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1)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abaf5d15abe23482f4d52.png)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1)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2.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二)社会保障的功能1.稳定功能;2.调节功能;3.促进发展功能;4.互助功能;5.其他功能。
2.简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1.尊重本国的国情;2.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努力追求社会化;5.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
(二)社会保障的教训1.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2.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3.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4、简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不同点:(1)保障范围不同;(2)保障对象不同;(3)保障目标不同;(4)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不同;(5)支付方式不同。
三、论述题(要点)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目标。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2.立法滞后;3.责任模糊;4.新制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二).发展目标1.应考虑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规律和我国的国情;2.应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趋向;3.尽快实现制度定型,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4.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5.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6.保持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7.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趋向。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e30d249649b6648d7473b.png)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保障的六个基本特征(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行)(保障性)。
2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模式(投保资助模式)(强制储蓄模式)(国家统筹模式)。
3(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看,(A)是社会保障的最低目标,它仅仅是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的生存需要。
A 社会救助B会保险年C 社会福利2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看,(B)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它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需要。
A 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年C社会福利3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看,(C)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旨在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A 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年C社会福利4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和重要的理论基础是(B)。
A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B福利经济学理论C新福利经济学5国务院于(B)颁发了《关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A 1996年B1997年C 1998年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较高目标: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发展。
(1)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3)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5)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3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1)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1)](https://img.taocdn.com/s3/m/3d59a04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9.png)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至四(1)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社会保障学》形成性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题填空题l、社会保障具有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迸发展功能、和互助功能及其他多种功能深化法发2、社会保障具有;公平性;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多样性;等特征,3,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等。
4。
社会保险制度在德国的产生,是进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的标志。
5,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使社会保障制度摆脱了历史上充当稳定社会工具的单一色彩,代之以社会公平等理念,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维系机制。
6、早期的社会保障是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它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办慈善事业,在西方是宗教慈善事业为主,在中国则是官办慈善事业为主-此后才进入济贫制度阶段。
第二题名词解1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闰,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劲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包括,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术;具有经济福利性和属于社会化行为等必要要素。
2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足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予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问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学1-4次作业答案
![社会保障学1-4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70f1be2bd960590c677e4.png)
社会保障学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填空题:第1题:“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2分)第2题: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2分)第3题: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2分)第4题: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2分)第5题: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2分)第6题: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2分) 第7题: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2分)第8题:从共性上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分)第9题: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2分)第10题: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用理论、保障制度)三大部分构成。
(2分)第11题: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救济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2分)第12题: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2分)第13题: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
(2分)第14题: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2分)第15题: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
(2分)名词解释题:第1题:社会保障(4分)答: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第2题:就业关联制度(4分)答:就业关联制度是对受保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234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234](https://img.taocdn.com/s3/m/a833910302020740be1e9b11.png)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234 [2011春]2011年4月教材实训科转自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社会保障学》2011平时作业(1234)答案(第一章至第四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按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划分,可以将社会保障划分为AB 。
A.受益基准制B.缴款基准制C.普遍保障制D.就业关联制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阶段的标志是 D 。
A.英国的新《济贫法》B.德国的《工伤事故保险法》C.美国的《社会保障法》D.英国的旧《济贫法》3、福利经济学在20世纪初形成于 B 。
A.德国B.英国C.美国D.日本4、1936年 D 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有效需求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
A.庇古B.大卫·达维逊C.贝弗里奇D.凯恩斯5、以管理职责和业务范围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为 ABCD。
A.行政主管机构B.具体业务实施机构C.基金营运机构D.监督机构6、影响社会保障管理方式选择的因素有三个ABC 。
A.国家政治体制B.社会保障历史背景C.本国遵循的社会保障理念D.国家人口7、社会保证基金与社会保险基金的区别是 ABCD 。
A.基金征集与使用原则不同B.基金来源不同C.基金的使用对象不同D.目的不同8、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有ABC 。
A.支付现金B.发放物资C.提供服务D.授予资质9、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包括ABCD 。
A.安全性原则B.收益性原则C.流动性原则D.社会性原则10、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可投资于以下产品ABCD 。
A.银行存款B.股票C.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D.投资基金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社会保障——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广义)——3、社会保障基金——4、现收现付制——5、完全积累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3、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 答案.已完成doc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 答案.已完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e0cf9daef8941ea66e054f.png)
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一思考题:请回答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答:现收现付制概念:现收现付制,以养老保险为例,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完全积累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
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优点:a.简单易行;b.以支定收,短期平衡较易;c.互济功能较强;d.横向平衡;e.没有基金积累,不存在基金投资增值问题(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社会保障项目,或者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或者已经趋于稳定的养老保险)缺点:a.人口老龄化高峰难以度过;b.无长期规划,缴费率需要经常变动;c.不大适应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发生经济危机的年份2、储蓄积累制(完全积累制):优点:a.建立个人账户,可实现长期平衡;b.个人对自己负责,激励机制较强;c.纵向平衡;d.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时,不会发生支付危机;e.可以积累起大笔资金用于投资(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总体水平不高,生产和经营较为分散的地区和国家)缺点:a.互济功能较弱;b.基金积累数额较大,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c.利率变动和工资增长率对基金平衡影响较大;d.时间跨度长,基金的投资和管理专业性强3、部分积累制:优点:a.介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综合了两者的优点;b.互济功能较强;c.既有横向平衡,又有纵向平衡缺点:a.受通胀影响较大;b.受利率和工资增长率影响较大;c.基金的测算和管理难度较高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二(针对教材1~6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或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答案已完成
![社会保障学形考一至四次答案已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61721a3e172ded630a1cb68e.png)
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一思考题:请回答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 字)答:现收现付制概念:现收现付制,以养老保险为例,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完全积累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部分积累制也称“ 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
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优点: a.简单易行; b.以支定收,短期平衡较易; c. 互济功能较强; d.横向平衡;e.没有基金积累,不存在基金投资增值问题(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社会保障项目,或者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或者已经趋于稳定的养老保险)缺点: a.人口老龄化高峰难以度过; b.无长期规划,缴费率需要经常变动; c.不大适应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发生经济危机的年份2、储蓄积累制(完全积累制):优点: a.建立个人账户,可实现长期平衡; b.个人对自己负责,激励机制较强; c. 纵向平衡; d.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时,不会发生支付危机; e.可以积累起大笔资金用于投资(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总体水平不高,生产和经营较为分散的地区和国家)缺点: a.互济功能较弱; b.基金积累数额较大,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 c.利率变动和工资增长率对基金平衡影响较大; d.时间跨度长,基金的投资和管理专业性强3、部分积累制:优点:a.介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b.互济功能较强;c.既有横向平衡,又有纵向平衡缺点: a.受通胀影响较大; b.受利率和工资增长率影响较大; c.基金的测算和管理难度较高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二(针对教材1~ 6 章)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题中或题后的括号内。
[0220]《社会保障学》 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0220]《社会保障学》 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6d08ff7ec4afe05a1dfb3.png)
[0220]《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社会保障2、社会保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5、社会福利6、社会统筹7、失业保险8、医疗保险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社会保障水平1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1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13、公共物品14、现收现付式15、社会保险争议16、企业年金17、社会医疗救助制度18、生育津贴19、社会保险关系主体20、政府失灵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题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饮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5、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
6、社会统筹是指社会保险的资金由政府出面,按照社会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依法将分散在个部门、各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制度,统一分配使用。
7、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愿意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f35c75da770bf78a6529549c.png)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2、宗教慈善事业: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
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
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
3、官办慈善事业:所谓官办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由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
与宗教慈善事业不同,官办慈善事业是以国家的介入并以传统道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而产生且得到发展的,即政府根据需要与实力,在宗教慈善事业不能满足贫弱社会成员的需要时亦直接出面举办有限的临时性救济活动。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通过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为其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具有最低保障性、救助对象全民性、权利义务单向性、按需分配几个特点。
5、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基金。
7、养老保险:是旨在通过能为达到一定条件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资助、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险系统。
社会保障学教程作业答案
![社会保障学教程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abdd96137ee06eff918a1.png)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社会保障学姓名:学号:年级:专业:保定广播电视大学二○一二年五月【社会保障学】作业一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体制是是由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民政部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管理中心,扶困助残,失业救助,基本医疗卫生协作机构,社会其它优抚团体等组织合力运作的联动机制。
其它民间组织是对国家宏观规划的完善和补充,是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社会发展水平和取得的成果的最具体的体现。
只有这样,我们号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居有其屋,作有其业,劳有所得的口号才能逐步落实,让我们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2)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答: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强制性。
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2)普遍性。
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
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
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
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5)基本保障性。
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6)互济性。
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3) 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一)公平原则(公平特征&福利性特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的归宿。
最新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1b1e29e87101f69e319588.png)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电大《社会保障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旧教材P5~6)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P6)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P8~9)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P10~11)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按:应是“责任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P13)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P18)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P31)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P21)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P33)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P36)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P37)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P40)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P43)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5×5=25分)1.社会保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稳定机制。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b7b93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5.png)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一)思考题1.在我国,不少人一提到“社会保障”一词就认为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是否一样?试说说二者的关系。
答: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不一样:一、国务院发表《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因此,社会保障是一个政策体系,通过国家法制手段来执行,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所以,一定要清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虽是核心内容,但远非全部。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社会保险水平应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4)社会保险制度要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
(5)政事分开。
(6)管理服务社会化。
(7)管理法制化。
3.试说明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其次,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形成性考核作业(二)思考题: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天堂对话的故事的新版本。
电大《社会保障学》第一次到四次作业及答案(2011年11月完成)
![电大《社会保障学》第一次到四次作业及答案(2011年11月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6412d20616fc700abb68fc28.png)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总分20.00)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俾斯麦政府时代的(),即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1.00分)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法国2.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的基金筹集方式是()(1.00分)A. 财政供给制B. 现收现付制C. 完全积累制D. 部分积累制3.社会保障中最大的子项目是()。
(1.00分)A. 社会救助B. 社会优抚C. 社会保险D. 社会福利4.18世纪晚期,()成了当时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
(1.00分)A. 马克思主义B. 自由主义C. 社会民主主义D.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5.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一个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核心、以()为样本、覆盖城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00分)A. 个人储蓄型B. 国家保险型C. 福利国家型D. 社会保险型6.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1.00分)A. 群众团体B. 慈善机构C. 政府D. 互助组织7.效率像平等一样也是可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比如可以用()来衡量分配的效率(1.00分)A. 劳动生产率B. 帕累托最优C. 国民生产总值D. 人均GDP8.反对“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承认私有财产权利并在此基础上构想社会保障的蓝图”的是()(1.00分)A. 社会民主主义B.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C. 马克思主义D. 自由主义9.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公平原则。
比如:在和平时期,()照顾弱势群体利益的主张可能更合理(1.00分)A. 马克思主义B. 无政府主义C. 功利主义D. 罗尔斯主义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始于()(1.00分)A. 20世纪70年代初B. 20世纪50年代初C. 20世纪80年代初D. 20世纪60年代初11.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国家是()。
(1.00分)A. 德国B. 英国C. 法国D. 美国12.实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型国家是()。
广东_电大_省形考作业_社会保障学_任务一至四1
![广东_电大_省形考作业_社会保障学_任务一至四1](https://img.taocdn.com/s3/m/8d0d9f40767f5acfa1c7cd2f.png)
瑞典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内容包括:
CDE
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 ),对( )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B
瑞典医疗保险的主要内容包括:
ABE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
ABCEF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 社会保障的功能有 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
社会保障的特点是
ABCDE
实行由政府和个人负担,雇主不缴费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方 式的国家是:
A
实行综合保险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城市有:
A
A、社会学
A、符合劳动 年龄条件;B 、失业者必 须达到一定 的合格期 限;D、失业 者必须是非 自愿失业;
A、由雇主和 政府承担, 个人不需缴 费;B、完全 由政府、雇主 、受保人三 方共同承 担;D、由雇 主和受保人 分担;E、完 全由雇主负 担,受保人 和政府均不 负担;F、由 政府和个人 负担,雇主 不缴费;
A
“文革”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为
D
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一书,仔细分析了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出了新的失业 ABC
理论,他认为失业有以下几种:
1951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 ),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包括养 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
D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 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国际上把非自愿性失业分为以下类型:
ABCDF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待解决的问题是:
全
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BDE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迫切性在于:
ACDE
具备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取消失业者享受失业社会保险资 格: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7bbf37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c.png)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一至四讲评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2、宗教慈善事业: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
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
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
3、官办慈善事业:所谓官办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由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
与宗教慈善事业不同,官办慈善事业是以国家的介入并以传统道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而产生且得到发展的,即政府根据需要与实力,在宗教慈善事业不能满足贫弱社会成员的需要时亦直接出面举办有限的临时性救济活动。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通过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为其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具有最低保障性、救助对象全民性、权利义务单向性、按需分配几个特点。
5、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基金。
社会保障学作业!10
![社会保障学作业!10](https://img.taocdn.com/s3/m/3ff02b1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77.png)
社会保障学作业1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现代社会保障的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需要遵循(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4、早期的社会保障事业是(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它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办慈善事业),在西方是(宗教慈善事业)为主,在中国则是(官办慈善事业)为主。
5、早期的社会保障是(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和(民办慈善事业)。
6、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原则包括:(机会均等、平等分配)原则,与生产水平发展相适应原则,建立适度保障原则,贯彻(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答:社会保障的功能:①稳定功能,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从法律上,经济上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乃至不断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首先是能够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其次是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对安全与发展保障的需要。
②调节功能,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
③促进发展功能,社会保障制度在产生初期或许主要体现出稳定与调节功能,发展到现在则已经明显地具备了促进反战的功能。
④互助功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包括税收、缴费、捐献等多渠道,又被支付给受保障者与有需要者,这种分配制度其实是一种风险分散或共担机制,风险共担本身即以互助为基石并在互助中使风险得到化解。
⑤其他功能,社会保障事实上还有着诸如防控风险等其他功能。
2、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答:社会保障具有的特征:①公平性特征: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②社会化特征:制度开发性;筹资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③福利性特征: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特征,即相对于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小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社会保障学》形成性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题填空题l、社会保障具有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迸发展功能、和互助功能及其他多种功能深化法发2、社会保障具有;公平性;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多样性;等特征,3,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等。
4。
社会保险制度在德国的产生,是进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的标志。
5,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使社会保障制度摆脱了历史上充当稳定社会工具的单一色彩,代之以社会公平等理念,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维系机制。
6、早期的社会保障是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它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办慈善事业,在西方是宗教慈善事业为主,在中国则是官办慈善事业为主-此后才进入济贫制度阶段。
第二题名词解1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闰,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劲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包括,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术;具有经济福利性和属于社会化行为等必要要素。
2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足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予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问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5社会福利广义是指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
狭义是指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障管理属于社会政策管理范畴,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社会保障法制的延伸,也是对社会保障法制的强化在实践中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現代各国行政架构的制约,日前主要存在看三种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第三题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保障的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分目标包括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有:(一)立法先行(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三)协调发展(四)多样化发展4、简要评述早期社会保障的发展,(1)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2)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3)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4)保障水平是极端底下型(5)保障效果是不良型5、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第一,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等三大基本系统.第二.对社会保障体系仪可作如下划分: (1)与社会生产相关联的保障制度;(2)普遍保障制度; (3)全民的福利性保障制度.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与层次性.7、社会保险制度除具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还具有:预防性、补偿性、储蓄性、多源性和互济性等特点.8、社会保险制度通常包括哪些方面?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死亡抚恤和残障保险等.9、社会福利具有哪些特征?第一,保障对象的全员化;第二,保障项目的广泛化;第三,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第四,保障水平的弹性化。
10、简述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意义与价值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并促进其得到贯彻落实,能够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能够监控和纠察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以保证其健康有续的运行。
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作,从而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得到良好的实现。
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包括:一是内在价值,即社会保障法所固有的价值;二是外在价值,即社会保障法所具有的相对于其他社会目标来说所具有的工具价值。
11、社会保障法有哪些主要形式?当代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等。
12、在社会保障的立法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有:人权保障原则;公平优先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13、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有: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第四题综述题1 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意义?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2、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3、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
4、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5、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2、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有哪些?1 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是:(1)尊重本国的国情(2)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努力追求社会化(5)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社会保障的主要国际教训是:(1)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2)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3)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亦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3、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制度变革。
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全面变革与制度创新。
迄今为止,它走过了三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中也出现过失误,现阶段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最艰难的改革任务己经完成,新制度的建设将进入加快进行的轨道。
4、试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其分目标包括: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是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即向。
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要追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还应当追求社会保障政策与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协调,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必须牢固地确立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5、试述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一足削减福利支出;二足调整福利结构;三是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四是引入私营机制。
6、如何理解社会保障法的实质?現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解决国民生存保障问题并促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与归属点的,因此,社会保障法实质上既是社会成员生存权利保护法和国民安全法,同时也是社会稳定法和社会调节法。
7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状况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属于社会政策管理范畴,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保障法制的延伸,也是对社会保障法制的强化在实践中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现代各国行政架构的制约。
目前主要存在着三种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集散结和和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只要包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
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主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等,其他有关部门不同程度地参与着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
第五题比较分析题l,试比较分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异同。
它们都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象不同;第二,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第三,保障水平不同;第四,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第五,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
2、试比较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与正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
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军人保障制度;而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
3、试比较几种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异同。
世界上社会保障模式主要有;福利国家模式: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制性储蓄保障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等四种类型。
福利国家模式强调普遍性与全民性,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全面保障形式,目标在于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都给予安全保障。
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责任,充分体现保险互助互济原则的一种保障形式。
强制性储蓄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是新加坡创造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以及后来变种的智利模式,都以强调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为基本原则。
国家保险型模式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
由于是由政府统一包揽的,因而又称为政府统包型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次作业第一题填空题I、以其来源为依据,社会保障金一般分为财玫性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基金。
不同的社会保障基金有着不同的筹资渠道,并必须用干特定的社会保障項目。
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一般包括:征税方式;征费方式和自由筹资方式三类。
3、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一般有:财政拨款;征收社会保险缴费(税);发行福利彩票与募捐;服务收费;基金营运收益;其他渠道等。
4、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福利性和互济性等性质特点,还具有;普遍性;重要性;长期积累性;和复杂性等特征。
第二题名词解释1、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为了分担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因疾病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用进行补偿。
具体来说,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