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及学区房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及学区房的选择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中国很不一样,系统非常复杂,其中小六会考(PSLE)的重要性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但因为小六的孩子们才12岁,很难理解这次考试的意义有多重大。

比起中国娃们18岁拼高考,新加坡这里的精英式教育制度,才叫真正的拼在起跑线上。

我们来说一说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以及新加坡的学区房。

先来一张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图表,是不是有些眼花缭乱?
几个关键阶段,都用红色框圈出来了。

所有孩子接受的小学教育基本是一致的。

虽然有1%的孩子会进天才班(GEP),从小四就开始精英教育,但是对于99%的孩子来说,小学教育的路线是没有太多差异的。

教育路线的分化,取决于小六会考成绩。

注意看小学到中学的各种分流路线。

我用红三角圈出了关键的三种分流。

考取Express路线的孩子不需要考N Level,直接考O Level,进入初级学院(JC),直奔着大学(University)去了。

考取Normal (Academic)路线的孩子需要考N Level, 未来的方向是大专(Poly)。

考取Normal (Technical)路线的孩子未来的方向是工艺教育学院(ITE)。

当然,分流并不是绝对的。

任何一个关键性的考试考好了,就有力争上游的机会。

大专成绩最好的5%学生,可以进入大学继续学习。

偶尔也会听说有进入ITE的孩子发奋苦读,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功进入大学。

这样的例子非常鼓舞,但说实话,很少见到。

这样的孩子太不容易了。

根据今年刚刚放榜的小六会考成绩,66.2%的孩子考取Express,
20%的孩子考取Normal(Academic),11.2%的孩子考取Normal (Technical)。

这个是全国近4万名小六毕业生的平均百分比。

但是根据KiasuParents的家长们爆料,道南小学小六生考取Express的百分比是94.9%。

66.2对比94.9。

这就是为什么教育部说了那么多年的“每个小学都是好学校”,新加坡的家长们还是不买账,费尽心机要把孩子推进好小学。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好学校就在那里。

怎么能进,怎么能稳妥的进。

想要顺利进入政府学校,孩子的身份至关重要。

公民身份绝对优先。

所以家长如果有心让孩子进好的小学,孩子公民身份是前提。

身份有了以后,再来看报名步骤。

新加坡小学是按阶段报名的。

最稳妥的当然是第1阶段就能报名,一报一个准。

家里哥哥姐姐正在小学里念书的,家里弟弟妹妹直接第1阶段就进了。

看到这里,大家要吐槽了,废话,我要问的就是家里老大怎么进去啊!
好吧,这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

还有个稳妥的办法就是校友会了。

校友会成员在2A(1)阶段报名,一报一个准。

可惜咱们新移民一代没法成为校友啊。

最后一个稳妥的办法,广大同胞们找另一半的时候留意各大名校做老师的菇凉小伙们。

本校老师的娃在2A(2)阶段报名,基本都可以进。

说“基本”是因为今年有五大热门学校2A(2)就要抽签了。

不过相比于全国几百个学校来说,五个学校不算多。

圣希尔达,道南,孺廊这样的好学校还是不需要抽签,一报一个准。

啥?老婆(老公)不是老师咋办?
没事儿,你属于大多数群众。

这就到了报名的2B阶段了。

还是有
办法,就是不像前面几个稳妥了。

想要在2B阶段报名,家长要么是做义工,要么是学校关联教会/关联会馆的成员。

关联教会的例子可以参考公教中学附小。

本地真有家长为了替娃报名,一咬牙,受洗了。

关联会馆的例子参考福建会馆旗下的五所小学。

福建会馆的会员有一大把是冲着给娃报名去的。

如果你祖籍福建,可以试试。

义工也有两种途径走,第一种是报名做某个学校的义工,第二种是去社区基层,做基层领袖。

学校义工需要提前一年到两年报名,做满40-80小时义工。

需要做义工超过100个小时的学校也有,不多。

注意自从2013年教育部修改报名流程以后,不少学校已经停收义工了。

服务社区拿到推荐信,花的时间更久,前后需要三年。

娃三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不然就迟了。

一句话总结,2B,拼的就是精力。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不怕拼精力,就怕没机会。

为了娃吃苦受累咱不怕。

好了,你做了80个小时义工,或者服务了三年社区换到一封推荐信,在2B阶段给娃报上了名,能成功进去的概率又有多大?
根据今年7月海峡时报的报道,22间小学2B阶段报名数超额,17所需要抽签。

这22间小学的名字排出来基本就是个名校清单。

在这个关键时候,你家住哪里就变成决定因素了。

一旦报名人数超额,学校的录取原则: 第一,公民孩子绝对优先。

第二,全部是公民孩子的情况下,住家距离近的绝对优先。

爱同,公教附小,孺廊这三所学校今年的2B阶段报名,住在一公里之内的公民孩子不用抽签,都进了。

住在一公里之外的,也不用抽签了,2B学额满了。

住在英华小学两公里以内的公民孩子都进了。

超过两公里的公民孩子需要抽签。

如果你心仪的学校不收义工,没时间做基层领袖,不是会馆成员,又不信教,总而言之和学校毫无关系。

没事儿,还有一条路可以杀进名校。

这就到了万众瞩目的2C阶段了。

每个学校在2C阶段至少保留20个学额,开放给所有公民和PR 孩子报名。

按照住家地址的远近录取。

公民孩子有绝对优先权。

2C阶段被形容为”洪水开闸的时刻…”2014年度,91所学校2C 阶段超额报名。

今年,86所学校超额报名。

我们按不同地区选出区域性的好学校,看看过去两年的报名数据(排名不分先后)
看出门道来了么?
有的学校位于新区,房屋密集,居民大都是年轻夫妻,一公里孩子的数量很多,中签率就偏低。

有的学校位于传统私宅区,一公里孩子的数量少,虽然名气更大,中签率反而高。

个别男校/女校很容易进。

家里只有男娃的家长们可以考虑英华小学和海星中学附小,只有女娃的家长们可以考虑莱佛士女小,一公里之内公民孩子直接进。

至于其他上榜的热门学校,如果你家住在一公里之外,2C基本就没戏了。

教育部今年5月刚刚推出了最新的规定,利用住家地址优势被小学录取的孩子,需要在报名地址住上至少30个月。

有心的家长们最好早做准备。

文章的最后,小编要说一句,即使你的娃小一没有能进入名校,别灰心! 条条大路通罗马!
任何一个学年结束以后,只要你的孩子成绩好,拿着成绩单去心仪的学校申请转校吧。

名校的大门永远向成绩优异的孩子敞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