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存瑞部)上学期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质检二(CRB)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命题人:王艳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本题共有6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
低),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图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2-3题。
2.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频繁爆发来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3.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活动极大年到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间隔时间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
读右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B处的正确叙述是()
A.内力作用形成的向斜B.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
C.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 D.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7.下列地貌的地质构造与图中A处一致的是()
A.喜马拉雅山B.华山 C.渭河平原 D.安第斯山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质剖面。
据此完成下8-10题。
8. 图示地区花岗岩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抬升,缺少沉积岩形成条件
B. 上覆页岩等遭受风化、侵蚀
C. 森林大量砍伐,地表结构遭破坏
D.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9. 甲、乙、丙、丁四地中,与云山地质构造类型相同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开凿公路隧道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读图回答甲处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下降④地
壳上升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实线边界代表两个板块在背向运动,是板块的
消亡边界
B.图中A板块和C板块基本都是由海洋组成的
C.安第斯山是由图中E板块和F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D.位于B板块和D板块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在逐步扩大
13.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网站公布的一张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地区盛行的火星风风向为()
A .甲吹向丙
B .乙吹向丁
C .丙吹向甲
D .丁吹向乙
15.下列地区易形成图示地貌的是( ) A .沙质海滩 B .塔里木盆地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
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中a 、b 、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 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 、b 、c 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 .b 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7.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 .增强a 辐射
B .增强b 辐射
C .增强c 辐射
D .改变b 的辐射方向
我国古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
据此完成18-19题。
18.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句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B. 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C. 地面辐射减弱
D. 大气逆辐射增强
19. 下列诗句中描写景象与风力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
A.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B. 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
(明•王继芳《锦石崖》)
C.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 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清•冯云山《咏瀑布》
20.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对流层
大气某要素等值面
垂直分布图,完成
21~22题。
21.若a、b、c、d
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流
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乙→甲→丙→丁→乙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甲
22.若a、b、c、d为不同的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D.乙>甲>丙>丁
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23~24题。
23.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24.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25.若图中②、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大气环流不同 D.下垫面状况不同
26.读右图为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
读右侧“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B处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8.在气压带A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暖干燥 D.温和湿润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0º~10ºN盛行下沉气流
B.10ºN~20ºN盛行东南风
C.20ºN~30ºN盛行西北风
D.30ºN~40ºN盛行西南风
30.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的箭头表示风
向,据此完成31~32题。
3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3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
与其控制地区原本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读下图,完成33~35题。
33.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
人类活动
影响最大的是( )
A. 蒸发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34. 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
A. 大洋环流
B. 水循环
C. 大气环流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35.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
A. 板块内部
B. 海洋内部
C. 板块交界处
D. 大陆内部
读两幅“中低纬海区等温线图”,完成36~37题。
36.若图中的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37.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B.本格拉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因种植茶树经济效益高,部分农民开垦坡地毁林种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38-39题。
38. 安吉县毁林种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体现了( )
A. 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要素间的开放性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39. 毁林种茶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多
C. 地下径流增多
D.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40.对比下面左、右两图,右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 .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 .③恐龙灭绝
C .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 .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地球初期
发展阶段 古生代
距今(亿年) .7
①
②
③
④
⑤
25 45
38
6.0
2.5
0.7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 (单位:亿年)
41.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
湿润的森林环境中。
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
点分布图”,分析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
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42.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43.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土壤中空气的含量B.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
C.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D.土壤中水分的含量
44.下列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土壤都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B.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特征
C.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D.生物和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45-46题。
45.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
是()
A.地形和地质B.气候和岩石
C.气候和生物D.成土母质
46.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
藏高原
B.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C.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
D.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47.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的海水与大洋西岸的海水相比是( )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读图,
完成48-49题。
48.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
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49.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盐度是衡量海水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50-51题:
50.海水的盐度是指( )
A. 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B. 1000克海水中所含氯化镁、氯化钠的总量
C. 1000克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总量 D. 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物的总量
51.红海盐度为世界最高的原因有( )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几乎无陆上淡水注人 C.有暖流经过 D.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
认,还能看出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
据此完成52-53题。
5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53.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据此完成54-55题。
54.三叶虫属于()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爬行动物 D.无脊椎动物55.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A.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古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56-57题。
56.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57.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58题。
①②③④58.有关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热带草原气候
B. ②——地中海气候
C.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D.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分别是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折线代表气温,柱状代表降水。
据此完成69-60题。
59.甲地为()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60.乙地最可能在()
A. 30°~40°的大陆西
岸
B. 25°~35°的大陆东
岸
C. 40°~60°的大陆东岸
D. 40°~60°的大陆西岸
第II卷主观题(共40分)
6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左图)和某地剖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左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乙是;丙是。
(3分)
(2)写出左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作用,③作用。
图甲中(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3分)
(3)右图中A地貌的名称是,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 ___地区(填
方位)。
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受作用。
(3分)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1分)
62.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在图中①②③④之间的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
表示大
洋环流的流向。
(4分)
(2)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的洋流模式图,图中洋
流的名称
为: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
形成大渔
场的是_____(填数码)。
该渔场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洋流C从性质看属于__________流。
63.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值从大到小
排列顺
序是。
(2)甲地天气情况是,
乙地空气呈
垂直。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
之间,则
甲代表(填“城区”或“郊区”),
乙代表(填“城区”或“郊区”)。
(4)判断甲、乙两地昼夜温差大小差异,并说明理由。
(4分)
64.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循环,图中B 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在图中C环节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这种地质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__(内、外)力作用。
(3分)
(4)N地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2分)
(5)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印度及其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季节的风是季风(填西南或东北),此季风形成的原因是(2分)
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质检2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5 DACBC 6-10 DBBBB 11-15 BCBCB 16-20 BCDCD 21-25 ABAAC
26-30 BAADB 31-35 CDBBC 36-40 BBADA 41-45 DCCBC 46-50 BCCAA
51-55 BBCDB 56-60 CDBCD
二、主观题(共40分)
61.(10分)
(1)沉积岩;岩浆岩;岩浆(每空1分)
(2)变质,重熔再生。
④(每空1分)
(3)风蚀蘑菇(石),西北。
风力沉积(每空1分)
(4)EDC。
(1分)
62.(10分)
(1)
(2)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
(3)①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4)暖
63.(9分)
(1)③>②=④=⑤>①。
(1分)
(2)晴朗,上升。
(2分)
(3) 郊区城区 (2分)
(4)甲地昼夜温差大于乙地。
(2分)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乙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
(2分)
64.(11分)
(1)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2分)
(2)海陆间水循环,水汽输送(2分)
(3)岩浆岩,沉积岩,外力(3分)
(4)冬季,温和多雨(2分)(5)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