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后·训练提升
学考过关检验
1.根据徽派居民多具“白墙黑檐小窗”的特点判断,下列四幅图中属徽派民居的是( )
答案:C
2.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某某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答案:C
解析:潮音寺是因古代人民对大海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的,某某港、海滨浴场是现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
读图,完成3~4题。
方面的差异。
( )
4.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答案:
解析: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某某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某某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某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6.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
A.某某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答案:
解析: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某某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的城市布局以故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并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某某与法制精神;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7.读某某省的四合院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我国某某省有一些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1)某某不少地方农户园内都建有水窖,说明其水源来自。
(2)分析图中屋顶的形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3)说明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
分析这种结构的作用和原因。
答案:(1)大气降水。
(2)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小;当地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用水不够的问题。
(3)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多风沙,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
选考素养提升
以下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某某地域文化,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片信息概括可知,某某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
2.形成某某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答案:
解析:图片反映出某某的地域文化包罗万象,国内外建筑比比皆是,因此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与某某位于沿河靠海的位置特点密切相关。
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4.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
解析:第3题,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
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不同的自然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
第4题,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沟通河流两侧的交通,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烙印。
现在的卢沟桥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5.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某某、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
答案:B
解析: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某某西关大屋和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1)某某西关大屋和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列表说明。
答案:(1)内向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
(2)
地域民居结构特点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
北方低矮,门、窗户均较小,严实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南方高墙,门、窗户宽大,通透性好,屋檐多长廊潮湿多雨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