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智能大厦简介
在今天的大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视讯以及楼宇管理系统元件,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大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谓智能大厦即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考虑,
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安全、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
它为大厦的主人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低廉的运行花费,并具有全方面的开放性、灵活性及安全性。
智能大厦,是通过装配现代智能信息设备(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并运用相应技术手段,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实现该大厦的智能化,即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楼宇管理自动化。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
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大厦。
对于一座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大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结构化综合布线,大厦智能化无从谈起。
1.2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对于一座建筑物,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
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
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
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
大的不便。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
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
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难于维护和管理,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说,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
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
不须任何其它改变。
●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进今后办公
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
●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
整。
典型综合布线示意图传统布线与结构化布线的比较表
1.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缩写SCS) 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一般可分为六个子系统, 参见下图。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包括从终端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信息口I/O之间搭桥.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例如,调制解调器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
2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由建筑物各层配电间至各个水平区之间的电缆组成.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将干线子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上. 在现有建筑物内,垂直干线子系统都由光缆和大对数电缆组成;而水平电缆数限制为4对UTP (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 在需要某些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到桌面.
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连处端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里,在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连: 卫星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 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布线子系统将在布线交连处端接, 在上面几个楼层上,它将在干线接线间或卫星接线间的交叉
连接处端接.
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由各层分设的配电间构成.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I/O等组成. 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I/O位在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使你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
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电缆上的线路. 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两条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有一个连接插座重新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是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和适配器. 互连和交叉连接均适用于光缆. 光缆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缆的插入线在两端都有光连接器和短光缆.
4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配电间的干线电缆构成.
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 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 它通常是在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 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者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到其它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间)来的电缆.
为了与建筑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行连接和通信,干线子系统把设备间的中继线和布线叉连接点与建筑物之间设施相连,以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通常位于主机房内,使主干线经跳线架连接到各系统主机.
设备布线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与公共系统
设备连接起来; 该子系统还包括设备间和邻近单元(如建筑物的入口区)中的导线, 这些导线将设备或雷电保护装置连接到符合美国电气法规(NEC)的有效建筑物接地点.
一般设备间子系统分作两部分考虑:
第一部分为计算机房,放置网络设备,在网络设备上可接服务器、主机等;
第二部分为通信中心,放置PABX及边接PABX与垂直干缆的主配线架等。
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的装置上. 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分(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导线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
1.4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或规范
智能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
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主要有:
●ISO/IEC 11801 《信息技术-布线标准》
●ANSI EIA/TIA 568A《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ANSI EIA/TIA 568B.2-1《4对100欧姆六类布线系
统性能指标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电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EBD-03-95)
●《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