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4课时 (表格)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检查。
引导学生说出商品名称和价格,并要求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算一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提问:说一说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小丽有10元钱。
生2:已经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
生3:要解决小丽带10元钱够不够?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交流。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一、情景导入、复习旧识
(一)复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说算法。
师:周末,丁丁和当当去超市购物,丁丁买的生活用品花了126.5元,当当买学习用品花了38.9元,你们能用竖式算出丁丁和当当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个别学生上台算,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重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例如,还可以把要买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同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互相检验。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自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待优生板演,其他人点评,进行正面评价。
2、独立完成教材98-99页练习二十一第2、6、7题。
点名同学板演,小组内进行点评及评价。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_三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7章(单元)节4课时
课题
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设计者
陈静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布置作业
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46页。
六、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因此小丽的钱够了。
如果将铅笔换成彩笔,2.5+0.8=3.3(元),而3.3>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3.2-2.5=0.7(元)
0.7>0.6,因此再买一支绿色的铅笔钱够了。
0.7<0.8,所以再买一支彩笔钱不够。
教
学
反
思
3.提问:如果将绿色的铅笔换成彩笔钱够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交流。
在上述方法一中,如果将绿色的铅笔换成彩笔,则2.5+0.8=3.3(元),而3.3>3.2,所以钱不够。在方法二中,一支彩笔要0.8元,而0.7<0.8,所以再买一支彩笔钱不够。
4.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45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合作学习
1.出示:文具商店图
观察文具商店图(见教材第96页例题图)。小丽有1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她的钱够吗?
师:那丁丁花的钱比当当花的钱多多少呢?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竖式帮老师算一算。
个别同学上台算,并说说列加法或减法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
师:周末,月月去超市,她有9元钱,买小熊3元,小汽车5元这两种玩具,够吗?
点名回答。
(二)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45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分析解决问题。
方法一: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10-6.8=3.2(元)
接着可以算如果再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则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一共多少钱。可以算出:2.5+0.6=3.1(元)。而3.1<3.2,因此小丽的钱够了。
方法二:
可以先算买了一个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
3.2-2.5=0.7(元),而0.7>0.6,因此再买一支绿色的铅笔钱够了。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认识小数对学生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到过小数甚至用到过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旨在将日常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地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加、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商品名称和价格,并要求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算一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提问:说一说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小丽有10元钱。
生2:已经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
生3:要解决小丽带10元钱够不够?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交流。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一、情景导入、复习旧识
(一)复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说算法。
师:周末,丁丁和当当去超市购物,丁丁买的生活用品花了126.5元,当当买学习用品花了38.9元,你们能用竖式算出丁丁和当当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个别学生上台算,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重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例如,还可以把要买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同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互相检验。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自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待优生板演,其他人点评,进行正面评价。
2、独立完成教材98-99页练习二十一第2、6、7题。
点名同学板演,小组内进行点评及评价。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_三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7章(单元)节4课时
课题
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设计者
陈静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布置作业
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46页。
六、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因此小丽的钱够了。
如果将铅笔换成彩笔,2.5+0.8=3.3(元),而3.3>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3.2-2.5=0.7(元)
0.7>0.6,因此再买一支绿色的铅笔钱够了。
0.7<0.8,所以再买一支彩笔钱不够。
教
学
反
思
3.提问:如果将绿色的铅笔换成彩笔钱够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交流。
在上述方法一中,如果将绿色的铅笔换成彩笔,则2.5+0.8=3.3(元),而3.3>3.2,所以钱不够。在方法二中,一支彩笔要0.8元,而0.7<0.8,所以再买一支彩笔钱不够。
4.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45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合作学习
1.出示:文具商店图
观察文具商店图(见教材第96页例题图)。小丽有1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她的钱够吗?
师:那丁丁花的钱比当当花的钱多多少呢?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竖式帮老师算一算。
个别同学上台算,并说说列加法或减法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
师:周末,月月去超市,她有9元钱,买小熊3元,小汽车5元这两种玩具,够吗?
点名回答。
(二)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45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分析解决问题。
方法一: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10-6.8=3.2(元)
接着可以算如果再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则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一共多少钱。可以算出:2.5+0.6=3.1(元)。而3.1<3.2,因此小丽的钱够了。
方法二:
可以先算买了一个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
3.2-2.5=0.7(元),而0.7>0.6,因此再买一支绿色的铅笔钱够了。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认识小数对学生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到过小数甚至用到过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旨在将日常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地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加、减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