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宁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2017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文件,为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制度环境。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意见指出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各类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在加深,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

我国志愿服务在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初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

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7月,全国志愿者总数达91541104人,志愿团体总数达470846个,服务总时长共计960886172小时。

这说明我国志愿服务在近两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和慈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
材料二:
图1 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志愿服务方面的信息?
图2 你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现阶段,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存在政策保障不够完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在总体上也存在数量不足,能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亟需转型。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平台广泛,类型多样,全国有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平台,平台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

民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库,实现相关部门间的志愿服务数据共享与汇聚的目标。

此文件为未来三年“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北国网)
材料四:
调查显示,在18﹣69岁的调查对象中,有38.2%的人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近一年以来有25.5%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8~69岁人口的占比情况,可推断我国18﹣69岁的人群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约有3.96亿人,其中近一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简称活跃志愿者)大约有2.65亿人。

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跃志愿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高,活跃志愿者的经济条件也相对更好。

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其队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他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还具有美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

但我们在推动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时,需注意分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志愿服务参与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要在全面发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可重点发展“老年关怀”“医疗护理”“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领域;也要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多时点地提供培训机会,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网络化;还要整合现有的各类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服务平台。

从而实现志愿者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的效用最优化。

同时,需要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增加志愿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

(摘编自《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志愿服务的社会整体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B.我们对志愿服务方面信息的了解有多种渠道,其中绝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网络方式得到的。

C.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还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需要转型。

D.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的活跃志愿者无论文化程度还是经济条件普遍占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通过激励手段吸引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使得我国志愿服务成为我国慈善领域的重要力量。

B.人们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原因各种各样,但离不开外部影响、有利社会,有利企业几方面。

C.我国志愿服务平台众多,但各平台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使得我国志愿服务事
业的“互联互通”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D.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既不平衡,也不充分,只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就
能解决这个问题。

(3)根据材料三,说说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如愿
茹志鹃
天还没大亮,何大妈猛然坐起身,伸手在枕头下面,摸出那个对折起来的大红封套。

红封套上用浓浓的墨笔,写着四个大字:劳动光荣。

下面小字是:玩具小组组长
何永贞同志收。

她想不到,自己快跨进五十的人了,竟然第一次挣得了薪水。

二十五年前,那时还没解放,阿永才六岁,就死了爸爸。

年轻的何永贞咬着牙,
抚养着儿子,好容易进到附近一家丝厂做工。

快到月终领薪水时,一天,家的方向冒
起了火光,想到阿永,她发了疯般冲出工厂,向家里奔去……
第二天,她被开除了,连那二十八天的工钱都扣除了。

何大妈呆呆地坐在床上,忽然看见天已大亮,这才惊动起来。

“对,我得快,快起来到厂里领原料去。

”何大妈一掀被子,急急地起来梳洗。

“妈,你礼拜天还有事啊?”阿永在里间问。

“嗯!”何大妈应了一声,还是忙自己的。

阿永知道母亲的脾气;不过他总觉得母亲
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享享福。

所以母亲出去工作,他有些不以为然。

现在他看母亲
星期天还要出去忙,暗暗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叫了一声“妈”。

何大妈一听便不高兴,说道:“你是不是不高兴我出去工作?
“不,我是说,你星期天还起这么早,不多休息一会。

”儿子一听娘的口气,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

“忙啊!你别看我们生产组小。

领原料,送产品,检查质量,开会,哪样不要花工夫?你当只有你们大工厂才会忙呀!”
“哪里,厂越小倒是越忙,特别是小组长,更加要操心。

”阿永知道母亲特别喜欢人家讲这一类话。

果然,何大妈高兴了,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

从前,厂里会有人急急地骑了脚踏车,赶到家里来叫儿子去商量一件什么要紧事情。

每当这时,何大妈心里又觉得骄傲,又会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

后来当里弄一组织生产组,何大妈第一个就参加。

现在,何大妈最高兴的,就是也常常有人会急匆匆来叫自己。

梳洗妥当以后,她又摸出那个大红封套,正想再仔细看看,旁边床上的小阿英一
骨碌坐了起来。

“奶奶,你是昨天答应的,今天要带我去买玩具啊?”
“阿英最乖,奶奶要去办一件工作,办完了再带你去买,啊?”小阿英身子扭了几下,干脆地说“不要工作嘛”!
“这怎么行!工作!你懂不懂?就是最要紧最要紧的事情,你怎么能拖后腿?!”何大妈有意加重了声音。

“什么叫拖后腿,奶奶?”
“……”何大妈不知该怎么说好了。

忽听里间儿子说道:“妈,你就带她去吧!今天上
午我还有些事要去办一下呢!”
这一说,何大妈又不痛快了:“你怎么不带她去?哦!只有你的工作才是工作,我的就不是工作,就能随随便便带了小孩子去的。

”何大妈嘟哝着,还是和小孙女手拉手出门了。

谁知一进工厂大门,就被传达室的同志挡了驾。

哦!何大妈才想起来,管委会是叫自己明天来的啊!
何大妈拉了阿英走到外面马路上,店铺正好开始营业了。

“奶奶,我要苹果。

”小阿英忽然站在水果店门口不肯走了。

“我要苹果!”这个声音使何大妈怔了一下。

那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每当她从丝厂回来,儿子在胸边啼泣,她总是安慰儿子说:“等发了工钱,妈妈给你买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工钱终于没有拿到,苹果也就没有买成。

何大妈拿岀那只红封套,手止不住地有些抖,从自己第一次发的薪水里抽出一张
钞票,买了两只又大又红的苹果。

一只给了阿英,还有一只她要给儿子。

二十五年前的心愿,今天偿还了。

何大妈又激动,又有些酸楚的余味。

回到家,何大妈把苹果交给阿英,说:“给你爸爸去。

”自己就在一旁默默坐下。

阿英高高举着只又大又红的苹果,飞到爸爸身边,朝阿永手里一塞,说道:“爸爸,奶奶给你买的苹果。


“给我买的苹果?”阿永拿着苹果,迷惑不解,抬头看看妈妈,妈妈正在那里对自己点头微笑,说:“你想想,你小时候,不是常常向我要苹果么?”
阿永全身震撼了一下,呆呆地捧着那只苹果……
那是妈妈在丝厂里做工,每天,阿永就在昏暗的灶披间里,到夜里,人家都熄灯
睡觉的时候,阿永才听见妈妈的声音,摸到妈妈那双温热的手。

阿永朝妈妈哭,妈妈就会拍着阿永说:“乖,不哭,等妈妈发了工资,就给阿永买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吃。


但是,妈妈被开除了。

妈妈曾经讲过多少个晩上的苹果,永远只是在阿永的梦里
出现。

现在,阿永已不知吃过多少次苹果了,但是妈妈还是买来了,用自己第一次的薪
水买来了。

“妈妈……”阿永激动地叫了一声,心里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哪句说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大妈天没大亮就起身摸出那个红封套,梳洗后又想仔细看看,买苹果时拿出手止
不住有些抖,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人物心情的激动和骄傲。

B.何大妈“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这间接揭示了人物对工作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认识
C.小说叙述何大妈星期天一大早就起床,急匆匆赶到工厂去领原料,结果发现是自己
弄错了时间,这一情节有助于表现人物对作的热情与投入。

D.阿永一听母亲有点不高兴,“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继而又顺着母亲喜欢听的话说,小说这样写表现了他是个非常在意母亲感受的人。

(2)“又大又红的苹果”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谈谈你对题目《如愿》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

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

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

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

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

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

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

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

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

蜀平,改成
都后卫。

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

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

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
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

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
退走。

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

”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

进指挥使。

诸蛮隶普定者悉平。

十七年,平阿黑、螺蛳
等十余寨。

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

进贵州都指挥同知。

有告其
受赇及僭用玉器等物者,帝以久劳不问。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曰:“此天
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

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

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

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

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

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

赠夏国公,谥武毅。

(节自《明史•顾成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B.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C.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D.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2)下列对文中加粗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秦始皇开始,本文中的“洪武”即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

B.二鼓,即二更的意思,古代夜晚用鼓打更,因此二更天也称为二鼓。

C.古代诸侯王嗣子之称号,在明清两代为亲王嗣子的称号。

亲王嫡长子立世子,世袭
亲王爵位,诸子封为郡王。

D.古代皇帝为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叫赠,活着或死了都能给;而给死去的官员称号叫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成力大无穷,战功卓著。

他曾经拖着搁浅的战船前行,在后来的战斗中,也屡立
战功,一路升迁。

B.顾成平叛有功,受到皇帝青睐。

顾成作为平叛前锋杀敌无数,因此,虽然有人告发
顾成,皇帝也以顾成长时间劳累为由而不予追究。

C.顾成后来归顺明成祖朱棣,仍旧受到重用,不仅被封侯,而且还被赐予使其世代享
有特权的凭证﹣﹣世券。

D.顾成为人忠诚且知进退。

皇帝叫他辅佐太子,他婉言谢绝;但当太子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挺身而出,劝勉太子。

(4)把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

②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

“风雨”和“飞雪”象征了冬春的转换,表明了初春的到来。

B.“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承“飞雪”写出,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天雪地环境。

C.下阙的“俏”字写俏丽的梅花开放于寒冬之时,它是春天的信使,预报春天就要到来,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她开放地更加绚烂了。

D.最后一句写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

(2)本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取主要的两种进行赏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 补写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站在江水边,感慨时光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____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国际金融危机____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年均在30%以上。

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6%的较高增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
90万亿元大关。

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____,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超出预期,提升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

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的形势下,中国秉持“和”“合”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_____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是对世界贡献巨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推动暴发态势滔滔不绝 B.推动爆发趋势源源不断
C.拉动爆发态势源源不断
D.拉动暴发趋势滔滔不绝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东方传奇,举世瞩目
B.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传奇
C.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目的东方传奇,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D.中国经济创造了东方传奇,举世瞩目,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世界而言,中国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自己把事情办好了,就是巨大的贡献。

B.对于世界而言,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贡献巨大。

C.对于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D.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7. 诗歌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常常引起人们的思考、共鸣,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寒秋江水红烛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四、写作.(50分))
8.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你也成为了一名高中生,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腾飞的祖国,你将如何度过你的青春岁月?请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以“我把青春献给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但要文体明确,不少于800字。

2、书写工整,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
【答案】
B
C
①从政府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志愿服务模式,完善政策保障。

②从志愿服务活动方面,要规范服务开展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③从志愿服务组织方面,要增加
数量,提高能力,优化发展环境。

答出任意两点,意思接近即可。

【考点】
新闻阅读
小说阅读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的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

要整体把握文章
内容大意,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解答】
B.“其中绝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网络方式得到的”无依据。

A.因果关系无中生有,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但离不开外部影响、有利社会,
有利企业几方面”不全,还有“有利自我”。

D.“只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就能解决
这个问题”说法绝对,原文“需要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财政
资金,增加志愿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

根据“2017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文件,为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发
展创造了全新的制度环境。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
认识也在加深,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平台
广泛,类型多样”“在18~69岁的调查对象中,有38.2%的人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
近一年以来有25.5%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8~69岁人口
的占比情况,可推断我国18~69岁的人群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约有3.96亿人,其
中近一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简称活跃志愿者)大约有2.65亿人”“他们不仅创
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还具有美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概括。

2.
【答案】
B
①从结构上看,苹果把过去与现在、母与子、祖与孙等连接起来,使故事集中紧凑。

②从刻画人物看,通过苹果的故事,表现了何大妈的慈母形象。

③从表达主题上看,
通过苹果的故事表达了人物心愿的实现,表现了亲情的可贵,丰富了作品主题。

①何大妈到了快50岁终于领到了薪水,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愿望②何大妈终于可以用
自己的薪水给儿子买一个苹果,兑现了多年前的承诺,实现了何大妈的最重要的一个
愿望③在阿永童年的梦里才会出现的苹果,终于变成了现实,阿永的愿望也得到了实现。

【考点】
小说阅读
成语的使用
内容概括与分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本题属于综合
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
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
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
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
合文章作答。

(3)本题考查小说标题含义及作用。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
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具体作答时,可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角度,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
B.“这间接揭示了人物对工作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认识”错,母亲的想法应该是直接描写。

“又红又大的苹果”在文中出现,中间穿插了对往事的回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
很苦,可是何大妈却不忘自己对孩子的承诺,“买了两只又大又红的苹果。

一只给了阿英,还有一只她要给儿子。

二十五年前的心愿,今天偿还了。

何大妈又激动,又有些
酸楚的余味”,将将过去与现在、母与子、祖与孙等连接,使叙事集中紧凑;以前买不
起苹果,现在有了工资可以买得起苹果,可以透视人物命运和时代的变化,小中见大;“妈妈曾经讲过多少个晩上的苹果,永远只是在阿永的梦里出现。

现在,阿永已不知吃
过多少次苹果了,但是妈妈还是买来了,用自己第一次的薪水买来了。

“妈妈……”阿永
激动地叫了一声,心里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哪句说起。

”展示人物作为劳动者和慈
母的形象;也是人物心愿的体现,在劳动价值之外也表现了亲情的可贵,丰富了作品
主题。

从不同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妈妈而言,“自己快跨进五十的人了,竟然第一次挣得
了薪水”终于拿到了薪水,是实现了她作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心愿;实现了给儿子买“又
大又红的苹果”的诺言,是“如愿”,对儿子来说,小时候“妈妈曾经讲过多少个晩上的苹果,永远只是在阿永的梦里出现”,“现在,阿永已不知吃过多少次苹果了,但是妈妈
还是买来了,用自己第一次的薪水买来了”,让阿永的梦实现了,是如愿。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3.
【答案】
A
D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