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联合氨苄西林治疗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曲松钠联合氨苄西林治疗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
膜炎临床研究
王粉
【摘要】目的探究头孢曲松钠联合氨苄西林对新生儿B组链球菌(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70例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氨苄西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氨苄西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颅高压消失、体温下降、脑脊液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脑脊液糖浓度、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明显好转,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氨苄西林对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有较好治疗作用,能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改善其预后。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15)001
【总页数】2页(P56-57)
【关键词】新生儿;GBS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
【作者】王粉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472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3
在新生儿时期,化脓性脑膜炎为一种较严重的脑部感染性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极为不利。

B组链球菌(GBS)为导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由其引
发的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并不典型,新生儿更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成为临床关注重点[1,2]。

目前,对于GBS所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何
种药物治疗更为有效尚无统一认识,故本文主要探究了头孢曲松钠联合氨苄西林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均为足月生产,诊断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标准相符,细菌培养GBS呈阳性,排除爆发性GBS感染患儿及已出现严重并发症患儿等。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1~
25(19.21±4.53)d。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2~28(19.33±4.46)d。

比较两组患儿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
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长均签订知情协议。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先采用辅助基础治疗,包括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1 g/kg,肌注,2次/d,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3 mg/kg,静脉注射(1次/d),以及吸氧、镇静、观察生命体征等其他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氨苄西林治疗,氨苄西林(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7023722)50 mg/kg,静
脉滴注,4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头孢曲松钠(齐鲁
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7020572)50 mg/kg,静脉滴注,2次/d。

两组疗程均为3周。

1.3 评价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颅高压消失、体温与脑脊液恢
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脑脊液生化指标(WBC、糖浓度及蛋白浓度)以及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别采用表示计数、
计量资料,组间对比分别经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颅高压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脑脊液糖浓度、蛋白浓度及WBC明显好转,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脑脊液生化指标比较见表2。

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糖浓度高于对照组,蛋白浓度及WBC均低于对照组。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35例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35例患儿出现癫痫3例,脑积水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6,P<0.05)。

GBS为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其存在于新生儿鼻咽与直肠内,但当条件改变后可引发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甚至死亡,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444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实施病原学检查,GBS的感染率约为59%。

朱敏丽等[3]研究显示,近年来,由GBS所致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从6.5%升至22.7%。

GBS所致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但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故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耽误患儿的早期治疗,造成患儿留下后遗症,故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为提高新生儿预后的关键[4]。

抗生素仍为当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在药物选择时应以易透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及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为主。

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在GBS所致的新生儿化脓性脑炎方面有显著应用价值,不仅对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有效,同时也可作为术前预防,但在使用中应注意,由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较差,应在24 h内将脑脊液中病原菌消除,并遵循早期、足量及足疗程原则[5]。

氨苄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类似于青霉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致使细菌破裂溶解,其对GBS敏感,脑膜炎透过率较高,故能有效消除GBS改善
预后。

以往有较多研究报道,头孢曲松联合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颅高压消失、体温及脑脊液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脑脊液糖浓度、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明显好转,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证实头孢曲松钠联合氨苄西林治疗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对于促进患儿早期恢复,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临床指导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关文献】
[1] 唐昌奎.美罗培南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
床,2015,30(6):687-690.
[2] Amara B,Boujraf S,Benzagmout M,et al.Spontaneous pneumorrhachis and transverse myelitis complicating purulent meningitis[J].J Glob Infect Dis,2013,5(4):179-182.
[3] 朱敏丽,胡钱红,麦菁芸,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1):51-56
[4] 韩小莉.103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3):188-189.
[5] 蔡金灯.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观察[J].医学综
述,2013,19(13):2465-2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