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全域旅游总体体系架构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总体体系架构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0896b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0.png)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采集
通过各类传感器、问卷调查等 方式收集游客行为、消费等数
据。
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形成有价值的信息。
决策支持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旅游管 理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 形式直观展示,方便管理者快速
03
推进旅游交通无缝对接
加强旅游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开通旅游专线、观光巴士等,实现旅
游景区、景点之间的便捷通达。
住宿餐饮设施改善计划
01
02
03
提升住宿设施品质
鼓励建设高品质酒店、特 色民宿等住宿设施,推动 住宿业向品牌化、连锁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丰富餐饮业态
发展各类特色餐饮,包括 地方美食、风味小吃、主 题餐厅等,满足不同游客 的口味需求。
系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点及亮点展示
01
02
03
04
智能化旅游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提供智能化导游、智能推荐
等创新服务。
旅游大数据应用
基于旅游大数据,实现游客行 为分析、旅游市场预测等创新
应用。
绿色旅游发展
注重环保理念在旅游中的体现 ,推动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
开发。
跨界合作与创新
拓展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 作,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社区参与,共享发展成果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和收益。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运用创新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全域旅游可持 续发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新旅游法全文和解读
![新旅游法全文和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ce0b64048d7c1c708a145af.png)
新旅游法全文及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旅游者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解读】:明确旅游者有权知悉、或旅行社有义务告知旅游活动的详细内容,如路线、景点、住宿地点等。
第十条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
旅游规划详细大纲
![旅游规划详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e229b89ec3d5bbfc0a7463.png)
第一部分了解旅游规划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引言1.世界旅游业1)19世纪40年代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4)WTO:20世纪50-90年代5)21世纪2.中国旅游业1)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1978年,入境旅游181万人次,外汇收入2.6亿美元2007年,入境旅游13187.3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19.1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公民出国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2)WTO预测,2020年:–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13710万人次,8.6%–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10000万人次,6.2%3.负面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土壤–植被–动物–水体2)人文生态环境第二节旅游规划的发展史1.世界1)初级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法、爱尔兰等国,简单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北美、亚洲和非洲2)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WTO 著作–《Integrated Planning》–《Invento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s》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1988,Gunn,《Tourism Planning》大量的有关旅游开发和规划方面的论文●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Review●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4)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Edward Inskeep:《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开发方法》、《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WTO:《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1995年4月27-28日,“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规定了旅游规划中要执行的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环境计划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世界旅游组织(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中国1)地理科学工作者率先开路2)城市规划人员大显身手3)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或区域性旅游规划4)旅游规划大发展阶段3.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见《旅游规划教程》P20-25第二章关于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旅游规划的定义旅游规划就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背景,以一定区域空间范围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为依据,以满足与提高旅游行为和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与评价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对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与布局做出整体设计和调控实施并实现最优贡献的过程。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 决策)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 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df9b3421bb68a98271fefa96.png)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第七章 王雯
1
第七章
旅游决策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学习目标
• 掌握旅游决策的概念和内容
•
•
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和特点,并了解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了解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目
的地选择模型
(2)信息的搜寻与评估阶段;
(3)旅游决策阶段;
(4)旅游准备阶段和旅游体验阶段;
(5)旅游满意的评价阶段。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图 消 费 者 购 买 决 策 模 型 11-1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无论是个体旅游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其过程都包括以下阶段: (1)旅游需要识别 (2)旅游信息搜寻 (3)旅游方案评估
(4)购买决策实施
(5)购后行为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三、旅游决策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偶发性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四、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者所处的外部环境
(1)消费选择自由
(2)价格充分弹性
(3)预算约束
(4)没有流动约束
(5)不确定性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二)旅游者的内在因素 (1)理性主体 (2)追求效用最大化 (3)规避风险
(5)从令人产生欲望的目的地中挑出一个特定的目的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二)伍德赛德和莱松斯基模型
• 旅游者意识中的目的地可以分为考虑域或激活域(自动激起欲望的目的
地)、排除域(被拒绝放弃的目的地)、惰性域(未被积极考虑的目的地)、 无意识域(不可能被人们知觉意识到的暂时无意义的目的地)、意识域(可 被人们知觉的存在于意识范围内的目的地)。 • 情感联系、旅游者目的地偏好、游览意愿和情境变量也是影响目的地决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57255d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3.png)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1. 引言1.1 背景旅游业是一项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业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和区域合作。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指导,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
2. 基本情况分析2.1 旅游资源概况•地理位置优势:本地区位于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风景、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
2.2 旅游市场需求•国内旅游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休闲观念的普及,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国际旅游需求: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和交流的增加,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2.3 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收入增长:近年来,本地区旅游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旅游业结构优化:旅游业发展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旅游业设施完善:交通、住宿、餐饮、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3. 总体规划目标3.1 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具体规划目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拓宽旅游产品丰富度:通过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和体验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旅游选择。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品质,改善旅游规划、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条件。
•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4. 发展策略与措施4.1 政策支持政府将出台相关旅游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减税优惠、人才培训等支持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
旅游规划与开发试题和答案1
![旅游规划与开发试题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79705c833d4b14e8524683f.png)
导论一、名词解释20′1、现代旅游2、旅游业3、区域规划4、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支撑体系二、判断题15′1、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Thomas Cook & Son Ltd.)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旅游的诞生。
2、人们通常认为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对于其它的各类和各级的规划均具有约束性,其它规划的制定都应该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
4、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5、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三、简答题20′1、简要说明近代旅游的发展所具有的特征。
2、制定旅游规划目标体系的原则有哪些。
四、资料分析题15′试以下图为依据,说明旅游规划与其他类型规划的关系。
五、论述题30′1、试论述工业革命对旅游的推动作用。
2、试论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方法体系。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一、名词解释20′1、旅游资源2、旅游规划3、旅游开发4、旅游专题规划二、判断题15′1、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2、旅游资源应按照能体现其最大经济价值的方式来开发。
3、旅游开发的取向选择与旅游资源本身的“可塑性”有关,也与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关。
4、旅游资源的评估主要是对其自然条件和可进入性条件的评估。
5、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4E”效应。
三、简答题20′1、简要介绍旅游资源的特征。
2、简要说明旅游开发的步骤3、简要说明旅游规划的特点。
4、旅游规划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四、资料分析题15′试以下图为依据,说明旅游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30′1、试论述旅游开发的内容。
2、试说明旅游规划的步骤。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一、名词解释20′ 1、可持续发展 2、竞争力3、旅游生命周期4、增长极二、判断题15′1、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直到目前的产业市场区位论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6年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9fb60e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1.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施行日期】2016.11.07•【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点法(全文).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点法(全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a41461d50975f46527d3e1b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全文)(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旅游者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第十条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
第十一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旅游规划内容体系与技术路线
![旅游规划内容体系与技术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d34e17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c.png)
旅游规划内容体系与技术路线旅游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和复杂的技术流程。
一份完善的旅游规划不仅能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还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1、旅游资源评估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的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
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了解其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特色等,是制定合理规划的前提。
评估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以获取准确、客观的资源信息。
2、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是旅游规划的导向,只有深入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结构、趋势等,才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市场分析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游客的人口特征、消费行为、旅游偏好、市场竞争状况等,并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3、旅游发展目标根据旅游资源和市场分析的结果,确定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通常是对旅游发展的长远愿景和战略方向的描述,如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等。
具体目标则是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可量化、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如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旅游就业人数等。
4、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包括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旅游活动、旅游商品等。
在规划旅游产品时,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市场需求,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差异性和体验性。
同时,要合理安排产品的空间布局和时间序列,形成多样化、层次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5、旅游设施规划旅游设施是旅游发展的支撑,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等。
旅游设施规划要与旅游产品规划相匹配,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同时,要注重设施的合理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6、旅游服务规划旅游服务是旅游品质的保障,包括旅游信息服务、导游服务、安全保障服务、投诉处理服务等。
关于创新旅游规划体系及旅游策划的解决方案
![关于创新旅游规划体系及旅游策划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aa4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e.png)
关于创新旅游规划体系及旅游策划的解决方案一、创新旅游规划体系1.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在旅游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游客来源、消费习惯、旅游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为旅游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能帮助我们预测旅游市场的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融入智慧旅游元素在旅游规划中,要积极融入智慧旅游元素,如智能导览、在线预订、虚拟现实体验等。
通过智慧旅游,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3.制定差异化旅游规划针对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旅游规划。
例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可以主打文化旅游;对于自然风光景区,可以主打户外探险旅游;对于特色小镇,可以主打民俗风情旅游。
二、旅游策划解决方案1.提升旅游产品品质(1)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3)创新旅游业态,如民宿、农家乐、亲子游等。
2.强化旅游宣传推广(1)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
(2)打造旅游品牌形象,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广旅游产品。
3.举办特色旅游活动(1)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举办文化旅游节、民俗风情活动等。
(2)结合季节特点,举办户外探险、亲子游玩等活动。
(3)鼓励游客参与旅游策划,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加强旅游人才培养(1)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其策划能力和服务水平。
(2)鼓励旅游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提升整体策划水平。
(3)建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旅游规划体系及旅游策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大数据、智慧旅游等先进技术,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
同时,加强旅游宣传推广、举办特色旅游活动、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七章 旅游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第七章 旅游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88ae23647d27284b735108.png)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成功范例
正是这一套完整的活动体系才使美国西南航的低价竞
争战略得以实现。刘持金分析,“低价策略”是基于 公司的资源建立的独特的战略,与该企业本身不可分 割,从而防止了其他企业的模仿,并使这一策略能够 持久有效。
33
我国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较为成功的范例
微波炉行业是我国品牌集中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格
一高增长性,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在20-30%之间, 不少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0%,结果成就了几十家 的超百亿企业; 二高利润率,单个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一般在2030%之间,甚至高达50%以上,在全国百富排行榜中, 占30%以上与房地产行业直接或间接有关;
11
“五力模型”分析房地产业的投资吸引 力
三高风险性。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
13
“五力模型”分析房地产业的投资吸引 力 5、几乎没有替代品。从大概念来说,住房基本上是没有替代
品的,能替代的就是住天桥底下或窑洞;从小概念来说, 商品房的替代品有小产权房和保障性住房。在目前的政策 背景下,这两种性质的房产不可能真正威胁到商品房。 对房地产业来说,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强的“供应商” 应该算是银行。过去这些年,银行基本上控制着向房企贷 款的主动权,贷款规模、时间长短、利率高低等等基本上 是银行说了算。所以,房地产业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几乎就 落在金融政策,也就是货币的可获得性上。正是因为这样 ,万科的王石最近也很清楚强调,“九、十月份成交量将 取决于货币政策如何演变”。
兰仕占有国内60%左右的市场份额,欧洲35%的市场份
额。可以说是一个“寡头垄断”行业。由于微波炉这一
产品的技术壁垒不大,格兰仕赢取优势靠的是建立“成
本壁垒”。 他们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优
内蒙古阿尔山景区规划之旅游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规划
![内蒙古阿尔山景区规划之旅游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a6fd4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7.png)
(一)旅游区服务节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区域旅游特有旳“大跨越、大穿越”空间特性,游客服务体系在空间上扩展到本区域与周围区域之间旳游客必经之地,其布局包括区外服务、区内服务和景点服务三个空间层次。
按照服务功能需求及其等级分布,本区域游客服务体系包括:1、区外游客服务站2、区内交通枢纽游客服务中心3、门票口服务区4、游线服务点5、游客服务调度中心五大类型1、阿尔山-柴河旅游服务站阿尔山-柴河旅游服务站是本区域“旅游服务外延”战略和“旅游形象外溢”战略旳重要构成部分。
阿尔山-柴河旅游服务站是以加油站为中心旳服务站点,在通往本区域旳各条公路要道上等距离设置,其中每100-150公里设置一种1级驿站,每50-80公里设置一种2级驿站。
所有驿站均按统一建筑格局、统一建筑样式、统一形象标识建设,按统一价格和原则提供服务,所有书面服务用语及路标指示系统使用中文、英文、蒙文、日文、韩文五种语言。
1级驿站旳原则配置包括:(1)加油站(2)旅游厕所(3)食品饮料店(4)旅游餐厅及咖啡店(5)汽车维修(6)汽车救援(7)医疗急救(8)钟点床位;2级驿站只配置前面(1)-(3)项内容。
建设旳旅游服务站重要有:乌兰浩特-明水-阿尔山市新城区;扎兰屯-柴河;海拉尔-七仙湖-阿尔山市新城区;海拉尔-牙克石-绰源-柴河;2、区内交通枢纽游客服务中心本规划分别在阿尔山市新城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和阿尔山机场3个交通枢纽设置游客服务中心,重要功能配置为:旅游征询服务、交通分流服务、住宿接待服务。
3、门票口服务区门票服务口服务区是最重要旳游客服务中心,本区域有两种类型旳门票口及其服务区,均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服务原则配置建设。
(1)大门票口服务区设置三个门票口:金江沟口东、柴河源林场西、好森沟林场北(2)独立组团项目与否收费根据状况而定柴河国家野生动物公园白狼国家野生动物公园飞仙岭-冰雪童话大世界金江沟银江沟金江狩猎场......4、游线-游客服务点本区域在大门票口内旳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关键景区范围内设置1级游线服务点,在各大标志性项目中心组团旳范围内设置2级游客服务点。
第7章 目的地旅游规划的理论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PPT课件
![第7章 目的地旅游规划的理论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050c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c.png)
当然,也可以通过技术和科学手段对地方加以描述。 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数量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下列 指标:森林占地面积、湖泊面积、河流长度、野生动 物的种数和种类等。
第七章 目的地旅游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
7.1引言
只有从三个地理尺度,即区域尺度(国家、省)、 目的地尺度(社区及其周边)和场地尺度(提供各 种旅游服务和设施的场所)上结合旅游规划的理论 和方法,才能制定出较为合理和完善的旅游规划方 案。一般而言,不同尺度的政策制定者和行动机构 是不同的。但是,所有尺度的规划必须加以整合, 各相关组织和部门之间应当建立密切的合作协调关 系。只有目的地和场地尺度的规划遵循区域规划的 指导思想,才能真正落实和实施区域规划中的这些 建议。只有在这两个微观层面,游客满意度和经济 效益才能得以具体实现。
沙漠的概念是一个关联性的环境,从生理和遗传学来 看,它是孤立的;从知觉角度来看它是荒凉的;从美 学上看它是抽象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它是不友好的。 人类对它的感知是由沙漠里的光、干燥、高温以及大 风带来的新鲜感。沙漠的天际广阔,宏伟壮观而又可 怕。月亮、太阳和星星在沙漠的上空显得格外引人注 目,它们在地平线上的移动被大大的夸张放大了。
■ 当地人民痛恨政府的强制管理,因为这些管制令他们 失去了控制和把握自己未来的权力。
■ 规划的实施责任部门不明确。 ■ 对地方人民缺乏旅游教育培训,缺乏旅游企业需求,
政府和企业部门间的保护壁垒等都大大阻碍了项目的进 展。 ■ 缺乏人力资源开发。 ■ 项目对本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这个案例说明,旅游规划应当涉及和整合所有的相关团 体和社区,以克服这些缺陷。
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书
![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2a7790d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c.png)
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书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2.1 研究目的 (2)1.2.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第二章旅游资源概述 (3)2.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3)2.2 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4)2.3 旅游资源的评价 (4)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 (5)3.1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5)3.2 旅游资源评估体系 (5)3.3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5)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6)4.1 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6)4.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6)4.3 旅游资源开发战略规划 (7)第五章旅游业发展布局 (7)5.1 旅游区域布局 (7)5.2 旅游产业布局 (8)5.3 旅游基础设施布局 (8)第六章旅游产品开发 (9)6.1 旅游产品类型 (9)6.2 旅游产品设计 (9)6.3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10)第七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10)7.1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0)7.2 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11)7.3 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11)第八章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1)8.1 旅游环境保护策略 (12)8.2 旅游生态建设措施 (12)8.3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12)第九章旅游资源开发与社区参与 (13)9.1 社区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3)9.2 社区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13)9.3 社区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效果评价 (13)第十章旅游安全管理与救援 (14)10.1 旅游安全管理策略 (14)10.1.1 旅游安全管理的内涵 (14)10.1.2 旅游安全管理策略 (14)10.2 旅游救援体系构建 (15)10.2.1 旅游救援体系的内涵 (15)10.2.2 旅游救援体系构建策略 (15)10.3 旅游安全教育与培训 (15)10.3.1 旅游安全教育的意义 (15)10.3.2 旅游安全培训的内容 (15)第十一章旅游产业政策与法规 (16)11.1 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16)11.2 旅游产业法规体系 (16)11.3 旅游产业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7)第十二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实施与监测 (17)12.1 规划实施策略 (17)12.2 规划监测与评估 (18)12.3 规划调整与优化 (18)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02a0b8c850ad02df804190.png)
生态环境现状
水资源现状
景观资源现状
旅游容量现状
交通流量现状
经济发展现状
市政建设现状
发展控制 生态保护 环境生态危机 废弃物处理 游憩压力 使用强度 承载力 地方冲击 游客满意度 居民满意度 旅游对地方经济的贡 献 旅游吸引力
现状调查与背景因素分析
建立资料数据库
生态旅游功能特性 分析
相关规划、政策法 规分析
一、旅游规划的基本类型
1旅游业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可分 为:
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 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1)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2)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3)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2.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但是,1.当必须转移方向作出新的决策时, 渐进模式就不是好的办法了。 2.如果是一个新问题,就很难期望渐进 模式能发挥作用。
整理ppt
两者对比
理性模型蕴含有巨大收益的希望,因为一 切从头开始也许会找到一个全新的和相当 高超的途径。但也可能蕴含着巨大损失的 可能性。
渐进模式既不可能有很大收益也不可能有 很大损失,稳步推进。
——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 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 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 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 计和具体实施。
规划——是根据现存条件,对其未来活动有意识、有系统地安排。
整理ppt
规划过程的三种模型 p332_现代城市规划(美)约翰.M.利维
估算、实施措施
3.远期发展重点、内容、发展水平、投资
框算等
整理ppt
工作成果
1.《战略性旅游策划 报告》
[管理学]旅游规划基础知识
![[管理学]旅游规划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5ab0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b.png)
4.1 旅游酒店业发展规划…………………20
4.2 旅游餐饮业发展规划…………………24
•旅游发展背景4综.述3 …旅…游…购……物…发…展……规…划...…1 …………………26 11..12旅旅游游开资5发源背评旅景价游分…资析………源……与……生……态…………环……境……保……31护规划…………28 1.3旅游发5展.的1 制保约护性问原题则…和…方……法……………7…………………28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一、旅游产品(吸引物)开发规划 • 二、空间布局规划 • 三、旅游营销规划 • 四、旅游设施规划 • 五、环境保护规划 • 六、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空间布局形式
• 集中型——块状 • 线 型——带状 • 组团型——集团状 • 链珠型——串状 • 放射型——枝状 • 星座型——散点状
•规划2指.1规导划思依想5据与.…发2 …展分…目类…标…保………护……规……划………………………8 …...8…………………29 2.2指导思5想.和3 规分划区原则保…护…规…划…………………8 …………………26 22..34规规划划范年5围限.……4 ……分……级…………保……护……规… …划… …… ……… ……… ……......99…………………26 2.5总体发6展旅目标游…市…场……开…发…规…划...10………………………27 2.62旅.7游旅发游6展战.战1略略发客…展源…指…市标……场……定……位…….……..1…0…11………………………27
• (三)规划编制阶段 • 规划区主题确定 • 确定规划分期及各分期目标 • 提出旅游产品及设施的开发思路和空间布局 • 确立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确定投资规模, 进行经
济、社会和环境评价
• 形成规划区旅游发展战略, 提出规划实施的措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dd13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e.png)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优惠税收政策、贷款扶持政策等,为旅游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产业规划:制定全面的旅游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
规划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3.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服务业的质量水平,加强人员培训,提高
服务态度和技能水平,满足游客对服务质量的需求。
4.建设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基
础设施、酒店、旅游景点等,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
5.拓宽市场渠道:通过多样化的市场推广手段,拓宽旅游市场的渠道,提高对外宣传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6.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
障体系,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7.促进旅游企业创新:推动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竞
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8.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业监管体系,加强对
旅游市场的监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9.保护环境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倡可持续发展,
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10.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合作,互相学习经验,共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以上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些保障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旅游经济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 注
年,现状总人口
人。其中(1)Biblioteka 人(2)职工 (3)居民(2)职工 (3)居民
年,现状总人口 人。其中(1)游人
资料来源:《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1)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 大风景用地; (2)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 耕地; (3)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 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
2.旅游餐饮规划的要求 (1)旅游餐饮的布局和服务功能要根据游 程的需要而安排,考虑游客游览行为。 (2)旅游餐饮的容量应设计要有弹性,功 能上要多样化。 (3)旅游餐饮的设计应具有个性、特色。 3.旅游康乐设施规划 旅游康乐设施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 (1)恰当选择主题 在选择康乐项目主题时要注意主题的 独特性以及与旅游区主题形象的一致性。 (2)合理空间分布
四、邮政电信规划
国内与国际邮政电信齐全; 架设线路不破坏景观; 旅游接待中心要能通长途电话、邮寄包裹; 要建立旅游地的对外通信网络。建设长途电话 线路直拔业务。建立移动电话信号加强系统; 建立旅游地内部通信网络。
第三节 旅游设施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1.旅游饭店的规模; 2.旅游饭店的档次; 3.旅游饭店的风格、特色、等级; 4.旅游饭店的分布。 二、旅游餐饮规划 1.旅游餐饮的类型 饭店的配套餐饮服务、一般社会餐饮服务、旅 游景区餐饮服务以及地方特色餐饮服务。
一、土地利用类型 在旅游规划中,一般将土地按照利用的主导性质分为10类: 即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 用地、林地、园地、耕地、草地、水域以及滞留用地等。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即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 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 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 量与潜力的综合评估或专项评估。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表明土地利用现状特征,风景用地 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关系,土地资源演变、保护利用和管理存 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利用需求预测与协调平衡的基础 上,表明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及其用地范围。
三、电力与能源规划
电力与能源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能源选择。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沼气、水力、风 力、太阳能、电热等。 (2)分区和分期负荷与电力平衡(电力负荷分布图)。 (3)电厂(站)、变电所、配电所的位置、容量与数量。 (4)各区电压等级的确定(分一级、二级、三级)。 (5)确定高压线走向,高压走廊位置,低压接线方式,架 空线距游览路的最小平行距离,地下电缆位置等。 (6)各规划期的电力系统总平面图。根据各旅游地自己的 供电现状及总体规划要求,提出不同的供电系统方案。
旅游区用地平衡表
序 号 0 用地 代号 合计 用地名称 旅游区规划用地 面积 (km2) 占总用地的% 人均(m2/人) 备注 现状 100 规划 100 现状 规划
1
2 3
甲
乙 丙
风景游赏用地
游览设施用地 居民社会用地
4
5 6 7 8 9 10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交通与工程用地
林地 园地 耕地 草地 水域 滞留用地
二、给排水规划
1.旅游地给水规划的要求 首先,要求较高的景观保护度; 其次,要求充足的水源供应量; 最后,要求高质量的水质保证。 2.旅游地排水规划的要求 首先,明确排水方式; 其次,确定排水管道走向与方式; 最后,旅游区内的垃圾、废物等要用专门 的器皿存放,安放在游客和游线集中之处, 并指定专人定期收集处置与管理。
第七章 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第八章 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节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节 旅游设施规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土地利用规 划的原则、内容。 二、了解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 要求,掌握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的内容。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节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 (1)因地制宜,保护旅游资源 (2)尽量利用已有设施 (3)新建的交通线路应该尽量一线多点
2.旅游道路交通规划的内容
(1)旅游地外部交通规划 指区域旅游中心到旅游地的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 内外交通要衔接紧密,中转方便,设备充足舒适,安全 经济。 要求:要有良好的视野,路标清晰,路面等级质量 高,全天候使用,坡度适中,排水系统良好,辅助设施 齐全(加油站、饭店、停车场、休憩绿地、购物商店)。 一般外部交通规划的内容为:交通出行方式、通行 里程线路走向、路面质量等级、所需时间、安排的交通 班次等。 (2)旅游地内部交通规划 指连接旅游区内部各个景区景点的旅游交通线路.如 汽车通道、电瓶车通道、步行通道以及其他通行方式。 其规划要求是:尽可能多地经过观景点;方便安全; 节约时间等。
练习题
一、土地利用可分为有哪些类型? 二、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内容。 三、简述旅游住宿设施规划的内容。 四、分析旅游餐饮设施规划的要求。 五、分析旅游康乐规划设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