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 是( ) B
A
B
C
D
解析:图中锋面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前,江苏受暖气团控
制,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后,江苏受冷气团控制,气
温降低,气压升高。上述气温、气压变化特点与图 B 吻合,
故选 B。
(2016·北京西城一模)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 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 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 年美国部 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 a 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 图,图 b 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 3~4 题。
2.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 )
A.a
B.b
C.c
D.d
3.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D )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解析:图中显示了有多种天气系统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第 2 题,根据等压线来看,图中 a、b、c 和 d 附近有一个锋
面气旋。一般来说,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 槽线重合,如图中的 M、N 线。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 M 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 N 锋)。原因是左侧锋面由高 纬地区向低纬地区移动,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的移动,M 为 冷锋;右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移动,是暖气团推动 冷气团的移动,N 为暖锋。
可知,该处位于暖锋锋前位置,故可能为阴雨区。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2015·高考北京卷)下图示意 2015 年 3 月 9 日~22 日气旋 “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帕姆”( B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3.图 a 中( C )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 GIS 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4.图 b 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D ) A.1 月,甲地 B.4 月,乙地 C.9 月,丙地 D.11 月,丁地
解析:第 3 题,依据材料可知,冷空气经过大湖后会增温增 湿,则图中③过程形成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且暖气团势力较 强,故类似于暖锋;②气流强弱决定了水汽含量的多少,同 时也决定了降水量的多少;GIS 具有分析、处理空间信息功 能,不能用于监测湖水蒸发量;④为距离地面较高的高空冷 气流,不受大湖效应影响。第 4 题,图中所示为北美洲五大 湖区,降雪形成的时间为冬季,因此此时北美洲盛行西北风, 风经过湖面带来充足的水汽,降雪量最大的地点一定位于向 风的湖岸,故选丁地。
锋面与天气
1.(2015·高考全国卷Ⅱ,T4)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 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24 时气温、气 压随时间的变化。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C ) A.16 时~17 时 B.17 时~18 时 C.18 时~19 时 D.19 时~20 时
2.锋面的基本特征
(1)气团:图中①为__暖__气__团___,②为_冷__气__团____。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____暴__雨______,冬季暴发的寒潮。 (2)准静止锋:夏季江淮流域的_梅__雨___天气。
高压(反气旋) 多晴朗、干燥天气
我国天气典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实例
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天气;秋季:我国北方 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
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2016·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天气系统为( A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解析:读图可知,气旋“帕姆”生成于南太平洋,A 项错误; 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 项正确;“帕姆”移动路 径与西风漂流无直接联系,气旋移动方向大致由西向东穿过 日界线,故 C、D 项错误。
(2015·高考天津卷)读 2015 年 5 月某日 12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 布图(单位:百帕),回答 2~3 题。
球
低压(气旋)
逆时针向 中心辐合 东部:偏 南风西部: 偏北风
顺时针向 中心辐合 东部:偏 北风西部:
偏南风
高压(反气旋)
顺时针向 四周辐散 东部:偏 北风西部:
偏南风
逆时针向 四周辐散 东部:偏 南风西部: 偏北风
垂直气 流与天
气流 运动
气 天气
状况
过境前后气压 变化曲线
低压(气旋) 多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低 垂直气
空)
流
天气状况
由四周流向中 上升
心
多阴雨天气
由中心流向四 下沉
周
多__晴__朗__天气
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气象网讯 2015 年 7 月 29 日~31 日,黄淮大部、江淮、 江汉、汉中东部等地遭遇了 35 ℃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 最高气温达 37~39 ℃。中央气象台 7 月 29 日 06 时发布了高 温黄色预警。 (1)此时给我国南方带来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什么? (2)该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高温天气?
(2015·高考江苏卷)下图为 2015 年 5 月 1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 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 然灾害是( B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1.问题探究 (1)冷锋会带来或诱发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冷锋活动带来的气象灾害有大风、寒潮、冻雨、雪灾、 沙尘暴、暴雨等;诱发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诱发 的水文灾害有洪涝、风暴潮等。 (2)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及天气各有什么变化? 提示:气温:由高到低;气压:由低到高;天气:由晴到阴 雨再转晴。
(1)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天气系统的是( B )
(2)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D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低;乙地阴雨连绵
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基本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 区域 B 为_高__压__脊___。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 区域 A 为_低__压__槽___。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系统 气旋 反气旋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重难提示 1.锋面系统的主要特征比较。(重点) 2.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重点) 3.锋面气旋图的判读。(难点)
考点一 锋面与天气
1.气团 (1)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 属性相对_均__匀___的大团空气。 (2)分类暖冷气气团团::比比下下垫垫面面温温度度高低的的气气团团
多为冷锋,根据图中符号判断 a 与 b 之间有两个冷锋的黑三
角标志,且 a 处在冷锋锋后,故 a 处此时出现大风、降温、
雨雪天气。故本题选 A。
第 3 题,可能形成灾害性海浪的一般有海啸、台风或风暴潮。 本题没有地震引起海啸的相关信息,但从图中等压线来看, 东南部菲律宾附近海域存在一个超强低压系统,风力强劲, 有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故本题选 D。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 5 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017高考导航→明确考纲 考纲解读
1.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 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 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应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分析一些简单的 天气实例。
(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B )
A.大风区
B.阴雨区
C.高温区
D.锋后区
[解析] (1)图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运动,为气旋;另外也 可依据等压线数值判断为气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图中显示右偏,说明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2)图中阴影部 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充足;同时结合锋面气旋知识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 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 近的风向,如图 1 中①处为偏北风,③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 1 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 N 控制,故在暖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 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由冷锋 M 控制,故在冷锋后① 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解析:夏季沙尘暴的出现一般是由快行冷锋形成的,因此沙 尘暴经过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由图可知,在 18 时~19 时,气温快速下降,气压快速升高,应为强沙尘暴经过时的 气温、气压变化情况。
(2015·高考江苏卷)下图为 2015 年 5 月 1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 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2016·山东青岛模拟)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 (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4~5 题。
4.该天气系统过境 N 市,可能出现( D ) A.淫雨霏霏 B.大雪纷飞 C.持续干旱 D.狂风暴雨
5.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 N 市,该市的风向( A )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北风转偏南风
冷锋与暖锋的判读
1.锋的符号不同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
,则表示冷锋,且有三
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
,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
是锋的移动方向。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不同
若冷气团的移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 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 团势力强,为暖锋。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应为北半球锋面气 旋,根据北半球锋面气旋逆时针运动的规律可知,甲地形成 冷锋,且甲地位于冷锋锋后;乙地形成暖锋,且乙地位于暖 锋锋前。结合选项可知,B 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 可知,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多大风、沙尘暴天气;乙地位于 暖锋锋前,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故 D 项正确。
提示:(1)反气旋(副高)。 (2)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夏季正午太阳高 度大,白昼时间长。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 气流 气流 形成 与风 (北半
向 球)
水 平
气 流
北半 球
气状
流况
与及
风风 向 向 南半
3.锋面坡度不同
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 度较大;而暖气团移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 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雨区范围及位置不同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出现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气温、气压的变化不同
(2016·吉林一中期末)下图是某年 4 月份某日的天气 系统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30°N,120° E)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2)题。
解析:第 4 题,图中显示的为低压系统,且气压值远低于正 常大气压 1 010 hPa,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强低压系统,该天 气系统过境可能会出现狂风暴雨。第 5 题,该地位于北半球, 则图示时刻 N 市位于气旋的北侧,主要吹东北风;该天气系 统北移过境后,该市位于气旋的南侧,主要吹西南风。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 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 温带气旋。
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吗? 提示:不一定。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 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 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锋面过境时一定会有降水天气吗? 提示: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易形成降水。如我国北 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