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铁路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重庆铁路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广泛应用牙膏、糖果及调味品中。

工业中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得肉桂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肉桂醛的分子式为C9H8O
B.检验肉桂醛中是否残留有苯甲醛: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是否褪色
C.1 mol肉桂醛在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最多消耗5 mol H2
D.肉桂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参考答案:
B

2.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参考答案:
A
解析:火力发电,必须使用外界的能源,不节能,故A项不符。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太阳能,是节能的,B项符合;回收石膏,是充分利用原子的一种表现,C项符合;沼气为作燃气,是节能的,D项符合。

3.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不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D.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参考答案:
B

4.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A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配合单元常呈八面体空间结构
B. [Ag(NH3)2]+中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以sp杂化成键
C. 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正四面体结构
D. 已知[Cu(NH3)2]2+的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则它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参考答案:
C

6.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若用表示水的离子积,a表示水的电离度,能使的值增大的是
A.NaOH
B.
C.HC1
D.
参考答案:
D
7.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参考答案:
D

8. 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
A.锌粒与稀HNO3反应制备H2
B.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H2SO4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H2SO4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H2SO4反应制备CO2
参考答案:
C

9.
现有等体积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 L、V2 L、V3 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前三溶液pH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NaOH溶液pH最大
B.若混合前三溶液pH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1>V2>V3
C.若混合前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1>V2>V3
D.若混合前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1>V2>V3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中:Fe2+、K+、Cl-、NO3-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nO4-、SO42-、Na+、H+
C.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K+、Cl-、SO32-、SiO32-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SO42-、Cu2+、HCO3-参考答案:
C

12.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 +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物质既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①苯②苯酚③甲苯④乙醇⑤己烯⑥己烷⑦亚硫酸
A.②③⑤⑥
B.②④⑥⑦
C.②⑤⑦
D.全部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各组在溶液中反应,无论反应物的量怎么改变,其化学方程式都不变的是 A.FeBr2与Cl2 B.Ba(OH)2与H2SO4
C.CO2与NaOH D.Ca(HCO3)2与NaOH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它有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

液体矿床以钾矿为主,伴生着镁、溴等多种矿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42-、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②的所需的主要仪器是
(2)参照下图溶解度曲线,得到的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同学甲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对上述操作②后无色溶液进行除杂提纯,其方案如下:
【有关资料】
【设计除杂过程】
a、已知试剂B是K2CO3溶液,则溶液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获取纯净氯化钾】
b、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l mol· L一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5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

该操作的目的是。

将溶液C 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c、进行操作⑤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此时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为。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2)MgSO4
(3)a、Ba(OH)2 b、除去未反应的OH-和CO32-c、1.6×10-7mol/L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饱和一元醇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7.4g的A与足量金属Na反应放出1.12L的H2(标准状况下),且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已知:饱和一元醇中的烷基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①A分子式是
②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③F是A的同分异构体,它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分子中除官能团之外还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机物G(C6H6O2)可用作显影剂,遇含有Fe3+的溶液显紫色,G还能发生的反应是(选填序号)______
①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
G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请写出G的结构简式:
请写出G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A和G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水与一种食品抗氧化剂H,H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得到化学式为C10H12O2Na2的化合物,请写出H的结构简式是:
参考答案:
18. 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

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CO ( g ) + 2H2 ( g )
CH3OH ( g ) △H=-90.8 kJ·mol-1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 和20 molH2,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所示,当达到平衡状态 A 时,容器的体积为20 L。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如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 CO 和20mol H2,
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 L。

(3)关于反应CO(g)+2H2(g)CH3OH(g)在化学
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H3OH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2V正(CH3OH)=V正(H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CO(g)+2H2(g)CH3OH(g),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 < T2 <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ν(b)>ν(d)
C.平衡常数: K(a) =K(c) ; K(b) >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5)已知CO2(g)+H2(g)CO(g)+H2O(g)
△H= + 41.3 kJ·mol-1,试写出由 CO2和H2制取甲醇的
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K=C(CH3OH)/C2(H2)?C(CO) (2)4 (3)A C D (4) A
(5)CO2(g) +3H2(g) CH3OH(g) +H2O(g) △H=-49.5 kJ·mol-1
19. (10分)将锌粒投入CuSO4溶液后,常常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锌粒表面有黑色粉物生成,并出现少量气泡。

静止2~3小时,黑色粉状物大量增加。

经过滤后得到的部分黑色粉状物用蒸馏水洗涤5~6次,至少量洗液中滴入过量氨水无颜色变化止。

凉干黑色粉状物后进一步实验;取少量黑色粉状物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即出现紫红色粉状物,并伴有极少量的气泡,溶液显淡黄绿色。

吸取淡黄绿色溶液少许至另一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蓝色溶液。

1.黑色粉状物的组成是什么?
2.生成黑色粉状物的原因是什么?
3.如欲在锌拉与CuSO4溶液的反应中观察到表面析出的紫红色铜,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铜、氧化铜、少量锌粉
(2)铜胃锌与硫酸铜置换反应之产物,硫酸铜溶液应Cu2+水解而呈酸性,一部分锌遇H+生成H2,有少量的锌从表面脱落未反应而与通分混杂;随着H2的放出。

溶液的pH值增大,析出的Cu(OH)2也不断增多,并分解成黑色的CuO粉末。

(3)抑制水解,采用直接将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制成的饱和溶液与锌粉反应,即可观察到紫红色的铜析出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