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方案】城市主干道深基坑、高边坡土方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高边坡土方开挖工程专
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东莞市建设局《东莞市建设局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东建[2006]60号),加强对建筑工程中危险点源的控制,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东莞大道市政工程招标书;
(三)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施工设计图;
(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东莞大道为虎门南北干线性城市主干道,纵贯中心区、新湾两大板块,是虎门镇新的城市中轴线,路线全长约12.24km。
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4+360~K12+240.284,与长德路、广珠高速公路、金宁西路、富民路、沿江高速公路、新安路等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相交。
2、基坑工程概况
1)FC2+339~FC3+040、FD0+420~FD1+160基坑:
本工程为滨海大道左侧泄洪渠,其中FC2+943~FC3+008段为箱涵(4*2m),其余为浆砌片石盖板涵(4*2m);FD0+420~FD1+160段为浆砌片石盖板涵(5.5*2m)。
盖板涵及箱涵基坑开挖深度均大于4m,最深可达到6m左右。
基坑两侧打设Ⅲ型拉深钢板桩进行围护。
2)上南路隧道基坑:
上南路隧道基坑开挖深度为0~8.2m。
其中SN0+100~SN0+420段基坑深度
为3~8.2m,设计采用锚拉灌注桩结构支护,基坑设计等级为二级。
无特殊支护段的隧道开挖采用自然纵坡开挖,深度为0~3m。
上南路隧道位于上南路与连升路相交处,是上南路的一个结构物,滨海大道上跨上南路隧道。
基坑地质为粉质粘土层。
三.施工准备
(一)人员准备
按施工计划调集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做好相关交底,工前动员等工作。
1、在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领导下,选择技术强,装备精的专业队伍,相关的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2、明确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目标、质量目标、工期要求,确保高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二)技术准备
1、了解本标段工程的建设概况,熟悉和掌握本工程的技术规程和质量要求。
2、在熟悉图纸,掌握规范,进一步了解现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施工措施,并报监理审核,通过后作为深基坑、高边坡土方开挖施工的实施依据。
3、对有关人员做好书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经签认。
4、测放基坑、高边坡开挖边线、并用白灰标识。
确定土方堆放场地及运土施工路线。
(三)材料、物资、机械设备准备
本工程对材料供应要做好以下准备:
1、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编制供货计划,对于深基坑施工所需要的沟槽排水设施要准备充足,水泵、水管、电线、发电机须有备用设备;雨季期间,高边坡施工须准备防冲刷的塑料薄膜。
2、准备足够的临边防护设施,并认真布设,做到防护到位。
3、材料、机械设备做好认真的检查、检修,不合格产品禁止入场,机械设备严禁带病运行。
五、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
(一)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基坑:坑底标高偏差不得超过-50mm,用水准仪测量;长宽允许偏差为+200mm,-50mm,用钢尺丈量;边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可直接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2、一般项目
基坑:表面平整度不超过20,用2m靠尺检查。
基底土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可直接观察或土样分析。
挖方高边坡(土、石):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检测频率20m,检查2点,用坡度尺量,每侧1点。
(二)其他注意事项
1、支护结构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本基坑支护设计安全保证期限为12个月。
2、基坑土方开挖,坑边堆土严禁超过设计允许值,影响基坑安全。
3、在离坡边线1.5m处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采用钢管搭设,上栏杆高度为1.2m,下栏杆高度为0.4m,并用红、白漆作醒目标记。
4、土方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应铺设碎砖或钢板等垫道。
(三)上南路基坑施工监测
1、环境和基坑监测内容有:
⑴周围临近建筑物、道路等,监测坡顶25m范围内周边建筑或市政道路设施等位移变形。
⑵每栋临近建筑物上布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临近道路(或疏解通道)每隔25m布置监测点;详见支护平面图。
2、观测要求为:
⑴沉降观测精度满足不低于三等精度要求;
⑵基准点应在基坑开挖前平行观测2~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值,沉降和位移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开挖过程中开挖侧每天测量一次(电塔位置观测点须加倍),非开挖侧每2~3天测一次,挖至坑底10天后每周测量2次,如位移趋向稳定则10天后每周测量2次,如位移趋向则10~15天测量一次,基坑回填至
坑深一半时停止观测;
(四)基坑施工应急措施
针对本基坑特点及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确定具体应急措施,避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形,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1、应对基坑坡顶及邻近地面变形过大的预防性措施。
⑴针对新出现的与原设计考虑的环境条件不相符的新情况,首先重新审核原设计的支护结构体系的安全度,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增加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
⑵由于本基坑较深,当边坡支护结构变形值或结构应力值接近允许值,立即提出处理方案对支护结构进行补强加固处理,加固措施应确保使支护结构有足够刚度。
(五)应急机构与职责
1、应急资源准备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⑴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⑵主要材料储备表
⑶主要抢救物资储备表
2、应急流程
当坡顶的水平、垂直位移达到报警界线、或坡顶水平位移突然加大、突降大
雨或暴雨时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
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险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
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六、施工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网络
为确保基坑、高边坡工程优良目标,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和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来确保本工程的优良目标的实现。
质量管理措施采取“五步到位”。
五步到位:
1、操作要求交底到位;
2、上、下工序交底到位;
3、上、下班交接到位;
4、关键部位的检查、验收到位;
5、钢板桩、土方开挖现场检查验收到位。
(二)针对本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安检站审批后方可施工,遇到变更时及时报告,研究解决。
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施工方案要求、相关规范标准、勘察设计资料,为组织施工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
2、严格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岗位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逐级交底,明确质量要求及操作程序,提高全体人员质量意识。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检验把关,督促班组在施工中严格按交底要求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与监理或甲方办理验收手续
七、安全与文明施工
(一)安全施工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针对本基坑围护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副经理、施工队长,各项工程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教育、检查及监督指导。
项目部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三级教育,班前教育技术交底,对特种工人培训教育。
积极组织安全活动,定期检查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施工作业。
2、安全措施
⑴严格按照《施工生产安全条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开工前,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⑵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保证施工“三保”措施。
3、施工机械安全防护
⑴大型机械应进行自检和监理验收手续。
⑵挖掘机的有效证件齐全,在作业前施工员向司机作安全交底,并派有配合经验的专人指挥。
所有外租机械进入现场前签定安全责任协议书。
(二)文明施工
加强全体职工职业道德的教育,制定文明施工准则。
1、做到布局合理,文明责任区划分明确,并有明显标记。
同时设置明显的标牌。
2、实行持证上岗、挂牌施工制度。
3、施工现场作业道路保持平整,设有路标。
4、工地现场外观做到“三洁”:施工场地整洁、生活环境清洁、施工产品美观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