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社交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一致,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
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着重基本技术的
训练和思想发展,增强语文实践,培育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
能力的形成,以及持续学习确立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涵养和科
学文化修养,弘扬民族优异文化和汲取人类进步文化,为培育高素质
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课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
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
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平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
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社交能力,拥有初步的文学作品赏识
能力和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
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优异习惯。
指引学生重视语言的累积和感悟,接
受优异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道德涵养和审美情味,形成优异的个性、健全的人品,促使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课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1.阅读与赏识
正确认读并书写 3 500 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划分常用的
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一般话朗诵课文。
着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悟,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
义和作用,能归纳文章的内容重点、中情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别常
有的修辞手法,领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样优异作品,领会其丰富内涵 , 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虑和认识。
能认识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着重阅读中的感情体验,感觉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
魅力,学会初步赏识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谈论,说
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室、网络等收集、挑选和提取实用的信息。
朗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概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此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阅读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纲要、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异文学作品总量一般许多于200 万字。
2.表达与沟通
(1)口语社交
养成说一般话的习惯。
一般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公布的《一般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看法和企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接、得体。
学会介绍、谈话、复述、演讲、即席讲话、应聘等口语社交的方
法和技术。
能够依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形进行适合的
表达和沟通。
(2)写作
语段写作,能环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辞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切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适当,结
构完好,语句通畅;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述文,能适合地选择资料和组织资料,能在表达和描绘的基
础上学习抒怀、谈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次序,适合运
用常有的说明方法。
写谈论文,做到有看法、有资料,资料与看法保持一致。
掌握条子、票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短。
能够依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适合
运用。
初步养成改正文章的习惯。
45 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
写作活动许多于10 次。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依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立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
目,创建活动情境。
经过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沟通展现、总结评论
等步骤,环绕活动主题睁开语文实践活动,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
术,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育职业理想和职业感情。
四、教课实行
(一)必学内容和要求?
?1 、现代文阅读( 50 学时) ??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自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现代文
的能力娴熟认读 3500 个常用汉字; ??
用一般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每分钟默读一般现代文 500-600 字; ??
整体掌握课文的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归纳重点,评论内容和形
式特点,正确领悟语句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
初步掌握精读、泛读方法,提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对信息资料
进行检索、挑选、纲要和分类; ??培育爱念书、多念书、读好书和记
诵名句、名篇的习惯。
?
2、写作( 20 学时) ??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
正确遣辞造句、联句成段,写一段话能环绕中心,逐层睁开,语
句简洁、连接、得体; ??
写文章要中心明确,思路清楚,选材适当,构造完好;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书写规范,有必定速度; ??
养成多察看、多思虑、多体验、多写多改的习惯;??学会写作常用的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 ??
作文练习许多于20 次,加上课外习作,文字总量许多于2 万字。
??
3、口语社交( 20 学时) ??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质需要的口语社交能
力。
??
养成说一般话的习惯,毕业时一般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公布的《一般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的相应等级;
说话条理清楚、流畅,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听话专注,能领悟、复陈说话认的主要意思; ??
初步掌握口语社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语言文明,表达得体。
??
4、文学作品赏识( 20 学时) ??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育赏识文学作品的能力。
??认识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赏识文学作品的方法;??养成阅读优异文学作品的习惯,阅读总量许多于 300 万字。
5、文言文阅读( 28 学时) ??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育借助说明和工具书读懂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娴熟背诵必定数目的名句、名篇,扩大累积,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 ??
认识主要文言句式,初步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
基础模块
教课内容教课时数
阅读与赏识现代文50文言文28
表达与沟通口语社交20写作20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0
灵巧课时4
查核2
总计144(二)教课改革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课要按照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教课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富裕实效的教课模式,改良教课方式、方法和手段,培育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
1.教师要增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使专业发展
教师应认识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停学习,完美知识构造,提高理论修养。
要联合教课实践,增强教课反省,提高课程实行的水平易效率。
2.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
师应认识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
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创造民主、和睦的学习气氛。
增强教课
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建与职业工作
邻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激发他们
参加教课活动的兴趣与热忱,使他们在参加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取
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课中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和分层教课。
3.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充足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耳濡目染的功能。
要尊敬学生的感觉与感情体验,同时要重视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指引。
4.踊跃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
用语文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各种实践性教课环节为学生创建了接触社会、认识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供给了语文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经过睁开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利用讲堂教课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增强书籍学习与实质应用之间的联系。
5.适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要更新教课看法,
改良教课方法,充足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供给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利自学的教课环境。
在教课过程中,倡导适合利用数字化教课资源,作为协助教课的手段。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以本教课纲领为基本依照。
教材的内容应表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课目的,落实各个模块的教课内容与要求。
各个模块的教课时数要与本教课纲领的教课时数安排相般配,切合规定要求。
教材应当拥有鲜亮的职业教育特点,反应培育目标及专业学习的要求。
教材选文要着重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向。
选文应当拥有时代性和模范性,富裕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化品位、道德涵养和职业修养。
教材体例和表现方式应灵巧多样,防止模式化。
要适应职业教育教课改革的要求,表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课内容的特点。
充足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供给知足教课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课资源。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要考虑不一样地域、不一样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知足不一样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五、查核与评论
(一)目的和功能
语文教课评论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检测教课目的的完成状况,更重要的是实时向教师和学生供给反应信息,有效地改良教师的教课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忱,促使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课评论应表现检查、诊疗、反应、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特别要着重发挥诊疗、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
语文教课评论应按照以下原则:
1.评论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坚持别人评论、自我评论与互相评论相联合。
2.评论内容全面性的原则。
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进行评论的同时,要着重对学生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论。
3.评论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针对不一样的教课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纳不一样的评论方法,逐渐成立学生的发展性评论系统。
4.评论过程发展性的原则。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加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取了哪些进步。
(三)方法
要依据不一样状况和不一样需要采纳不一样的评论方式,发挥评论的多种功能,提高评论的效率。
1.形成性评论和终结性评论相联合,增强形成性评论
应增强形成性评论。
要经过形成性评论客观反应学生在平常获得
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学习信心,获取成就感。
2.定性评论与定量评论相联合,重视定性评论
语文教课评论要采纳定量评论和定性评论相联合的方式,并应更
重视定性评论的作用。
要本着促使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依据不一样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纳定量评论和定性评论。
如能够经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评论;也可采纳陈说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考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获得的成绩等状况进行定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