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开发(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享有“天下秀”美誉的峨眉山。
峨眉山
秀美
㈤ “幽”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幽”美一般是指以丛山深谷、山间盆 地为地形基础,辅以铺天盖地的高大乔木,构成封闭或 半封闭的空间环境的景观,清静幽深。
如青城山享有“天下幽”的美称。
青城山
㈥ “奥”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奥”美一般是指比 幽景更为复杂深远、封闭僻远的空间 环境。
三、思维: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产生了 “想象”和“理解”。这样,对旅游资源的欣赏就更深刻、全面, “想象”和“理解”越丰富、越多,从旅游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多。
四、情绪:
三、听觉美: 指在特定环境中,旅游资源能给人以悦耳动人的音乐般的感受。 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鸟语、风声、钟声、水声等。
四、嗅觉美:
指嗅觉器官受到刺激所产生的欢快的、令人陶醉的感受。
如花的芳香、陈酿、丰美的肴馔、水果、清新的空气等,
都能给人以嗅觉美的享受。
五、协调美:
主要指以自然风景为基础,渗透了 人文内容的景观美。主要类型有:
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情绪发生
时,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
点。如当我们徜徉于青山绿水中时,总会心花怒放,顿感欢愉。
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往往是那种情化为景,景溶于情,情景
交融的“审美情绪力”的高度体验。
五、情感:
钱今昔教授认为对旅游资源还有更高一层的审美 因素,即“情感力”。
2、美感的形成: ①形成美感的两个前提: A、人的感觉是美感的前提; B、客
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的源泉。 ②形成美感的过程:客观世界(旅游资源)——人的感觉
(如视、听、嗅)——美感。
二、知觉:
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 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是由感 觉经过分析、综合、联想而转化来 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是多种 感觉的结合。
第二章 旅游资源审美
旅游资源审美:是指作为主体的旅游者对 作为客体的旅游资源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关照 (感知和体验)、鉴赏和探求等,从而得到 感官上、情绪上和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
旅游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 动,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审美。
第一节 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分析
一、感觉: 1、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官 (如眼、耳、口、鼻、舌等)的活动,在人脑中引起 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云南石林—阿诗玛
㈡ 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
指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流动性。如欣 赏长江三峡,漓江山水。
二、分离欣赏法:
指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周围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 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如:
象鼻山
三、联想——想象法:
天色的变化,赋予大自然不同的色彩,使旅游资源产
生不同的美感。
朝 阳
暮色
落日
(四)水色
水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所含矿物质及洁净程度
的不同,或者受天色及周围自然景物的影响而产生丰富的
色彩。
(五)植物色
指树木花草所呈现的色彩,是自然界最丰富多彩,引
人注目的色彩,万紫千红。
翠柳
红叶
多姿多彩的花卉
断、联想产生理性认识,形成美感。就旅游资源美感而言,主要有以下类型:
旅 一、形象美:
旅游资源的形象美,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
游 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






㈠ “雄”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雄”美一般是指相对高度与气势 之美,形象高大壮观,气势磅礴。
如“一线天”景观;以及号称“天 下奥”的武陵山区。
奥美
㈦ “旷”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旷”美一般是指视野广 阔开朗的景观。
如辽阔的水域、草原、空旷的田野, 以及登高远眺所及大面积景区。
洞庭天下旷
辽阔的草原
㈧ “野”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野”美一般是指未受人类干扰、雕饰破坏的原始自然景观。
黄山奇峰
黄山奇峰
黄山奇松
黄山奇石
黄山奇云
黄山奇云
黄山奇泉
黄山奇泉
㈢ “险”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险”美一般是指形态陡 峭、气势险峻、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 窄。
如华山体势险峻,险境环生,素以 “天下险”闻名。
华山
峰无 限 风 光 在 险
㈣ “秀”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秀”美一般指具有良好 的植被覆盖地表,山水交融,色彩葱 茏,生机盎然,形态别致丰满,轮廓 线条柔和优美。
淡云薄雾常给山岳敷上一层调和色, 是群山的色彩变得柔和、淡雅和协 调。
庐山
四姑娘山
(二)石色
系指山石因岩石种类、所含矿物质 成分、风化程度等各不相同,而显 现出的色彩。
石色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个 山体的颜色。
火焰山
(三)天色
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不同的天气和时间,会使天空
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这就是天色。
资源,寓情于景,把内在的情感投射于外在的旅游资源上。 思考回答问题: 触景生情与缘情择景的区别: 触景生情使旅游资源得到了情感形式,而缘情择景却使情感得到了自然
形式。
复习思考题:
1、旅游资源审美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含义。 2、旅游资源美包括哪些类型,并简述旅游资源的形象美。 3、简要列举旅游资源的不同审美方法。
如泰山骤里于齐鲁大地之上,大有 通天之势,给人以高大雄浑的视觉 意象,素有“天下雄”之美誉。
泰山“天下雄”
一览众山小
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㈡ “奇”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奇”美一般是具形态 幻怪离奇的特点,给人千变万化,出 人意料之感。
如有“天下奇”美誉的黄山,以石 奇、松奇、云奇、泉奇而著称。
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 法,它可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 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㈠ 联想欣赏法 主要指旅游资源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观赏
者的生活积累,这种触动唤醒了观赏者所直接感受 的对象(旅游资源)与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之间的 某种联系,从而产生出新的审美对象。 ㈡想象欣赏法 想象主要表现为,不仅感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 旅游资源,而且还能在观赏者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 形象。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它与 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与人的立场、观点有关,具有 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情感与情绪的联系 :
外部表现都是喜、怒、哀、乐等。
2、情感与情绪的区别: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而情绪具有情景性、短
暂性的特点。



人们凭借各种感官感知现实旅游资源,产生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思维、判
①物态协调美:
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要,对自然 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 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 游资源的审美效应。
②心理协调美:
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 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 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 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 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四、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是 旅游资源审美中旅
游资源的触发,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 其特点为“因物起兴”:一是不同情感对应于不 同的对象形式结构;一是不同的美感有着不同的 心理基础。
㈡ 缘情择景 是指旅游者,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游
如原始森林,九寨沟风景区等。
沟九 寨
西 双 版 纳
二、色彩美:
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
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
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色、水色、植物色等。
(一)山色 `
山色系指山体的混合色、调和色, 体现山体的整体色彩。
六、风情美: 风情美是民俗民风与生活环境彼此协调而形成的一种综合
美。 其特点是: ① 独特性 ② 神秘性 ③ 真实性 ④ 体验性
第三节 旅游资源审美方法
一、定点——散点法 : ㈠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 指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准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如:
乐山睡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