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3套试卷〗黔东南州名校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最先定量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B.法拉第C.焦耳D.欧姆
【答案】C
【解析】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有磁场),故A错误;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故B错误;
C.焦耳最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故C正确;
D.欧姆的主要贡献是研究通电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导体电阻成反比,故D错误。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两倍杠杆
B.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其实质也相同
C.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D.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有关
【答案】C
【详解】A.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且是等效的,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故B错误;
C.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故C正确;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新型落地扇有一个电源开关S1,闭合S1,电动机正常作,其内部还有个防倾倒开关S2,S2处于常闭状态,当落地扇倾斜时S2能自动断开,使电动机停止工作,图中电路中符合这一功能的是
A.B.
C.D.
【答案】C
【详解】ABCD .由题意可以得出,当开关S 1和S 2同时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当开关S 2断开时,电动机就停止工作,因此两开关应该为串联关系,故ABD 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2R 2,闭合S 、S 1,断开S 2时,电压表示数为5V ,闭合S 、S 2,断开S 1时,电压表示数为7V ,则R :R 2为( )
A .3∶2
B .2∶3
C .7∶5
D .5∶7
【答案】A
【详解】当闭合S 、S 1,断开S 2时,R 1与R 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当闭合S 、S 2,断开S 1时,R 2与R 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由U I R = 可得,两种情况下的电流之比 R R 12R R ===5V 7V=57U U I I U U R R
''::::: 因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
()()()()122122==2=57I I R R R R R R R R :+:++:+:
整理可得
2=32R R ::
故选A 。

5.如图是小红尝试设计流速计的原理图,其中2
R 是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跟小球以及弹簧固定,弹簧另一端固定不动。

水流动时推动小球,带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从而改变电路中流速计的示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流速计相当于一个电流表
B .流速计相当于一个电压表
C.流速越大,流量计示数越大
D.流速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小
【答案】B
【详解】AB.由题图可知流速计串联在电路中,因此相当于电流表,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故B 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
CD.由于水流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当水流速越大时,小球越向左运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知电路的电流越大,流速计示数越大,故CD正确,CD项不符合题意。

6.家用照明的白炽灯泡,有时灯丝会被烧断,烧断灯丝经常是发生在开灯的那一瞬间,这是因为在
开灯的那一瞬间
A.通过灯丝的电流比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
B.灯丝两端的电压比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高
C.灯丝的电阻等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D.灯泡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小
【答案】A
【解析】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刚开灯时灯丝电阻很小,通过灯丝的电流很大.
产生局部瞬间大功率(温度大大超过工作状态),使灯泡损坏.
【详解】A、由I=U
R
可得,电压不变,在通电的瞬间,灯丝的电阻很小,因此通过灯丝的电流比正常工
作时的电流大,符合题意;B、灯两端的电压近似等于正常工作电压,不符合题意;C、灯丝的电阻比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很多倍,不符合题意;D、灯泡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很多倍,所以灯泡才烧坏,不符合题意;故选A.
7.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相互吸引,C和A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正电
【答案】B
【解析】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
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

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故选B.
8.教学楼有东西两个楼门,门房师傅时常忘记自己是否关闭了楼门,小明设计出一个能显示楼门关闭情况的简单电路。

电路总开关闭合时,只要有楼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楼门对应的指示灯就会发光。

当楼门全部关闭时,可将电路的总开关断开以节省电能。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设计意图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详解】门关好相当于开关闭合时灯就会熄灭,所以开关应与灯并联,开关闭合时会把对应的灯短路。

两灯串联后,再串联一个定值电路保护电路,使两门都关好时,电路不会短路。

故选B。

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导体都是靠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来导电的
B.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
C.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就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D.铜导线就是靠自由电子导电
【答案】D
【详解】AD.金属导体是靠自由电子(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来导电的,故A错误、D正确;
B.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故B错误;
C.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正负离子,也是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故C错误。

故选D。

10.一盏调光台灯,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S,将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和灯L两端的电压变化分别是()
A .变大、变大
B .变大、变小
C .变小、变小
D .变小、变大
【答案】C 【详解】由电路图知道,灯泡L 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片从左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U I R
=
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B 错误;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道,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故C 正确、D 错误.
二、填空题
1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_,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0 不高于36V
【详解】[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

[2]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

12.把5Ω和10Ω的电阻串联接到3V 的电源上,通过5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A ,10Ω电阻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

若并联接到3V 的电源上,干路电流是_____A ,电路总功率是______W 。

【答案】0.2 2 0.9 2.7
【详解】[1]把R 1=5Ω和R 2=10Ω的电阻串联接到3V 的电源上,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R 1=5Ω电阻的电流 12123V =0.2A 5Ω+10Ω
U I I I R R ===+= [2] 10Ω电阻两端的电压
2220.2A 10Ω2V U I R ==⨯=
10Ω电阻两端的电压2V 。

[3][4]若并联接到3V 的电源上,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12125Ω10Ω10Ω5Ω10Ω3
R R R R R ⨯===++ 干路电流
3V =0.9A 10Ω3
U I R '== 电路总功率
3V 0.9A 2.7W P UI ='=⨯=
电路总功率2.7W 。

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 R L 的阻值小于变阻器 R 2 的最大阻值,且 R 1 的阻值是灯泡
电阻 R L 的两倍,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发生变化.现只闭合 S 2,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从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中,变阻器 R 2 的电功率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滑片到达 b 端时,R 2 的功率为此时电路总功率的 80%,则此时 R L :R 2 =____;若同时闭合 S 1、S 2、S 3,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为______W .
【答案】1:4 15
【分析】(1)只闭合S 2,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和P=I 2R 表示出滑片到达b 端时R 2的功率和电路总功率,根据两电路关系列式计算R L 和R 2的电阻关系;
(2)由图象知,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R 2的最大功率为5W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电流,由P=I 2R 表示出R 2的电功率;三个开关都闭合时,R 1、R 2并联,当P 在b 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由R 1、R 2与R L 的关系和P=I 2R 计算出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
【详解】(1)由图甲知,只闭合S 2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滑片到达b 端时,变阻器连入阻值为其最大值,且R 2的功率为此时电路总功率的80%,即:P 2=80%P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根据P=I 2R 得到:I 2R 2=80%×I 2(R L +R 2),即:R 2=80%×(R L +R 2),所以:R 2=4R L ,即:R L :R 2=1:4;
(2)由图象知,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R 2的最大功率为5W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2L U I R R '=+,由P=I 2R 可得,R 2的电功率:222222222
()()4L L L U R U P R R R R R R R ==+-+,当R 2=R L 时,P 2有最大值,由图象知,其最大值为5W ,222max 22544L L U R U P W R R R ===,即有:220L
U W R =,由图甲知,当同时闭合S 1、S 2、S 3时,R 1、R 2并联,当滑片在b 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一定,由2
U P R
=可知此时电路消耗总功率最小,因为,R 1=2R L ,R 2=4R L ,所以222min 1212332015244424L L L L L
U U U P W W R R R R R R R R R ===⨯=⨯=⨯++.
14.如图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

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___________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容器___________所对应的U 型管的高度差更大。

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用到了物理学的转换法。

【答案】电流 乙 比较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
【详解】[1]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同。

[2]由图知,甲的电阻值小于乙的电阻值,由2Q I Rt 知,电阻大的产生的热量多,故容器乙所对应的U 型管的高度差更大。

[3]实验中通过比较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用到了物理学的转换法。

15.甲、乙两只标有“220V ,500W ”和“220V ,1000W ”字样的电炉,若将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 (均选填“甲”或“乙”).
【答案】甲 乙
【详解】由P =得,电炉的电阻R =,因为甲、乙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 甲<P 乙,所以甲、乙两只电炉的电阻:R 甲>R 乙,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即通过甲、乙两只电炉的电流:I 甲=I 乙,
根据Q =I 2R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故串联时产生热量较多的是甲;
将它们并联在220V 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甲=U 乙=220V ,
则两电炉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P 甲=500W;P 乙=1000W ,根据Q =W =P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故并联时产生热量较多的是乙;
16.如图所示是笔记本电脑的三脚插头,该三脚插头的脚_____(选填“A”、“B”或“C”)应与笔记本电脑的金属外壳相连,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外壳就与______(选填“室外大地”或“电源火线”)相连,以防外壳带电对人造成伤害。

【答案】A 室外大地
【解析】正对三孔插座时,其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三脚插头上孔与用电器外壳相连。

【详解】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三脚插头插入插座后B 脚与火线相连;三脚插头的A 号脚与用电器外壳相连,当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三脚插头的A 脚与三孔插座的室外大地相连;使金属外壳
与大地相连通,这样若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万一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17.如图所示,在4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将重700N 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00N 。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2m/s ,则拉力F 的功率为________W 。

【答案】83.3% 24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有三根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绳端移动的距离s 与重物水平移动的距离's 的关系是'13s s
=,由于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知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是 '100N F f ==滑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100N 3100%100%100%83.3%40N s W F s W Fs s η⨯=⨯=⨯=⨯≈⨯有用总
[2]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2m/s ,那么绳端移动的速度
330.2m/s 0.6m/s v v ==⨯=绳物
可知拉力F 的功率为
40N 0.6m/s 24W P Fv ==⨯=绳
18.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还有轮轴和斜面.如图所示,螺丝刀就是一个轮轴的实例,手柄_____(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丝钉是一种类似斜面的机械,螺丝钉上螺纹的展开长度相当于斜面的长度,螺纹_____(选填“密”或“稀”)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答案】粗 密
【详解】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一种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轮半径就是动力臂,轴半径就是阻力臂,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可以省力,螺丝刀就是一个轮轴的实例,所以,手柄粗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丝钉上的螺纹相当于斜面,乙螺丝钉螺纹密、螺线长,相当于斜面较长,由于在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使用起来越省力,所以,螺纹密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19.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甲的电阻为_____欧;将甲、乙串联后
接入电路,当通过甲的电流为0.2 A时,甲、乙两端的总电压是______V。

【答案】5 3
【详解】[1]由图可知,甲两端的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6A,甲的电阻
R甲=
3V
=
0.6A
U
I


=5Ω;
[2]已知甲、乙串联,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两端电阻的电流为0.2A,从图可知,此时
U甲1=1V,
U乙1=2V,
甲、乙两端的总电压
U=U甲1+U乙1=1V+2V=3V。

三、作图题
20.某同学在实验中连接的实物如图所示,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____________)
【答案】
【详解】电流从正极出来,经过L1、L2、S回到电源负极,电压表并在L2两端,画出电路图如下:
21.为了安全用电,请将独立工作的电灯和插座接到家庭电路。

(_____)
【答案】
【解析】(1)对于电灯接线的基本要求是:“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口,火线接在开关上,通过开关进灯头”。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详解】(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2)安装三孔插座的方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2.小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
(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明应选用_____装置进行实验.
(2)小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其中不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让导线ab在磁场中斜向上运动;②让导线ab在磁场中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③让导线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ab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ab向右运动,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甲、乙两图的原理分别用于制造_____和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答案】甲③将磁铁N、S极对调(或将连接电源两极的导线对调)发电机电动机【解析】(1)乙图中有电源,所以,不适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甲图中,连接电路后没有电源,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运动,导体切割磁感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所以,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明应选用甲装置进行实验;
(2)甲图中磁感线沿竖直方向,无论是导线ab在磁场中斜向上运动或左右运动,都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导线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则不会切割磁感线,故只有③不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两个因素有关,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同时改变两个因素,运动方向不会改变;所以,若要改变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可改变磁场方向或线圈中电流方向;由乙图知道,若改变磁场的方向,只要将磁铁N、S极对调即可;若改变电流的方向,只要将连接电源两极的导线对调就可以;
(4)由于甲图中没有电源,若开关闭合,金属棒做左右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所以是电磁感应实验的装置,由此原理人类制造出了发电机;乙中有电源,磁场中的导体会因通电而运动,即是研究通电导体受力的作用的实验装置,是电动机的制造原理.
23.“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线若干。

(1)小明设计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亮度变暗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此时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滑动(选填“A端”或“B端”)。

(3)小明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及现象填入表格中,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序号电压/V 电流/A 亮暗情况
1 1 0.16 暗 2
1.5 0.22 较亮 3
2.5 0.28 亮
(4)实验结束后,他还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①小红同学认为,若把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大家对这种说法进行了______(选填“肯定”或“否定”);
②小刚发现电压表损坏了,老师告诉他已经没有电压表可换了,而给了他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小刚重新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在不改变该实验电路连接的情况下,也能正确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正确连接电路后,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
A .闭合开关S ,S 1与a 相接,调滑片P ,使电流表示数为I 1=_______;
B .保持_____,______,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2;小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答案】 A 端 0.7 肯定 0
2.5V R 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 把S 1与b 相接 20
2.5V 2.5V ()I R -⨯ 【详解】(1)[1]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与灯串联,电流表与灯串联,电压表与灯并联,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暗,表明电流减小,电阻变大,故应接A 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2]根据图乙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 ,分度值为0.1V ,示数为2V ,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2V 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 ,应增大灯泡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两端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故滑片向A 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

(3)[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 时,通过的电流为0.28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2.5V 0.28A 0.7W P UI ==⨯=
(4)①[4]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将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能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电流能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是可行的,应该肯定。

②[5][6][7] S 1与a 相接时,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中的电流,要使灯泡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应为2.5V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 0两端电压也为2.5V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0
2.5V I R =;S 1与b 相接时,此时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路连接关系不改变,灯泡和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不都不改变,故通过电阻和灯泡的电流大小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以求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从而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实验步骤为:
A .闭合开关S 、S 1与a 相接,并调节滑片P ,使电流表示数10
2.5V I R =; B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S 1与b 相接,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2。

[8]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L 210
2 2.5V I I I I R =-=-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20
2L L 1) 2.5V 2.5V (=2.5V ()P U I I I I R ==⨯-⨯-
五、计算题
24.【答案】
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
B.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C.科学家安培进行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答案】B
【详解】A.地理南极在地磁的北极附近,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故A错误;
B.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
C.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误;
D.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

2.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
A.冰的熔化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答案】D
【详解】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剧烈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选D。

3.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C端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C和D
【答案】B
【详解】A.当A和B接入电路时,将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定值电阻,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当B和C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右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C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长,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B符合题意;
C.当A和C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左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C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短,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当C和D接入电路时,将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是“探究在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在乙图中,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在甲图中,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a容器连接的U型管液面高度差更明显
D.在乙图中,可得到结论:相同时间内,电流越大,容器内空气吸收热量越少
【答案】A
【详解】A. 在甲图中,两个电阻串联,电流相等,电阻阻值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A正确;
B. 在乙图中,两个电阻阻值相同,电流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B错误;
C. 在甲图中,a容器中的阻值小于b容器中阻值,串联电路电流相同,由焦耳定律可知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a容器内产生的热量小于b容器内,因此b容器内连接的U型管液面高度差更明显,故C错误;
D. 在乙图中,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可得到结论是相同时间内,电流越大,容器内空气吸收热量越多,故D错误。

5.有关生活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B.教室里同一个开关控制三盏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这三盏灯之间是串联的
C.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D.电能表转盘转得越快,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
【答案】A
【详解】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检测的导线,若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表示接触的是零线,故A正确;当其中一盏灯坏了后,其余二盏灯还能正常发光,说明三盏灯互不影响、是并联,故B错误;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也可能是短路,故C错误;电能表的转盘转的越快,说明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越快,做功的多少还与通电时间有关,故D 错误,故选A.
6.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

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