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样题(一)
农学概论复习题(完全版)
![农学概论复习题(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6c6639998fcc22bdd10d24.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农业:是指人类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条件,调整农业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人类生活所需产品的生产活动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个部门的统称。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即是指人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
农学:广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类科学,包括农业基本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
狭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类科学,它涉及到作物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等学科。
二、问答题1、农学概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农业的组成农业是由农业生物、农业生物赖以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劳动三部分组成。
3、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什么?•农业生产的实质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传递的过程,包括初级生产(第一性生产)和次级生产(第二性生产)。
•初级生产的实质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一个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及生物化学反应。
(光合反应)•次级生产是通过动物生产实现物质的转化,植物性蛋白到动物性蛋白。
4、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农业生产受生物学规律支配。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与季节性。
•农业生产具要连续性。
•农业生产是综合性生产。
5、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它既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又具备很多人类改造、控制、调节、干扰甚至破坏所带来的新特点。
主要表现在:1.系统受人类的调控;2.系统自身稳定性差;3.系统净生产力较高;4.系统的开放性更强;5.系统受双规律支配。
6、农业的发展农业作为古老的产业,有上万年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的角度,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
7、农学的特点1. 系统的复杂性2. 技术的实用性3. 生产的连续性4. 作物生长的规律性5. 明显的季节性6. 严格的地域性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组成)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质地分类(土壤颗粒组成分类)原生矿物:直接由熔岩凝结核结晶而形成的原始矿物,是岩石组成中原来含有的矿物。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f332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1.png)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农学的定义是什么?A)农学是研究针对农业相关问题的科学。
B)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发展过程的科学。
C)农学是研究土壤种植问题的科学。
D)农学是研究动物饲养和畜牧业的科学。
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农学研究的内容?A)农作物栽培学。
B)果树病虫害防治。
C)农业机械与设备使用。
D)农田水利与灌溉管理。
答案:C3.农学中的“耕作”是指什么?A)植物根系的生长。
B)土壤的翻耕与改良。
C)农作物的施肥与浇水。
D)种子的播种与收获。
答案:B4.以下哪个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A)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B)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C)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D)促进农民的增收与脱贫。
答案:D5.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有哪些影响?A)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B)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D)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答案:A、B、C、D第二节:填空题6.农作物的主要有机元素是氮、磷和______。
答案:钾7.全球农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答案:小麦8.我国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答案:东部9.农田水利中常用的水源是______。
答案:江河湖泊10.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答案:节约、保护、合理利用第三节:简答题11.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科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农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科学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
最初的农业科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土壤、植物和动物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科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现代农业科学通过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民收入。
12.请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并能够持续满足人类对食品和生物资源的需求。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61d5c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f.png)
农学概论试题第1篇:农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种子指作物生产上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或植物学上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生育期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3、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收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
4、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5、品种指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经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状相对一致,能生产出符合人类要求的产品的一个作物群体。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支持、合成、贮藏。
2、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及氧气。
3、作物生长必需的生活因子有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和养分。
4、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
5、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6、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氮、*、钾。
7、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8、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9、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温度。
10、短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个临界日照长度,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1、“社会”一词源于( a )。
a、*b、美国c、英国d、德国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c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原理》c、《实*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4、*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陈千秋5、理论社会学又称( a )。
a.纯粹社会学 b、经验社会学 c、应用社会学 d、教育社会学6、文化是指( d )。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51fc5ba0d4a7303763a19.png)
《农学概论》考试卷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植物根据生活周期不同,分为(1)、(2)、(3)植物。
2、叶脉的脉序有(4)、(5)和(6)三种类型。
3、花的雌蕊由(7)、(8)、(9)和(10)四部分组成。
4、由同一生活型植物组成的植物集合体叫做(11)。
5、植物抽穗或开花前的生长阶段称为(12);抽穗或开花后的生长阶段称为(13)。
6、土壤含水百分率达到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14)。
7、农业生产中最好的土壤结构为(15)。
8、根系的类型分为(16)和(17)。
9、草地植物根据叶子在茎上着生的位置分为 (18)、(19)和(20)等三种株从类型。
二、填图题(共15分,每空1 分)1A (1)B(2) C(3) D (4)2 写出下面叶子的类型。
3 写出下面几种叶裂的种类A __(8)__B (9)C (10)D ____(11)_____4 写出下面各花序的类型A____(12)___ B___(13)______ C_ _(14)____ D_____(15)_____三、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1 光补偿点;2春化作用;3 CO2补偿点;4 凋萎系数(萎蔫系数); 5 土壤孔隙度;6 土壤缓冲性;7 群落演替;8 建群种四、简答题(共39分,除第6题3分外,其余每题6分)1 草地植物分为哪几种生活型?2 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 土壤耕作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植物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5、土壤表土耕作有哪些耕作项目?6、土壤耕性好坏的评价指标有那些?7、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有哪几方面?五、论述题(共20分,第1题12分;第2题8分)1、论述少耕法和免耕法?(12分)2、论述植物器官之间的生长相关性?(8分)2008~20XX年第一学期期末《农学概论》考试卷 A 卷答案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 (1):(一年生)、(2):(越年生)、(3):(多年生)2 (4):(网状脉)、(5):(平行脉)和(6):(射出脉)3 (7):(柱头)、(8):(花柱)、(9):(子房)、和(10)(胚珠)4 (11):(层片)5 (12)(营养生长期);(13):(生殖生长期)6 (14)(田间持水量)7 (15)(团粒结构)8 (16):(直根系)和(17)(须根系)9 (18)、:(上繁草)、(19):(下繁草)和(20):(莲座叶丛草)二、填图题(共15分,每空1 分)1 A (1):叶片; B (2) :叶舌; C (3):叶耳;D(4) :叶鞘2 A (5):掌状复叶;B(6):三出复叶;C(7):单身(生)复叶3 A (8):掌状浅裂、B(9):羽状浅裂 C (10):掌状深裂 D (11):羽状深裂4 A(12)伞房花序 B (13):圆锥花序 C (14):肉穗花序 D (15):柔荑花序三、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1 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小到某一值时(0.5分),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0.5分),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1分)。
《农学概论》(2011.12)
![《农学概论》(2011.12)](https://img.taocdn.com/s3/m/0d1206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5.png)
《农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农学与作物生产1、广义的农学、广义的农学 P1 P12、中义的农学P13、狭义的农学P14、农学的性质P1-25、农学的地位P2-3 6、农学的特点P3-4 7、营养素P5 8、产能营养素P5 9、必需脂肪酸P8 10、必需氨基酸:P9 11、根据我国的实际,解决粮食危机的途径有哪些?P20-22 第二章种植业资源与农田生态系统12、资源P24 13、种植业资源具体包括哪些P24-30 14、自然资源P24 15、社会资源P24 16、气候资源包括:P24-25 17、由于光热水资源的不同组合,在我国形成三个农业气候大区。
即:P27 18、土地资源P28 19、生物资源P29 20、社会资源P30 21、生态因子P30 22、生态因子分为哪五类?P30 23、生态因子作用机制P30-31 24、光补偿点:P32 25、光饱和点:P32 26、光周期反应(光周期现象)。
P32 27、根据大多数作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根据大多数作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日中性短日照作物和日中性作物三种类型。
P32 28、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有最适点、最低点和最高点三个指标,、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有最适点、最低点和最高点三个指标,称为称为温度三基点。
P33 29、积温:P35 30、无霜期:P35 31、低温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有冻害、冷害和霜害三种。
P35 32、冻害P35 33、冷害P35 3 109、远缘杂交。
P101 110、杂种优势。
P102 111、杂种优势的表现、杂种优势的表现 P103 112、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P103 113、诱变育种。
P105 114、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特点 P105 115、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 P108 116、品种审定。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b1f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9.png)
《农学概论》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作物不属于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水稻D. 大豆2. 下列哪种土壤类型在我国分布最广?A. 黑土B. 红壤C. 黄壤D. 潮土A. 氮B. 磷C. 钾D. 氯4. 下列哪种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轮作B. 连作C. 播种D. 施肥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引黄济青D. 南水北调6. 下列哪种作物适宜在盐碱地种植?A. 棉花B. 大豆C. 玉米D. 花生A. 精准农业B. 绿色农业C. 循环农业D. 高效农业8. 下列哪种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应用最广泛?A. 播种机械化B. 收获机械化C. 耕地机械化D. 植保机械化A. 干旱B. 洪涝C. 霜冻D. 台风10. 下列哪个部门负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A. 农业部B. 农业厅C. 农业科学院D. 农业技术推广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产的四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
3. 土壤的三大基本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__。
4.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____、____、____。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____、____、____。
7. 现代农业科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8.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
9. 我国农业政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请列举四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3. 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农业概论试题
![农业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a9916a79563c1ec5da7177.png)
农业概论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渔业通常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和淡水渔业。
广义的渔业还包括。
2.农业发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和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
3.从物质生产及其转化效率上看,作物经济产量是和两者的乘积。
4.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主要有⑴;⑵;(3)边行效应;(4)作物间互利关系;(5)增强抗灾能力。
5.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油菜、芝麻是我国除大豆以外的四大油料作物。
6.作物以耕地种类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作物;_______________ 作物。
7.果树种类按季相分,可分为三类,如苹果属______________ ,甜橙属_______________ 。
8.森林按培育目的或作用分类,可分为用材林、、。
9.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主要包括⑴;(2)两大类。
10.我国养殖的十几种鲤科鱼类,正常所需的氧溶量一般要大于毫克/升,最适为毫克/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变化在80〜240kcal/cm2之间,其中东部主要农区平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则为______________ 。
12.自然生态系统具有(1)整体性或平衡性;(2)程序性;(3)可更新性;(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等特点。
13.目前有两种农业能源消费类型的国家: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是。
14.在人口发展过程中,目前,发达国家经历了人口演变的阶段。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大多仍处在阶段。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035ad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0.png)
农学概论试题农学概论试题⼀、单项选择题:1.1975年由泽⽂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有(A)个。
A 12B 13C 14D 152.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是( B )。
A种⼦净度B种⼦纯度 C发芽势 D发芽率3.⽲⾕类作物单位⾯积穗数是由株数和单株成穗数决定,播种密度和播种质量决定株数,( A )是成穗数的决定阶段。
A分蘖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开花期4.农学的研究对象是(A)。
A⼤⽥作物 B.农业 C种植业 D园艺作物5.农学是于(C)世纪后期正式成为⼀门科学的。
A 17B 18C 19D 206.迄今为⽌,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 C )种。
A 12B 14C 16D 187.全年收获作物的总⾯积占耕地⾯积的百分⽐为(D)。
A叶⾯积指数 B收获指数 C叶龄指数D复种指数8.⼟壤有效⽔的下限是(A)。
A萎蔫系数 B⽥间持⽔量 C⽑细管悬着⽔消失 D蒸腾系数9.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A⼤⾖B⽟⽶C茄⼦ D马铃薯10.下列作物属于长⽇照作物的是(B)。
A⼤⾖B油菜C黄⿇ D烟草11.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A花⽣ B⽔稻 C青稞D烟草12.下列作物种⼦中具有胚乳的是( D )。
A油菜B⼤⾖C棉花D⽟⽶13.⼩麦属于( A )。
A长⽇照作物B短⽇照作物 C中⽇照作物 D定⽇照作物14.⼩麦需⽔临界期在(B)。
A拔节期B孕穗⾄抽穗期 C灌浆期 D成熟期15.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A)。
A双亲⼀般合⼒要⾼B双亲产量都要⾼C双亲长期要接近 D以上全不对16.要取得引种成功必须(C)。
A.同纬度间 B同海拔⾼度C同纬度、同海拔⾼度D⽆纬度和海拔⾼度限制17.⼀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B)。
A N2 0%、P 10%、K 10%B N2 0%、P2O5 10%、K2O 10%C C 20%、H 10%、O2 10%D CO2 20%、H2O 10%、O2 10%18.在前季作物⽣长的后期,在其株⾏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式叫(D)。
考研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5d47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a.png)
考研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性B. 地域性C. 季节性D. 工业性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A. 种植业B. 林业C. 牧业D. 制造业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4.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单元是:A. 生物群落B. 种群C. 生态位D. 生态系统5.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不包括:A. 转基因技术B. 组织培养技术C. 食品加工技术D. 克隆技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包括:A. 机械化B. 信息化C. 化学化D. 生物化7. 农业资源主要包括: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C. 人力资源D. 气候资源8. 下列属于农业生物技术的优点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农药使用C. 增加作物种类D. 降低生产成本9.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A. 退耕还林B. 减少化肥使用C. 推广节水灌溉D. 增加农药使用10.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A. 提高生产效率B.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C. 降低农产品质量D.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农业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2. 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14. 论述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考研农学概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C4. B5. C二、多项选择题6. A, B, C7. A, B, C8. A, B, D9. A, B, C10. A, B, D三、简答题11. 农业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51fc5ba0d4a7303763a19.png)
《农学概论》考试卷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植物根据生活周期不同,分为(1)、(2)、(3)植物。
2、叶脉的脉序有(4)、(5)和(6)三种类型。
3、花的雌蕊由(7)、(8)、(9)和(10)四部分组成。
4、由同一生活型植物组成的植物集合体叫做(11)。
5、植物抽穗或开花前的生长阶段称为(12);抽穗或开花后的生长阶段称为(13)。
6、土壤含水百分率达到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14)。
7、农业生产中最好的土壤结构为(15)。
8、根系的类型分为(16)和(17)。
9、草地植物根据叶子在茎上着生的位置分为 (18)、(19)和(20)等三种株从类型。
二、填图题(共15分,每空1 分)1A (1)B(2) C(3) D (4)2 写出下面叶子的类型。
3 写出下面几种叶裂的种类A __(8)__B (9)C (10)D ____(11)_____4 写出下面各花序的类型A____(12)___ B___(13)______ C_ _(14)____ D_____(15)_____三、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1 光补偿点;2春化作用;3 CO2补偿点;4 凋萎系数(萎蔫系数); 5 土壤孔隙度;6 土壤缓冲性;7 群落演替;8 建群种四、简答题(共39分,除第6题3分外,其余每题6分)1 草地植物分为哪几种生活型?2 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 土壤耕作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植物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5、土壤表土耕作有哪些耕作项目?6、土壤耕性好坏的评价指标有那些?7、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有哪几方面?五、论述题(共20分,第1题12分;第2题8分)1、论述少耕法和免耕法?(12分)2、论述植物器官之间的生长相关性?(8分)2008~20XX年第一学期期末《农学概论》考试卷 A 卷答案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 (1):(一年生)、(2):(越年生)、(3):(多年生)2 (4):(网状脉)、(5):(平行脉)和(6):(射出脉)3 (7):(柱头)、(8):(花柱)、(9):(子房)、和(10)(胚珠)4 (11):(层片)5 (12)(营养生长期);(13):(生殖生长期)6 (14)(田间持水量)7 (15)(团粒结构)8 (16):(直根系)和(17)(须根系)9 (18)、:(上繁草)、(19):(下繁草)和(20):(莲座叶丛草)二、填图题(共15分,每空1 分)1 A (1):叶片; B (2) :叶舌; C (3):叶耳;D(4) :叶鞘2 A (5):掌状复叶;B(6):三出复叶;C(7):单身(生)复叶3 A (8):掌状浅裂、B(9):羽状浅裂 C (10):掌状深裂 D (11):羽状深裂4 A(12)伞房花序 B (13):圆锥花序 C (14):肉穗花序 D (15):柔荑花序三、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1 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小到某一值时(0.5分),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0.5分),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1分)。
农学概论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农学概论模拟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d32b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6.png)
农学概论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是指:A. 工业生产B. 服务业C.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D. 信息技术答案:C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 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湿度D. 土壤盐分答案:D3.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是:A. 氮、磷、钾B. 钙、镁、硫C. 铁、锰、锌D. 碳、氢、氧答案:A4. 下列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转基因技术B. 组织培养技术C. 无土栽培技术D. 石油开采技术答案:D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环境效益C. 社会效益D. 生态平衡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7.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 减少农业劳动力D. 增加农业用地面积答案:B8.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包括: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农业产量的最大化答案:D9. 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干灌答案:D10. 农业气象学研究的是:A.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B. 气象预报C. 气候变化D. 农业灾害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农业的三大生产要素包括土地、______和劳动力。
答案:资本2. 农业的“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______和农民问题。
答案:农村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______、动物和微生物。
答案:植物4. 农业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和抗病性。
答案:抗虫性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合理性、社会公正性和______。
答案:生态平衡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志,它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f33c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c.png)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科学C. 农业技术D. 农业政策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基本要素?A. 土地B. 劳动力C. 资本D. 市场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土壤答案:D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D5. 以下哪种农业模式不属于现代农业?A. 精准农业B. 有机农业C. 生物农业D. 传统农业答案:D6.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减少农业成本C.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7. 农业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农业生物的遗传变异B. 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C. 农业生物的生理生态D. 农业生物的病虫害防治答案:A8.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棉花答案:D9.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农家肥D. 磷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食物生产B. 环境美化C. 经济发展D. 文化传承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减少化肥使用C. 推广节水灌溉D. 增加农药使用答案:ABC3. 现代农业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转基因技术B. 遥感技术C. 智能农业D. 传统耕作答案:ABC4. 农业机械化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提高作业效率B. 减少劳动强度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农产品产量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土地利用方式C. 外来物种入侵D. 农业政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6a67cc02d276a200292ea3.png)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 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 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绵阳师范考研农学概论真题
![绵阳师范考研农学概论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b0665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3.png)
绵阳师范考研农学概论真题一、农学概论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它涉及农业的各个方面,例如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农业经济等。
而农学概论作为农学的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农学各个专业打下基础。
二、农学概论真题(一)选择题1. 农业生产可以分为下列哪几个环节?A. 农田准备、播种、施肥、除草B. 种子选育、杂交育种、广育、持续育种C. 土壤改良、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D. 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答案:A)2. 下列哪些是主要的农业政策?A.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B.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D.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产业化(答案:A、B、C、D)3. 以下哪种农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答案:中国农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农民收入不平衡、土地资源短缺等。
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政策的支持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中国农业也正朝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未来,农业将更加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产量和品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增值服务,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2. 请简述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意义。
(答案: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农业科技可以改善耕地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同时,农业科技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通过本次绵阳师范考研农学概论真题的讨论和解答,我们对农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农学概论为我们提供了入门知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农学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农学概论真题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准备迎接更大的考试挑战。
农学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农学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7ba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4.png)
农学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A. 有机质含量B. 土壤酸碱度C. 土壤温度D. 土壤湿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A. 氮B. 磷C. 钾D. 铁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B. 可逆流动C. 双向流动D. 循环流动答案:A4.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劳动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农产品产量D. 改善劳动条件5.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禾本科作物?A. 小麦B. 玉米C. 马铃薯D. 水稻答案:C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7.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不包括: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酶工程D. 土壤改良答案:D8.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农业规模化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部分?B. 动物C. 微生物D. 无机物答案:D10. 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农作物B. 农业气候C. 农业环境D. 农业灾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价值增值答案:ABC2.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在于:A. 维持生态平衡B. 提高农业生产力C. 保护遗传资源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ABCD3. 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包括:A. 信息化B. 智能化D. 机械化答案:ABC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A. 经济性原则B. 社会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生态性原则答案:ABCD5.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 耕作机械化B. 播种机械化C. 收获机械化D.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概论样题(一)一、名词解释1.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出现了“高、高、低”、“高、低、高”和“低、低、低”3种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3个字分别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第1种类型主要出现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2种类型出现在工业革命早期,第3种类型出现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
2.“高、低、高”类型: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早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饥荒、战乱的结束,人口死亡率开始降低,因而人口发展表现出高出生率(3.5%-4.5%)、低死亡率(2.0%-2.5%)和高增长率(1.0%-2.5%)的特点。
3.作物生产的三元结构:粮食发展战略的一种,即粮食-经济-饲料作物,发展优质的饲料作物,变“人畜共粮”为“人畜分粮”,提高粮食作物的综合利用效益。
4.作物的温度三基点:按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5.四碳作物: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中间作物是带4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羧酸,称四碳作物。
有高粱、玉米、甘蔗等。
6.长日照植物: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作物,称为长日照作物。
如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等冬季作物。
7.生育阶段: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称为作物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天数)为作物(全)生育期,全生育期可人为地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或生育期。
8.发芽率:发芽率是指能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9.营养生长:营养生长是指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进行营养生长的时期称为营养生长期或营养生长阶段。
10.经济系数: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11.选择育种:应用最高的品种选育方法,以品种内的自然变异为材料,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从而获得新品种或改良原有品种的方法。
简单易行,收效较快。
12.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对遗传物质进行直接操纵、改组、重建,实现遗传性定向改造的技术。
1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比例称为土壤质地,包括沙性土、粘性土和壤性土。
14.壤性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在15%-40%的土壤。
15.作物布局: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即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面积、比例和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16.轮作: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7.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18.可持续农业:持续农业是一种综合兼顾了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等因素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在不破坏环境和资源、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农业发展模式。
19.水中花卉:据生物学特性花卉分类的一种,指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如荷花、睡莲、石菖蒲等。
20.观赏花木:木本(灌木或乔木)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可以是花也可以是茎叶。
如月季、玫瑰、牡丹、雪松、樟树、银杏、苏铁等。
二、简答题1.为什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1)农业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农产品是出口换汇的重要物资。
2.世界上有哪4种农耕文化,各有什么作物起源?答:地中海农耕文化-二粒小麦、波兰小麦、地中海燕麦、大粒豌豆、大粒蚕豆、羽扁豆、甜菜、三叶草等。
热带深草原农耕文化-高粱、豌豆、亚麻、蓖麻、芝麻等。
根栽农耕文化-稻、黍、粟、稗、高粱、大麦、荞麦、大豆、山药、苎麻、大麻等。
新大陆农耕文化-玉米、甘薯、陆地棉、马铃薯、花生、烟草等。
3.简述作物种子的概念与类别。
答:作物生产中所说的种子,泛指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包括有胚珠发育而成的真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根茎类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
4.作物类别与品质间有何关系?答:作物的品质是指产量器官,即目标产品的质量。
粮食作物的品质包括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等,经济作物的品质包括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等。
5.农作物品种的基本概念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品种是人类长期劳动的产物;2)品种应具备遗传稳定性和形态一致性;3)品种必须符合生产的需要。
6.良种繁育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答:一是生产优质种子,实行品种的更换和更新;二是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持良种种性。
7.组成土壤的三相物质各有什么特点?答: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颗粒)和土壤有机质2大部分,其中,矿物质土粒占到农田土壤总干重的95%以上,有机质一般只占到1-2%,极少超过5%;液相包括土壤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溶质,实际上呈一种稀薄的水溶液状态;气相即土壤空气。
8.简述各类肥料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施用方法。
答:有机肥料:来源广,成本低,便于就地取材;养分含量全面,分解释放缓慢,肥效长而稳定;有机质和腐殖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无机肥料:化学肥料,易溶于水,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微生物肥料:可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有效性。
方法:全层施肥,将肥料撒于土壤表层,通过翻耕混入耕作层;集中施肥,将肥料集中施于种子及其根际周围;表层施肥,将肥料撒于表层,通过灌溉水或中耕培土,将肥料带入根层;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
9.不同作物的产后处理方法有何不同?答:1).种子干燥。
禾谷类、油料等收获后,应立即进行脱粒和干燥。
棉花分级、分晒、分轧。
多雨地区,必要时应采用人工和机械干燥的方法。
2).薯类保鲜。
3).产品初加工。
甜菜切去根头,甘蔗削去根、梢,麻类剥制脱胶、晒干分级,烟草中晒烟要干燥定色,烤烟要加热调制。
10.耕作制度的优化方案应兼顾哪几个方面?答:提高复种指数,增加间套作面积。
11.简述现代农业中产销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答: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均有专业公司经销,农产品的收购、储存、加工等也有专门机构负责。
有关各方均能做到规模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
12.园艺植物种子繁殖有什么优缺点?答:种子繁殖的优点是:种子轻便,易于采收、储藏、运输、播种等工作的进行;种子来源广,易于大量繁殖;幼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寿命较长;对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强。
种子繁殖的缺点是:后代易出现变异,失去原有的优良性状;木本植物的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会造成开花结实较晚;不能用于繁殖自花不孕植物和无子植物。
三、叙述题1.为什么说我国粮食需求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答: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需求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耕地资源。
我国耕地面积小,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这是基本国情。
而且人口还要增加,耕地还在减少,目前已有一些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于联合国规定的最低界限。
因此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二是水资源。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北方地区,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均不能充分保证。
2.列举各起源中心起源的主要作物名称。
答:1)中国起源中心。
是世界上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起源地。
固有植物136种,居各起源中心之首。
主要农作物有稻、黍、粟、稗、高粱、大麦、荞麦、大豆、山药、苎麻、大麻等。
2)印度起源中心。
固有植物117种,主要农作物有稻、甘蔗、绿豆、亚洲棉、黄麻、芝麻等。
印度—马来亚起源中心。
故有植物55种,主要有甘蔗、薏苡、马尼刺麻等。
3)中亚起源中心。
故有植物44种,主要有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
4)近东(西亚)起源中心。
故有植物83种,主要有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圆锥小麦、波斯小麦、二棱大麦、黑麦、燕麦等。
5)地中海起源中心。
故有植物84种,主要有二粒小麦、波兰小麦、地中海燕麦、大粒豌豆、大粒蚕豆、羽扁豆、甜菜、三叶草等。
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
故有植物88种,是高粱、豌豆、亚麻、蓖麻、芝麻等。
7)中美起源中心。
主要作物有玉米、甘薯、陆地棉等。
8)南美起源中心。
主要有马铃薯、花生、烟草、木薯、海岛棉等。
3.以小麦或水稻为主,叙述禾谷类作物产量形成过程。
答:穗数。
不需要分蘖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的穗数取决于种植密度;大多数需要分蘖的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穗数取决于种植(移栽)密度和单株有效分蘖数。
穗粒数。
穗粒数取决于结实率。
粒重。
粒重主要取决于作物的灌浆过程。
4.概述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答:包括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优良基因的重组与选择、育成品种的评价与测试3个环节。
4.2.1引种广义的引种指把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品种或品系,以及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引入当地。
狭义的引种是指生产性引种,既引入能供生产上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
4.2.2选择育种指以品种内的自然变异为材料,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从而获得新品种或改良原有品种的方法。
包括大田选株(穗)、株(穗)行试验和产量比较3个环节。
4.2.3杂交育种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基因分离、重组创造异质后代群体,从中选择优良个体,并进一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4.2.4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指2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F1),在各方面比其双亲都表现优越的现象。
为了利用这种优势,人们制定了各种选育、制种的程序和方法。
这种选、育、制、用的全过程,成为杂种优势利用。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杂种制种方法有:1)人工去雄、授粉制种;2)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3)化学杀雄制种;4)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5)利用标记性状(基因)识别杂种。
此外还可利用三倍体杂种优势和无性繁殖作物的杂种优势。
4.2.5诱变育种指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诱发作物产生变异,然后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4.2.6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植物的原生质体、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离体培养,并控制其生长发育的一门技术。
遗传工程指对遗传物质进行直接操纵、改组、重建,实现遗传性定向改造的技术,它既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称染色体工程;也可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称基因工程。
5.叙述病虫草害的防治原则和方法。
答:防止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措施有:植物检疫,是防止人为传播病虫草害的重要措施;预测预报,探索一些重要的流行性病害、迁飞式害虫的流行(或迁飞)规律和发生指标,及时发出预报,用以指导防治;播前预防,包括进行中子清选、消毒等。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应用农业技术措施控制病虫草危害;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病虫草危害;化学防治,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直接杀灭病虫草。
6.从连作的危害来分析耐连作的栽培技术原理。
答:1)生物原因。
如病虫草害的加剧、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等。
2)化学原因。
主要是土壤营养物质的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
3)物理原因。
主要是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
技术原理:1)选择耐连作的作物和品种。
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有:水稻、麦类、玉米等,耐短期连作的作物有:豆科绿肥、薯类作物等;忌连作的作物有:豌豆、蚕豆、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