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文档
第一篇: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文档
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聊城文轩中学2011级初二(19)班 {贺家睿} 【调查对象】:聊城市中小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资料参考+访谈。
【调查时间】:2013年1月26日——2月2日。
【调查内容】: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
【调查背景】:中小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
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
中小学期间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各个器官都在发育,脑、心、肝、肾等功能增强,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素。
而根据全国营养普查结果,95%以上的小学生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病症。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确定了这个课题。
主要以中小学生的一日三餐为主要研究内容。
【调查目的+意义】: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健康的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中小学生在饮食上出现了许多的不良现象,如:挑食,暴食,偏食,节食等,结果造成营养不良,学习效率降低。
所以营养与健康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借助这个课题是想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早餐及锻炼身体。
【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学业压力过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让孩子跟上营养,考出好成绩,却进入了饮食误区。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为了增加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机会,为了增进亲子情感,建议父母们注意下面的事项: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生饮食存在的营养问题主要有这几大方面:
一、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不少学生由于时间原因,经常不吃早餐。
而有的虽吃了,也是应付了事,致使早餐能量的摄入不足全天的20%。
据调查,当前学生的早餐营养普遍不达标。
且不少学生还以未吃或未吃好早餐为借口,以零食取代正餐,有时晚上回家饿急了会暴饮暴食等,这些都是对身体极为不利的。
二、不注意饮食卫生及饮食规律:很多学生喜欢在校外流动摊点用餐,流动小吃点多以烧烤、煎炸为主,长期进食这些食品,容易导致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而脂肪摄入过多也易出现肥胖、心脏疾患等问题,加之烧烤食品含有可能的致癌物,也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普遍:包括爱喝碳酸饮料、爱吃西式快餐、挑食偏食、爱吃零食、进食速度快、喜食麻辣等刺激性食品、口味偏咸、进食偏烫等。
四、膳食结构不合理,所服食品种类、数量都很少:大多数学生一天所食食品少于3类,蛋白质、必需脂肪酸摄入不够,更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的现象。
五、所食垃圾食品过多:通过调查发现,95%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每天都吃零食的孩子占总人数的13.8%,其中,小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的有12.6%,中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的有16.1%。
而“从不吃零食”的仅占2.3%。
在零食的选择上,口味是决定大多数孩子选择的首要因素,有74.5%的孩子认为零食首先要好吃,其次才是干净、卫生。
有70.4%的孩子将干净卫生也作为选择零食时考虑的因素。
虽然表面看这个数字并不低,但实际上却有73.6%的中小学生在路边摊贩那里买羊肉串、麻辣烫、凉皮之类现做现卖的食品,这类食品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这说明孩子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还是把口味等放在了前面,卫生状况并不特别考虑。
调查发现,营养这一最该考虑的因素,却成为购买零食的第三因素。
此外,中小学生常吃的零食大多是水果,糖果或巧克力,面包或饼干,膨化食品、蛋糕等点心类、干吃方便面及羊肉串、烤面筋等,而这些零食中很多都是“垃圾食品”!
六、心情影响饮食状态不佳:如:某个家人未回家吃饭,不高兴、
学习压力太大等,从而导致吃不饱、吃太撑等一系列的情况。
七、过量饮用咖啡、奶茶等速溶类饮品:有的学生为了提神醒脑,大量饮用咖啡、奶茶,甚至成瘾。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奶茶的饮用量过大会使大脑高度抑制,出现血压降低、剧烈头痛等症状。
八、以饮料代替水:有些家长考虑到孩子学习紧张,消耗大,往往备足各种饮料代替水。
但由于饮料中糖份过高,饮用过多,会影响食欲,引起腹胀,不能好好用餐,影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
我想很多家长都是忽略了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只有注意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的成长。
合理的膳食制度应与中小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安排相协调。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消化器官的活动规律,保证营养充分吸收与利用:
一、中小学生的一日三餐的时间应是合理的:研究表明,一日三餐的食物中蛋白质的吸收率为85%;一日二餐时消化率为77%。
所以,一日三餐用餐时间时间应为:
早餐:6:30-7:30;午餐:11:30-12:30;晚餐:5:20-6:30。
二、餐量分配应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早餐尤其重要,最好吃到四类食物:主食(如馒头)、动物性食物(如鸡蛋)、奶、新鲜蔬菜/水果。
另外,中小学生体内储存的肝糖元较少,同时代谢率较高,活泼好动,能量消耗多,容易饥饿,若一日三餐不能满足其需要,可在两餐之间补充点心。
三、牛奶不能喝了,用酸奶或者豆浆代替:若早餐有喝牛奶的习惯,当发现牛奶坏了或不能喝了时,要用酸奶或豆浆代替(切记:不要用酸奶饮料替代酸奶,如:酸酸乳代替)。
四、适当增加坚果类、海产品等,有改善记忆的作用:为了满足小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正常的身体生长发育,我们提倡小学生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坚果类、海产品等,有改善记忆的作用。
五、考试期间的饮食同平常时候不要做太大变化:考试期间的饮食像平常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但是主要要以清淡些的食物为主。
六、膳食品种应全面:专家呼吁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配餐,根据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选择搭配,做到膳食平稳。
选择搭配食物时,可以依照“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的原则,也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并应适当结合学生口味,注重合理分配营养,避免浪费。
附件1:“平衡膳食宝塔”
附件2: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专家王兴国,为考生开出了科学合理的健康食谱,并指出考前饮食的注意事项。
一、充足的主食有助于维持大脑最佳状态
大连市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说,即使是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大脑也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人体器官之一。
研究表明在紧张的考试期间,思维活动及精神压力都会使大脑消耗更多的氧气,即能量代谢增加。
为大脑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
葡萄糖主要来自富含糖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主食(谷类、杂豆类和薯类等)和水果。
所以,一日三餐保证摄入充足的主食有助于维持大脑最佳状态。
考生的主食首先要够多,每餐100-150克(干重),既要吃饱又不要吃太饱。
其次,主食要粗细搭配,比如二米饭(大米+小米)、黑米饭(大米+黑米)、红豆饭(大米+红豆)、绿豆饭(大米+绿豆)等,有助于维持更较长时间的血液葡萄糖供给。
最后,尽量少喝粥,尤其是早餐和午餐。
喝粥不但降低主食摄入量(干重),而且不利于维持血液葡萄糖长时间供给。
二、高蛋白食物有增强记忆的作用
王兴国表示,鱼虾、肉类、蛋类和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是考生食谱中必不可少的。
这些食物营养价值高,有增强记忆的作用,对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尤为重要。
而且,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持久的体力和身体状态。
虽然高蛋白食物不能直接为大脑提供葡萄糖,但高蛋白食物与主食搭配食用,可以使大脑得到更充足的葡萄糖供给。
因此,建议餐餐都要有一两种高蛋白食物。
不过,这些高蛋白食物往往也含有较多的脂肪。
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消化负担,影响大脑状态,不利于考场发挥。
选择高蛋白食物时,首先要注意适量。
大致推荐数量是奶类每天250克;鸡蛋每天1个;鱼虾类每天100克;肉类每天50~100克。
其次,要选择低脂肪的品种,如低脂牛奶、虾、鸡蛋清、精瘦肉、瘦牛肉、鸡脯肉等,以避免摄入太多脂肪。
三、饮食要清淡避免增加消化负担
考生的饮食既要增加营养摄入,又不要增加消化负担,清淡饮食是不二之选。
王兴国解释说,所谓“清淡”,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主食要清淡。
以米饭或杂粮米饭、馒头、面条等为主,避免汉堡、油条、油饼、桃酥、饼干、方便面等。
其次,肉食要清淡。
要避免选用排骨、烤肉、红烧肉、肥牛、肥羊、鸭肉、鹅肉等高脂肪肉品。
在烹调方法上,要注意少油少盐,不要用油炸、红烧、煎烤等方法,尽量用炖煮、家焖、蒸、炒等烹调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蔬菜每天300~500克,以绿叶菜、番茄、青椒、蒜薹、西兰花、胡萝卜等为主。
新鲜水果每天200克,品种随意。
除上述三点外还要注意适当选用豆腐、豆腐皮等既高蛋白又比较清淡的食物;不要突然改变考生的饮食,让他们吃自己熟悉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障食物安全。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xiexiebang推荐)
研究学习报告
题目: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摘要:中学生饮食不规律,不同类型的人对营养素和量的需要不完全相同,所以,针对中学生存在的饮食问题加以研究。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率逐渐升高,紧张的学习使部分学生生活饮食无规律,营养不良,人们开始对食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苛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
中国正处于崛起的时代,身体又
是革命的本钱,连本钱都没了还怎么闹革命。
中学生做为我国崛起的生力军,如果将饮食当成儿戏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因此,解决中学生饮食问题已刻不容缓。
“民以食为天”,摄食是人类的本能,也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然而,我国文明发展到今天,怎么吃得合理的营养来满足生长发育和学习,劳动,体育锻炼活动消耗的能源,这是一个问题。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不同类型的人对营养素和量的需要不完全相同。
性格,年龄,体育锻炼以及自身的生理状态等都可影响身体健康。
青少年时期经历着青春发育期,又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不但要维持一天学习生活、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消耗的能源,还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的养料。
这个时期对食物的要求,不论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高,甚至超过成年人。
因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营养与健康:一.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二.掌握健康饮食知识
学生的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关知识的学习教育,所以应该有目的、有计划达地安排学习。
三.各方面相互配合
各个方面搞好配合家庭、学校、学生三方面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为了学生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搞好学生的健康饮食,保证学生有个健康的身体。
四.一日三餐很重要
中学生营养健康一日三餐如何合理搭配呢?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为“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进餐经验,并且妇孺皆知。
所谓“好”是指质量要好,“饱”是指数量要足,“少”是指数量和质量均要有所控制。
早餐吃得好。
据营养学家实验研究发现,早饭吃得好(如牛奶、鸡蛋、巧克力、麦乳精、营养面包等)的人,整个上午血糖水平均保持在
正常水平,所以不论是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均感到精力充沛,效率很高。
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很差的人,在不到上午10点钟时血糖水平已降至正常以下,故感到体力不支,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
另外,据统计长期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讲究者,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晚餐吃得少。
晚餐吃得太多太好,容易影响睡眠,发生肥胖,甚至产生疾病。
晚餐吃得多的人,身体必须要有较多的“精力”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处理,使睡眠不好;人到夜间活动减少,睡眠时耗热最小,晚间胰岛素分泌比白天多,而进食过多又可促使胰岛素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可使血糖较多地转化为脂肪,过多的脂肪堆积就会造成肥胖。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往往会不注意饮食卫生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而忽略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打乱了正常饮食生活的节奏。
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少吃油炸和暴晒食品
高温会破坏许多营养素,同时产生醛、氧化物、内脂等物质、对人体有害,蓄积过多可引起中毒。
2.多食增强记忆力食品
饮食应该营养丰富、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尤其应多食用有助增强记忆力的食品,如香蕉富含矿物质钾,可预防精神疲劳;卷心菜、葡萄、蛋黄、对增强记忆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杏可改善血液循环,可减轻精神紧张造成的失眠;鱼类含大量胆碱和维生素c,可促进脑力功能。
3.热量必须充足
中学生对热量的需要比成人高,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主食,可吃些产热量高的馒头、烧饼、米饭、油条、糕点、芝麻酱等;还应增加副食,每天要吃蔬菜、肉、豆制品及牛奶、鸡蛋、水果等。
4.保持蛋白质含量
保证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加速生长和智力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抗病能力。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牛奶、蛋类、豆制品等。
5.应补充钙、铁、碘、锌等元素
这几种元素是中学生在青春发育期需要较多也最易缺乏的。
人的骨骼主要由钙和磷组成,中学生在快速长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钙、磷来补充,应多选含钙、磷的蔬菜、豆类、海产品和乳类,每天喝一杯牛奶或豆浆可获得较多的钙和蛋白质。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易患贫血的时期,主要是缺铁造成的,因此,应该多吃些富含铁和维生素c 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肝、鱼、蔬菜、水果等食物。
青春期性腺器官发育达到高峰。
碘也是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海产品、动物内脏、肉类含碘和锌较丰富,可经常食用。
6.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因中学生用眼多,维生素a供应充足有助于保护视力,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维生素b与机体能量消耗有关;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寒冷季节还应考虑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以提高钙的吸收。
7.注意饮食多样化
合理营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
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
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用牛奶或豆浆.
8.注意四季的饮食规律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容易使人产生疾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多吃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应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可适当多吃些凉拌菜、咸鸭蛋、咸鸡蛋、豆制品、绿豆、新鲜蔬菜、水果等。
六.合理安排进餐和体育锻炼时间
体育锻炼时,体内的血液比较集中地分配到运动系统,流向肠胃的血液就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所以体育锻炼后,要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后才能进餐,进餐后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参加激烈运动,饭后激烈运动对健康不利。
同时一日三餐也要考虑合理安排。
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尤其上午学习份量大,早餐必需保证优质。
中餐食物注重质
和量。
晚餐可适当减少。
吃时要细嚼慢咽,更不能暴饮暴食。
在体育活动中要控制喝水或不喝水,活动结束后,要采用多次饮水法来补充身体推动的水分,必要时要喝一些含盐的开水和矿泉水。
总之,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和摄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促进生长发育,维护健康的重要因素。
研究方法与过程:依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进行饮食身高、体重等项目的测量。
然后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
结果: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占10.74%,初中生占13.48%,小学生肥胖占9.31%,中学生占8.33%。
问卷包括家长问卷、学生问卷两部分,进行分析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79.8%的中小学生边吃边看电视的习惯、73.4%中小学生经常吃零食习惯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饮食习惯
饮食行为是否喜欢吃水果是否喜欢吃蔬菜吃零食情况喝饮料情况是否有边吃饭边看电视习惯
喜欢(90.1%)喜欢(87.7%)经常吃(73.4%)经常喝(60.6%)有(79.8%) 构成
不喜欢(9.90%)喜欢(87.7%)偶尔吃(22.6%)偶尔喝(35.8%)偶尔喝(35.8%)2360名学生中,营养正常者占81.54%,营养不良者占18.4%,中学生超重者占9.22%,肥胖者占8.33%。
小学生超重7.11%,肥胖7.65%。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中学生高于小学(P>0.05)超重率中学生为13.04%,小学生超重率14.69%,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0.005)。
肥胖率中学生为9.31%,小学生15.70%,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P<0.005)。
不吃早餐的中小学生占12.5%,有79.80%的中小学生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有43.67%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有18.8%的学生有饭前不洗手的习惯。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状况(表2)即初中生>小学生(P<0.05);肥胖以初中生为最高,小学生次之(P<0.01)。
肥胖率则以“单峰型”呈现,且以10-14.5周岁最高;从第2阶段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能量摄入量充足,吸收充分和体育活动相对减少,导致超重。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量增加,摄
入量不足,则引起营养不良的增加。
表2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营养不良
年级小学男生女生合计初中男生女生合计人数1504 722 782 956 485 471
正常(%)82.04 43.07 39.95 41.50 84.52 43.02 41.50 41.59
轻度(%)13.07 6.05 7.02 6.53 12.90 6.01 6.89 8.65
中度(%)3.99 1.09 2.90 1.94 2.32 1.70 0.62 2.10
重度(%)0.75 0.30 0.45 0.37 0.14 0.09 0.05 0.29
极重度(%)0.15 0.07 0.08 0.07 0.12 0.09 0.03 0.09
超重(%)14.69 7.48 7.11 7.29 13.04 7.80 5.24 9.22
肥胖(%)15.70 8.01 7.69 7.65 9.31 5.04 4.27 8.33 中小学生与家长掌握营养知识较少,调查结果表:中小学生除含钙、维生素C、蛋白质较多食品及甜食过多对人体有害,其它均较低,只有17.2%的中小学生听过“食物金字塔”,但并不知道具体内容。
大部分家长对营养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如:“含维生素C多的食品,含胆固醇食品”提供动物性蛋白的食品“及精米和精面是否好”等问题回答的正确平均较高,但对于“食物金字塔”,“膳食中能量主要来源”,“胡萝卜含维生素A”及“首选补钙食物”问题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4%。
因此,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家长,都需要了解更多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家长若没有足够的营养知识,在购买和制作食物时很少会考虑到营养无效,父母的营养知识水平对子女的身体健康将有一定的影响。
小学生早餐质量较低达不到营养,中小学生正处于体格、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早餐质量对健康和学习效率都很大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有一部分中小学生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活动。
有研究 # 495#医学动物防制2006年7月第22卷第7期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将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和健康。
营养合理的早餐应包括四类食物、谷类、奶类、动物性食品及蔬菜和水果类。
含其中3类食物的早餐,质量评价为一般,在本次调查中,经常吃零食的占73.4%,饭前不经常洗手占81.2%,不吃早餐的占87.5%。
由此可见,有部分小学生的早餐质量比较差,尤其是蔬
菜和水果吃的较少。
中小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不喜欢吃水果的中小学生占9.90%,不喜欢吃蔬菜的占12.3%,不喜欢吃粗粮的占22.04%,经常吃零食的占73.40%,偶尔吃零食的占22.7%,经常喝饮料的占60.6%,偶尔喝饮料的占35.8%,有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占79.8%,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其子女也有直接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3.62%的中小学生家长喜欢吃零食,说明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子女也有一定的影响。
让家长和学校保健医生进行营养知识培训,让保健医生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校保健医生或卫生老师向老师及家长应多讲一些基本的营养知识,合理膳食早餐的意义及多吃零食的危害等。
利用学校开学或学期末对家长进行有关营养知识及健康饮食行为方面的宣传,强调合理营养对中小学生智力发展及身体发育的重要性,卫生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学校的广播、版面、报纸以连续讲座的形势宣传,包括基础营养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与健康(中小学生常见营养问题)及如何从膳食中获得最佳营养,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大大有好处。
由于女性爱美、爱苗条,导致中学女学生对营养摄取的控制,还有与体质的关系,对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需求较少,食量较差,造成中学生营养不良占比例较高。
参考文献:
1.白呼群、学校卫生情况年报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
1992.2.陈康、马文革、杨林新等,芜湖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1):29 3.李才明、韩博文、苏应雄等,成都市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5):365
4.刘艺敬、王朱逸、闸北区某小学学生早餐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4):255
5.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6.荫士安等主译《现代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7.梁萍著《健康家庭营养学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