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中国……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材料中的“人们”指的是
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居民
2 . 孔子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曾参性子慢,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扬长避短。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学中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3 . “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
”这副对联涉及的历史人物有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⑤禹
A.①②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
4 .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它爆发在
A.公元前三世纪初B.公元前三世纪末
C.公元前二世纪初D.公元前二世纪末
5 . 下表中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6 . 秦始皇时兴修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的()
A.长城B.都江堰C.灵渠D.阿房宫
7 . 下列哪些能够反映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中比元谋人进步()
①利用石块打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②还保留有猿类特征
③已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 . 《史记·周本纪》中提到“(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
B.尧舜禅让
C.秦设郡县
D.汉初分封
9 . 她叫哥哥讲西周末代君主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那么西周灭亡的时间是在
A.公元前1046年B.公元前771年
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476年
10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假如你要考查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
些遗址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半坡遗址。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 . 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展出的战国时期的杜虎符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调兵凭证,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下列官员中最有可能拥有虎符的人是
A.刺史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
12 .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2019年)
A.200万年
B.170万年
C.70—20万年
D.3万年
13 . 某校九年级1班李勇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老师给他打气说:“早发现问题,也是好事!你总结好原因,落实到行动上,下次一定能考好。
”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老子
14 . 通过“甲骨卜辞”“司母戊鼎”“殷墟”等遗址、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西周历史D.春秋历史
15 .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力提高,我国最早能在什么时期看到人们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来进行农业生产
A.夏朝初期B.西周末年C.春秋时期D.战国后期
16 . 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笔记中写的内容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由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B.原始的农耕生活
C.远古的传说D.早期国家的产生
17 . 在“最强大脑”的角逐中,主持人请你根据如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
A.炎帝、盘古B.炎帝、黄帝C.黄帝、女娲D.盘古、女娲
18 .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刀形币B.圆形方孔钱C.蚁鼻钱D.布币
19 . 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
A.女娲捏出出来的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C.由古猿进化而来的D.猴子变化而来的
20 . 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文化遗址
21 .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A.战国时期B.春秋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22 .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铸造于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3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建立刺史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经历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就此回答下列小题
24 .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
A.朝代更替频繁B.经济迅速发展C.政治严重腐败D.社会急剧变革
25 . 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A.商朝B.夏朝C.西周D.分封制
26 .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这件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三星堆青铜面具D.青铜立人像
27 . 除灿烂的青铜文明之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可追溯到这一时期。
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最早的古代文字是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金文(铭文)
28 . 春秋晚期,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青铜器的广泛应用
C.农业上的深耕细作D.大片荒地的开垦
29 .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以“尊王攘夷”进行征战,夺得霸主地位的国王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
30 . 经过300多年的纷争,小的诸侯国被兼并,到战国初期,出现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战国七雄”包括
①燕②赵③楚④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1 . 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征战。
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其中不包括
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32 .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33 .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34 . 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
A.殷商社会B.春秋战国C.秦汉帝国D.宋元时期
35 . 我国古代,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6 . 大禹治水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
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以下对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
B.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C.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D.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37 . 《三字经》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是
A.魏国B.齐国C.秦国D.赵国
38 .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下列各项措施与之有关的是
①实行分封制②颁布“推恩令”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组织反击匈奴的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9 . 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C.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D.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判断题
40 . 秦朝时的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三、综合题
41 .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不断演进,从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摘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朝)李白
材料四主父堰上奏:“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
(1)材料一中推举部落联盟首领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2)材料二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为加强中央集权,秦王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4)材料四中,为削弱地方势力,主父堰向谁提出了什么建议?
42 .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
请举例说明我国古代重要水利建设成就。
(一例即可)
(2)技术的改进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哪些进步?产生了什么影响。
(3)西汉时期,我国开始种植很多新的农作物,如葡萄、胡桃等。
它们是经哪条道路传入内地的?
(4)古人还非常善于总结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一部农书?该书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
四、论述题
43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基础。
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农业生产设施的改进,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识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劳动工具?他们最早种植哪种粮食作物?他们主要生活在我国哪一区域?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农业的到迅速发展的主原因是什么?
(2)图三水利工程位于哪一条江由谁主持修建?建成之后,对当地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3)图四人物采取的哪些变法措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列举2条)
(4)结合上述图片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判断题1、
三、综合题1、
2、
四、论述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