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历史期中试题
(考试时刻:60分钟满分:100分)
C A B C A
D A A B D B A A A B B B C C A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
)
一、鸦片战争前,英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为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而英国要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生丝等,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下列能揭露这一现象本质的是
A、中国茶、丝等物品质量上乘,为西方所喜欢
B、英国商品工业技术含量较高
C、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很少需要外来商品
D、中国不需要呢绒、布匹
二、每一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虎门硝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战役
D、抗倭斗争
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何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4、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列强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五、有人作诗说:“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门生满天山。
”此诗是颂扬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新疆人民抗击阿古柏统治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曾纪泽为收复伊犁作出了奉献
六、在电影《甲午风云》中,能够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辉煌形象
A、戚继光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7、率先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八、洋务派以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中能表现“制器为先”的是
A、开办军事工业
B、开办学堂,调派留学生
C、开办民用工业
D、筹建近代三支海军
九、下列人物中,没有参与洋务运动的是
A、曾国藩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张之洞
10、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生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色厉内荏。
”从他的话中,咱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强盛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一、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二、“……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形
A、广开言路
B、开办新式的京师大学堂
C、提倡办实业
D、准予创建报刊、组织学会
13、关于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义和团与帝国主义联手力量壮大
B、因为义和团势力进展到京津地域
C、减弱义和团的势力
D、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的入侵势力
1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光绪帝公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③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④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进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五、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开办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1六、2010年“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7、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
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八、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来讲,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顽固性
B、袁世凯拥有壮大的军事力量
C、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D、民主共和思想未深切人心
1九、1916年,钟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
你若是那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期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立足国情,反对通盘西化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前途,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二、改错辨析题(共20分)
(一)改错题(21—26小题每题均有一处错误,找犯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12分)
2一、《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2二、1860—1864年,清军在江浙一带抗击“洋枪队”,取得多次胜利。
23、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相标榜,兴办近代工业。
24、1894年成立的华兴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集体。
2五、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华民国宪法》。
2六、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史称“百日维新”。
(二)辨析题(每小题均有两处错误,请在答题卡上写犯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4分,共8分)27、1904年,京城里局势动荡,老王小儿子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让家人回张家口老家避难。
辛亥革命胜利后,他们超级高兴,赶回北京观看孙中山的就职典礼。
2八、1912年的一天,我到了远在北京(那时叫京师)的表哥家去玩,表哥把我接到了他们位于东交民巷的新家,第二天在表哥的陪同下我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三、材料解析题(29题10分,30题10分,31题10分,共30分)
2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在英军舰“皋富丽”号上签定条约场景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
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
厦门商人蔡铭超别离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
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签定时的场景?(2分)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2分)劫掠者是谁?(2分)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答出一点即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咱们哪些启迪?(1分,答出一点即可)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补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
材料二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分)该条约的签定对中国造成了如何的影响?(2分)
(2)材料一的条约签定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能够显示?(将字母填入,2分)
A B C
(3)按照材料二,回答:这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分)
(4)哪次侵华战争致使了材料二那个不平等条约的签定?(2分)
3一、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的旧制度的腐朽。
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空想。
谭嗣同从容赴死,他以为国家不兴盛是因为尚未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
戊戌变法被抹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振兴之路》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立民国,平均地权。
”
——八年级历史材料三咱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肯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肯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肯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戊戌变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2分)为何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2分)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表现?(2分)辛亥革命取得哪些重大功效?(2分)
四、综合题(10分)
3二、上海是一座历史悠长、辉煌灿烂的国际多数市。
她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时期的变迁。
请回答:(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l届世界展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个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写出图片序号即可)(2分)
图一图二图三
(2)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1850年,英商从上海购买一批丝绸,清政府官员收取了英商5℅税款。
请问这5℅税款是如何肯定的?(2分)
(3)上海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见证者。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别离是什么?(各举一例即可,4分)
(4)近代第一发生在上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运动是什么?(2分)
C A B C A
D A A B D B A A A B B B C C A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二、改错辨析题
2一、错误:南京更正:宁波
2二、错误:清军更正:太平军
23、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更正:师夷长技以自强
24、错误:华兴会更正:兴中会
2五、错误:《中华民国宪法》更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六、错误:百日维新更正:公车上书
27、(1)错误:老王小儿子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理由: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
(2)错误:赶回北京观看孙中山的就职典礼;理由:孙中山的就职典礼在南京举行
2八、(1)错误:表哥把我接到了他们位于东交民巷的新家;
理由: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居住
(2)错误:我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理由:《新青年》1915年才出版
三、材料解析题(29题10分,30题10分,31题10分,共30分)
2九、(1)《南京条约》。
(2分)
(2)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
(2分)英法联军。
(2分)
(4)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1分)掉队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1分)(言之有理即可)
30、(1)《马关条约》。
(2分)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分)
(2)B。
(2分)
(3)《辛丑条约》。
(2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分)
3一、(1)进展农工商业。
(2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