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邱学华老师的报告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邱学华教授的报告有感
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
他十六岁当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十七岁转正二十岁当了中心小学校长。
近四十多年来潜心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十几部研究专著,在国内外发表了几百篇学术论文,并在全国作了几百场学术报告,介绍了他几十年来教学研究成果。
他既进行理论研究,又亲自参加教学实践,把理论紧密地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邱学华老师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其独具风格的数学教育观。
被称为“小学数学抬头兵”。
邱学华老师的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
1、继承传统与学习外国相结合;
2、加强双基与创新教育相结合;
3、学习系统知识与密切联系实际相结合;
4、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5、模仿记忆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6、愉快教学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7、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8、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相结合;
9、结果惟一性与结果开放性相结合;
10、重视结果与重视过程相结合。
邱学华老师的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1、培养一个兴趣
2、狠抓两个“基本”
(1)口算基本训练;(2)应用题基本训练。
3、体现三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让学生是数学学
习的主体。
(2)以自学为主,指导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课
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3)以练习为主,一节数学课应以练习为主线,设计一个多层
次的练习系统。
4、做到一个观点;两抓;三看;四个当堂;五个“一定要”
一个观点: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
两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
三看:一看参与面,二看练习面,三看开口面;
四个当堂:
(1)当堂完成作业;(2)当堂校对作业;
(3)当堂订正作业;(4)当堂解决问题。
五个“一定要”:一定要看书,一定要讨论,一定要提问,一定要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一定要达标。
5、应用五步教法
他提出的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是五步: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提出问题,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即是先质
疑。
第二步:自学课本(用尝试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即是学生自学。
第三步:尝试练习(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即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第四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出现不同答案,让学生讨论,自我评价);即是讨论、合作、交流。
第五步:教师讲解(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
即是后教。
6、实施六段结构
六段结构是指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段:基本训练(一开始进行口算或应用题基本训练);
第二段:导入新课(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第三段:进行新课(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采用先进的、恰当的教学方法);
第四段:试探练习(这是一种试探性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第五段:课堂作业(集中巩固练习,做到四个当堂);
第六段:课堂总结(做好结束工作,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收获)。
邱学华老师的课题教学基本操作方法
(一)、“三字”:趣、实、活
1、“趣”——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
2、“实”——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知识,练好基本功。
3、“活”——课题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
(二)、十二条建议
第一条: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第二条: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第三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第四条: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新精神;
第五条: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第六条: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第七条: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第八条: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第九条:及时反馈矫正,练习当堂订正;
第十条: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第十一条: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第十二条: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初识邱学华,是在2010年5月23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
本打算可以好好休息、给自己全身心放个假。
但听说是个名家,所以欣然来到万佳报告厅,汲取营养、过个充实的周末。
当我来到报告厅时,邱教授早已坐在报告台上,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给人亲和的感觉。
资料出示后,我才发现他已经76岁高龄了,他给我们展示出来的远远比这年轻多了。
也许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吧!
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创建了“尝试教学法”,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理解深刻了,学习成绩提升了,知识技能巩固了,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养成了。
通过他的讲座,我明白了“尝试教学法”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教育学原理是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在尝试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们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主,可是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小组合作、同桌交流。
实则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其实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我们的模式是先讲后练,先讲后练学生根本就没法主动,所以老师只能领着学生跟着教案走。
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尝试教学法”是先练后讲,学生先练时必定遇到困难,所以他会自主学习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线索,然后会主动请教别人,当
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时,教师在进行点拨难点,这样学生就被推到主动位置上,通过自己来体验学习,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我们就做到课课清、堂堂清。
所以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将减轻,课外做预习、做明天讲课的内容,我们教师就可以将精力放在难点和学困生身上,这样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教学方法吗?
其实尝试教学思想自古有之,殷周时代《易经》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春秋《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纪》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现代叶圣陶说惟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
在这次讲座中,初步了解了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
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方法真的不错,也许这样孩子真的可以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但并不是单纯的运用尝试教学法,而应该和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整合起来,才能起到互相交融。
试着做一做吧!也许真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