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大 发 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 因 简 析
1 1 迁入 代四( ) . 2 代成 虫产 卵多、 孵化 率高、 害重 由于 危 灯光诱 蛾与田间赶蛾量不 多而未予防治 迁入代 , 致使迁 入代
大量繁殖 , 田间残 留虫量 较 高 , 主害 代 [ ( ) 和六 ( ) 为 五 3代 4 代] 的大发生奠定 了虫源基础 。 12 田间虫态复 杂, 害期 延长 迁 入代 繁殖 的大量虫 源 . 危
治一直采用 “ 主治 主害代 , 二龄 幼虫 盛期 用药 ” 的策略 , 对迁 入代一 般不 予防治。在大发生 和特 大发生 的年份 , 防治对策 应调整 为“ 压低迁 入代 虫源基数 、 卵孵高峰期 用药 、 增加常规 农 药使用剂量” 努力提高药剂 的防治效果 。 , 2 3 积极 引进使 用 高效 、 效农 药 由于常 规使用 的杀虫 . 长 单、 杀虫胺 等农药药 效期 只有 5 d 如 稻纵卷叶螟 发生 、 ~7 , 危 害期较长 , 就必须进行多次 防治 , 而应选 用锐劲特等 高效 、 长 效农药 , 可减少用药次数 , 提高防治效果 。 2 4 水稻 齐穗后 仍 然要 防 治 水稻齐 穗后 8 O , . ~ld 叶片已
维普资讯
上海农业 科技
20 06—5
稻 纵 卷 叶螟 重 发 生 原 因及 防治 对 策
张庆华 张 备 鄂有祥 陈 军 ( 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农业服务中心 2 20 ) 12 0
2 防治对策 2 l 搞好 虫情的预测预报 特别 是迁入代 的灯光诱蛾要 与 , 田间 赶 蛾 、 田间 卵 块 密 度 调 查 相 结 合 。这 三 年 来 , 于 迁 入 由 代 的灯光诱蛾量 和 田间赶蛾量与常年 相 比增加 并不显著 , 从 而忽视 了田间 卵块 密度 的调 查 , 弃 了对迁 入 代 的药 剂 防 放 治, 造成 了田间 l %左右 的 白叶率 , 积累 了虫 源 , 增加 了下一 代 的防治压力。 2 2 调整 防治策略 . 在 正 常发 生年份 , 稻纵 卷叶螟 的防 对 稻纵卷 叶螟是 水稻 生产 上 的主 要害 虫 , 中市在 2 0 扬 03 年前为 中等或 中等偏轻 发生 , 2 0 从 0 3年起该 虫对 水稻 的危 害不断加重 ,0 32 0 2 0 、0 5年为 特大 发生年 。为有 效控制 该虫 对水稻生产造成 的危害 , 现对这三年来该 虫特 大发生 的原 因 及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 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 考。
品种 选用 “ 玻璃 脆芹 ” “ 洋芹” 、西 。于 9月 中下
收稿 日期 :o 6—0 —1 2o 1 6
芹 菜 豆 、 青 、 白菜 多 元 多 熟 高 效 种 植 技 术 、 豇 小 菜 大
周马康 孙晓荣 崔春梅 卢梅军 王晓芹 ( 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农业技 术推广站
2 1 芹菜 .
264 ) 26 1
芹菜 、 豆、 青菜 、 白菜种植 模式 , 豇 小 大 合理 组合 了其生 长时间 , 用地与养 地相结 合 , 采用塑 料薄膜覆 盖 , 可有 效提高 肥、 、 、 水 光 时间和土地 的利用率 , 一般 亩产芹菜 1 0 k 、 5 0 g 豇豆 20k 、 7 0 g青菜 30 g 大 白菜 60 k , 5k 、 0 0 g 有较 高的经济效益 。 1 种植规格及茬 口安排 选择灌排方便 田块 , 挖沟做 畦 , 畦面净 宽 2 0m, 0 c 畦沟 宽 2 ~3c 深 2 c 两 畦一组 合 。芹 菜 9月 上 中旬育 苗 ; 1 5 0m, 5m, 1 月上 中旬定植 , 规格 1 ×6 7r , 0 - c 每穴视苗情 而定 , n 健壮 苗 l
渐趋 老健 , 虫取 食 困难 , 活率 明显 降低 , 幼 成 一般不予 防治 , 但实际情况表明 , 大发 生年 份 , 在 田间 成活幼 虫 的绝对量 仍
较大 , 仍需要 进行一 次 防治 , 否则 水稻 的功 能叶片 将会 受到 严重危 害。 2 5 科 学 用 药 , 高 用 药 效 果 调 查 发 现 , 稻 纵 卷 叶 螟 重 . 提 在 发生年 份 , 大多水稻种植 户加大 了用药 剂量而未相应 加大农 药 的兑水量 , 尤其 是在水 稻 中后期 群体 较大 时 , 由于兑 水量 不足 , 喷雾不能透彻 、 均匀 , 而降低 了防治效果 。
及外地不断迁入虫源 , 主害代蛾 量高 、 使 峰期长 , 加上 较长的 产卵孵化期 和幼虫危 害期 , 使 田间虫 态复杂 , 致 防治难 度加 大。2 0 0 5年五( ) 3 代稻 纵卷 叶螟 的蛾峰期从 7月 2 1日起持 续 了 1d 常年 5 8 )单 日亩蛾量平均 2 7 ( 6( - d, 90头 常年 30头 5 左右 )六 () ; 4 代稻 纵卷 叶螟 的蛾峰 期从 8月 1 7日起持 续 了 4 d 常年 l ~1d , 日亩蛾 量 平均 3 6 4( 3 6 )单 4 0头 ( 常年 2 0 0 0头 左右 )是历年来虫量最多 、 , 持续时间最长 的一年 。 l3 食料备件好 、 气候适 宜 近 三年 来 , 我市从 6月下旬 ~ 9月上旬 , 高温干旱天 数相对较 少 , 对该 虫产 卵 、 化的抑制 孵 作用轻微 ; 同时 , 因水稻栽培方式 多样化 , 田间水 稻基本上 处 于较 高的氮素水平 , 生长嫩 绿 , 环境 条件 十分 有利 于该虫 的 繁殖和幼虫的生长。 14 药刘防治效果下 降 本地 区施 用 的农药 仍然是 以长期 . 使用 的杀 虫单 、 杀虫 双、 杀虫 胺 、 三唑 磷等常 规农药 为主 , 稻 纵卷叶螟对这 些农药 已产生了一定 的抗 体 , 然用药量增 加 虽 了一倍 , 防治效果仅在 9 %左右。 但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