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氟化工产业要做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 我 国真 正 发展 成 为氟 化 工 强 国 ,必须 要解 决 技
近几年 ,国外氟化工公司以独资形式纷纷进 入 中 国 ,抢 占中 国市 场 。在 这 种 形势 下 ,国 内企 业 不能 只讲 竞争 ,也要 合 作 。氟 化工 是一 个技 术 性很强的新材料学科 ,理应集 中国家最强的科研 力 量重 点 开 发 ,开 展产 学 研联 合 就 是一 个有 效 形 式 。国内大企业虽然有 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毕竟 条件有限。前些年 ,虽然也开展 了一些产学研合
成为既是乳液聚合又是交联互穿聚合物的网络。 这种新型粘合剂具有更优 良的性能,耐磨性、耐 水 性 、拉伸 强度 和 粘合 能 力都 有 提 高 ,不泛 黄 、
弹性好、不发粘 ,解决 了手感、牢度等问题 ,并 符合 环保 要 求 ,是助 剂厂 需要 开发 的产 品 。 另 外 ,环 保 型涂 层 胶 、聚 酯超 细旦 纤 维染 色
资源 大 国 ,但 并 不是 没 有 穷尽 ,可 供 开采 量 只 能
作 ,但没有权威 的平台,各方又过多考虑 自己的
利 益 ,成功 的案例 很 少 。
目前中国的氟化工 产业要做强 ,企业和市场 有 需 求 ,国 内一 些化 工 研究 院 、化 学 研究 所 也有 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 ,但是还需要 国家相关部 门 来牵头组织、搭建合作平台。
根据市场要求 ,利用高新技术产品来补充传统的 印染 助剂 产 品 i大 力开 发环 保 型助剂 。 当今需要开发的印染 助剂新产品有新型涂料 印 花 用粘合 剂 。近年 来 , 国外 致 力于 寻 求新 的粘
合 剂 ,即以 2种 或 2种 以上共混 聚合 物 ,使 其成 网络结构 ,
持续几十年。国家有关部门应继续采取措施 ,果
断限制出口。
另外 ,国内的氟化工企业大多是 同质竞争、
我 国环 保染 化料助 剂的行业现状及发展方 向
目前 我 国纺 织 印染 助剂 约有 5 多个 门类 、 0
1 ,0 50 0多个品种 。 0 1 2 0 年产量约 4 0万吨, 0 2 2 0 年突破 6 0万吨 , 创历史新高 。 国内助剂行业还 但 存在一些问题 :助剂行业发展不平衡 ;助剂 品种 不全 ,常规性通用助剂多 ,高档助剂少 ( 如特种 整理助剂) 低水平重复 ,助剂 生产设备简单,造 ; 成低水平产品生产过剩 ,价格一跌再跌 ,无序竞 争 ;环保型助剂开发力度不足 ,纺织印染助剂 的 毒 性 和污 染 问题 已困扰 印 染工 业 中 的污 水 处理 ; 助剂行业除正规 的大、中型企业外 ,很大一部分 乡镇民营企业设备落后 ,不重视产品质量 ,无检 测 手段 ,三 废治 理不 到位 。 印染助剂技术的发展正在呈现 四大趋势 :采 用复配技术 ,获得助剂 的多功能性和高功能性 ; 根据新型纤维发展 ,超前开发相应的配套助剂 ;
术落后、资源外流、缺乏产学研平台这三大问题 。 目前我国氟化工品种单调,大多为氢氟酸、 F 2 或聚四氟乙烯 ,产品初级 。有些企业生产数 2 十个 氟 聚合 产 品 ,号称 与 世界 同步 ,但 真 正 能 形 成生产规模 的很少 ,即使能生产,其质量也不如 国外产品,没有竞争力 。 虽然我 国萤石出 口量 比前几年有所减少 ,但 无水氟化氢出口从 2 0 0 1年 的 17 万吨猛增到 . 20 0 5年 的 97万 吨 。 此 , 国虽然 是世界 萤 石 . 对 我
维普资讯
服务有机硅氟行业
人, = 二
打造硅氟贸易新天地
中国氟化工产业要做 强
我国氟化工产业 “ 十五”期 间高速发展 ,平 均增幅达 3 %,目前氢氟酸、F 2产品产量已居 0 2 世界 第一 ,2 0 0 5年 我 国 出 口萤石 7 3万吨 ,出 口
用匀染剂、新型氨基有机硅柔软剂、氨纶 弹力丝
纺丝油剂及硅酮油去除剂、羊毛织物耐久压烫整 理剂、大豆纤维染色增深剂、大豆纤维混纺织物
无 水氟化 氢 97万 吨 。 .
低价竞争、消耗原材料 的竞争 ,一些龙头企业甚 至也 有 这种 情 况 。想 要 引进 国外 的顶 尖技 术 却又
遭遇 壁垒 。
但我国产量大并非实力强 ,出 口多其实是输 出战略资源 ,而不是高附加值 的氟产品。我国氟 化工 的技术水平总体上比国外技术落后很多。要
近几年 ,国外氟化工公司以独资形式纷纷进 入 中 国 ,抢 占中 国市 场 。在 这 种 形势 下 ,国 内企 业 不能 只讲 竞争 ,也要 合 作 。氟 化工 是一 个技 术 性很强的新材料学科 ,理应集 中国家最强的科研 力 量重 点 开 发 ,开 展产 学 研联 合 就 是一 个有 效 形 式 。国内大企业虽然有 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毕竟 条件有限。前些年 ,虽然也开展 了一些产学研合
成为既是乳液聚合又是交联互穿聚合物的网络。 这种新型粘合剂具有更优 良的性能,耐磨性、耐 水 性 、拉伸 强度 和 粘合 能 力都 有 提 高 ,不泛 黄 、
弹性好、不发粘 ,解决 了手感、牢度等问题 ,并 符合 环保 要 求 ,是助 剂厂 需要 开发 的产 品 。 另 外 ,环 保 型涂 层 胶 、聚 酯超 细旦 纤 维染 色
资源 大 国 ,但 并 不是 没 有 穷尽 ,可 供 开采 量 只 能
作 ,但没有权威 的平台,各方又过多考虑 自己的
利 益 ,成功 的案例 很 少 。
目前中国的氟化工 产业要做强 ,企业和市场 有 需 求 ,国 内一 些化 工 研究 院 、化 学 研究 所 也有 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 ,但是还需要 国家相关部 门 来牵头组织、搭建合作平台。
根据市场要求 ,利用高新技术产品来补充传统的 印染 助剂 产 品 i大 力开 发环 保 型助剂 。 当今需要开发的印染 助剂新产品有新型涂料 印 花 用粘合 剂 。近年 来 , 国外 致 力于 寻 求新 的粘
合 剂 ,即以 2种 或 2种 以上共混 聚合 物 ,使 其成 网络结构 ,
持续几十年。国家有关部门应继续采取措施 ,果
断限制出口。
另外 ,国内的氟化工企业大多是 同质竞争、
我 国环 保染 化料助 剂的行业现状及发展方 向
目前 我 国纺 织 印染 助剂 约有 5 多个 门类 、 0
1 ,0 50 0多个品种 。 0 1 2 0 年产量约 4 0万吨, 0 2 2 0 年突破 6 0万吨 , 创历史新高 。 国内助剂行业还 但 存在一些问题 :助剂行业发展不平衡 ;助剂 品种 不全 ,常规性通用助剂多 ,高档助剂少 ( 如特种 整理助剂) 低水平重复 ,助剂 生产设备简单,造 ; 成低水平产品生产过剩 ,价格一跌再跌 ,无序竞 争 ;环保型助剂开发力度不足 ,纺织印染助剂 的 毒 性 和污 染 问题 已困扰 印 染工 业 中 的污 水 处理 ; 助剂行业除正规 的大、中型企业外 ,很大一部分 乡镇民营企业设备落后 ,不重视产品质量 ,无检 测 手段 ,三 废治 理不 到位 。 印染助剂技术的发展正在呈现 四大趋势 :采 用复配技术 ,获得助剂 的多功能性和高功能性 ; 根据新型纤维发展 ,超前开发相应的配套助剂 ;
术落后、资源外流、缺乏产学研平台这三大问题 。 目前我国氟化工品种单调,大多为氢氟酸、 F 2 或聚四氟乙烯 ,产品初级 。有些企业生产数 2 十个 氟 聚合 产 品 ,号称 与 世界 同步 ,但 真 正 能 形 成生产规模 的很少 ,即使能生产,其质量也不如 国外产品,没有竞争力 。 虽然我 国萤石出 口量 比前几年有所减少 ,但 无水氟化氢出口从 2 0 0 1年 的 17 万吨猛增到 . 20 0 5年 的 97万 吨 。 此 , 国虽然 是世界 萤 石 . 对 我
维普资讯
服务有机硅氟行业
人, = 二
打造硅氟贸易新天地
中国氟化工产业要做 强
我国氟化工产业 “ 十五”期 间高速发展 ,平 均增幅达 3 %,目前氢氟酸、F 2产品产量已居 0 2 世界 第一 ,2 0 0 5年 我 国 出 口萤石 7 3万吨 ,出 口
用匀染剂、新型氨基有机硅柔软剂、氨纶 弹力丝
纺丝油剂及硅酮油去除剂、羊毛织物耐久压烫整 理剂、大豆纤维染色增深剂、大豆纤维混纺织物
无 水氟化 氢 97万 吨 。 .
低价竞争、消耗原材料 的竞争 ,一些龙头企业甚 至也 有 这种 情 况 。想 要 引进 国外 的顶 尖技 术 却又
遭遇 壁垒 。
但我国产量大并非实力强 ,出 口多其实是输 出战略资源 ,而不是高附加值 的氟产品。我国氟 化工 的技术水平总体上比国外技术落后很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