查资料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对自己的政治地
位感到适中和较高的占7919 % ,对社会地位感到不满意的只占6 % ; 对国家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感到不满意的只占513 % ,而对非公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感到满意和较满意的占到8816 % ; 对地方政策感到满意和较满意的占到92 % ; 对非公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的占7016 % ; 认为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的占84 % ;另外认为国家保护私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占6616 % 。
由以上资料看出,大多数非公企业对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环境等感到比较满意,他们不否认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成效,但在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又对国家保护私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存在着顾虑,期盼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4) 在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体、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其看法大同小异,但同时又认为员工的思想认识难以统一,有效的教育手段缺乏。
调查发现,目前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专职政工干部来做的占4313 % ,高层管理人员兼做的占38 % ,老板亲自抓的占1216 % ;而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由政工干部来做的占2817 % ,由高层管理人员来做的占3913 % ,由老板来做的占1217 % ,由所有人来做的占1513 % ;另外认为党团员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很大作用的占3616 % ,认为作用一般占4713 % ;在非公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上, 认为民族精神占5419 % ,业务知识能力占4019 % ,职业教育占2213 % , 职业法律常识占11 % ,理想信念占716 %。
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一栏中,有3113 %的人认为要有好的方式方法,有2617 %的人认为要靠制度保障,有1716 %的人认为要有先进的理念,1018 %的人认为要有老板支持,917 %的人认为要有经费支持。
在“通过什么方式引导教育员工”一栏中“, 谈心”的占3611 % , “组织学习”的占2717 %“, 开会”的占2015 %。
在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能够凝聚人心的方式是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调查资料还显示,目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困惑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员工思想认识不统一占4016 % ;教育缺乏有效手段占3216 % ;发展方向不明确占1616 % ; 得不到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占10 %。
由以上资料显示,在非公企业中,大多数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由高层管理人员来兼职,或由专职的政工人员来做, 且目前的实施情况也大至如此。
非公企业中党团员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均倾向于贴近心理接受程度,贴近工作和生活。
但由于其方式方法还较为传统,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了诸多的困惑。
5) 从非公企业的组成看,民营企业是主要部分,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自己的理想,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来源、实施途径等方面尚待拓宽。
在非公企业的企业性质一栏中, 民营的占4816 % ,是私营企业的近三倍,是“三资”企业的近五倍;认为在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占4212 % ;认为办好企业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的占55 % ;认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于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占5018 % 。
在被调查者中, 曾为类似“希望工程”的公益事业捐过款的占了90 % ;他们认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以实现和基本可以实现的占6616 % ; 目前最希望的是按自己的理想, 进一步经营好现在的企业的占5713 % 。
他们多数的信息来源是通过报刊和广播影视,他们中间有42 %的人从未上网浏览过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站或网页。
在非公企业中,民营企业具有代表性,一般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成,有好的企业精神可传承,他们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较注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6) 无论是国有的企事业单位还是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功能及其应有地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与此同时,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又有以下的不同:实施体制不同,工作目标及要求不同,教育内容的安排不同,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手段不同,工作对象不同,员工的心理状况及思想基础不同,工作的方法途径不同,党团员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
以上仅是对问卷统计的结果作了一些分析。
由于这次是抽样调查,有好多内容尚未作深入的了解, 故对形成目前现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未作具体的分析。
二、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非公企业健康长足发展的要求,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可放弃,加强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要客观看待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基础,要引导非公企业的领导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理解,从而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及其要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5 ·
目前,鉴于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建议着力解决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以及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的落实,具体地说就是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强化“为”“位”意识,以作为赢得地位非公企
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在其领导层有
一定的认识,但其地位一般仍停留在认识层面。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在非公企业赢得应有的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让非公企业的领导及其成员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效,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和实效的体现要靠积极作为才得以实现。
只有主动开展和切实加强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让非公企业的所有人员都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内心感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2 .坚持“适宜”方针,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
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只有从其“适宜”切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在实处。
这里讲的适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机制适宜,即非公企业要真正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非公企业,都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组织,这一组织既非同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又不能像目前这样处于“放羊” 的状态,她应该是非公企业上下均能接受的甚至喜欢的有利于凝聚人心的“职工之家”,是一个对外相对独立、对内渗透在各个要害部门的有机组织。
二是内容适宜,即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要恰当,不可“阳春白雪”,要从贴近工作和生活的、贴近民族心理的、贴近员工相关利益的内容入手,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从而求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是人员适宜,即从事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既是业务上的良师,又是思想及其心理沟通的益友。
他们应是一支兼职为主,少量专职,兼专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该赋予其相应的解答和解决问题的权力。
3 .注重“结合”原则,寓思想政治工作于其他工作之中
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原则,要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做。
这里说的“结合”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结合管理工作去做,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管理之中。
二是结合生产或经营去做,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是结合塑造企业形象去做,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四是结合党团、社团的组织活动去做,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社会及本企业的各种活动之中。
五是结合市场要求去做,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企业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全过程。
坚持“结合”不仅是非公企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方法,更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乃至为主渠道。
4 .采用“实效”手段,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非公企业要认真借鉴和利用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从传统的工作思维中走出来,对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决策。
要利用现代手段及时获取和分析各种信息,最大限度地占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资料, 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采取交流、交友、交心等方式,真正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宣传灌输、实践示范、沟通疏导等方法,要采取各种艺术手段, 灵活地运用各种工作条件,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魅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5 .落实“五个到位”,开创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目前,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即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及非公企业的领导层,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从认识层面走向操作层面。
二是组织到位,即要切实发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运行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
三是人员到位,即要根据组织机构及其工作的需要,配备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并本着人员分层、分工适量的原则,明确各自的职责, 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和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四是措施到位,即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要求,从工作条件的提供、工作过程的监控,工作目标的落实到工作效果的评估验收等,均要有具体的措施给予鞭策和保证,如激励措施、保障措施等等。
五是经费到位,即非公企业要在成本预算中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项经费,只有经费到位,其他的一切才能真正到位。
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落实了以上“五个到位”,才能基于目前的状况,在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去切实发挥其作用,才能出现新的局面。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