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 ★中考易错题(第四 期)(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调研系列卷★中考易错题(第四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2.对如图所示的实例或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可以同时使用一个插线板
B.图b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原理
C.图c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D.图d中,人站在绝缘板凳上,双手同时握住火线和零线不会触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两个灯泡中的电流相等,说明两个灯泡-定是串联的
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4.如图所示,四幅图片展示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增加物体移动的距离
B.改变绳子的绕法
C.减少定滑轮的个数
D.增加物体的重力
6.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人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的产生的。
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的大气压示数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山脚时的示数。
8.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较大。
“奋进号”航天飞机用液氢做燃料,这是因为液氢的较大。
9.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倡导环保,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华为5G时代即将来临,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手机是靠来传递信息的。
10.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将它们连接在
电路中(如图所示),A、B两端的电压用U A、U B表示,通过A、B的
电流用I A、I B表示。
则U A U B, I A、I B
(选填“>”“<”或“=”)
11.池水清澈见底,看上去很浅,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光线从斜射向(填介质名称)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人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池底,因此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12.寒假,小红和爸爸来到净月滑雪场,开始他们的滑雪之旅。
小红脱下运动鞋换上了滑雪板,这时她对地面的压强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小红的重较轻,她和爸爸在水平雪地上滑行时,滑雪板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f1(选填“>”“<”或“=”)f 2。
13.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把装有水的茶壶,茶壶
内部的底面积为18cm2壶嘴与壶身构成。
茶壶内底部
受到水的压力为N。
(g=10N/kg ρ水=1.0X103kg/m3)
14.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
相同时间内气]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P乙(选填“>”“<”或“=”)
15.如图所示电路,灯1上标有“6V 3W”字样,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蒲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灯工正常发光。
则每分钟电流通过灯l所做的功为J.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
(电源电压与灯丝电阻不变)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包所受的重力为32N,与桌面总的接触面积为0.04m2求:
(1)书包的质量; (g取10N/kg)
(2)书包对桌面的压强。
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0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5V。
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
(2)通电Imin.电路的总功率。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加标示1分共30分)
18.如图所示为小王自制的游戏装置,利用所学物理元件改变太阳光的传播路径后,烧断细绳释放重物。
装置中元件(a)为镜,(b)为镜,(c)为滑轮。
在下落过程中,重物G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1)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完全熔化需要分钟。
(2)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理由是: 。
2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1分)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钩码的G- m关系图象。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的依据是: 。
(3)由于弹簧和壳体间有摩擦,会使所测重力。
若“增大所挂钩码的质量,可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影响”,这个想法是的。
(4)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所受重力天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的结论,依据是:。
21.小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4.5V(恒定不变),电压表量
程为0~3V,R。
是阻值为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
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所示。
闭合开关S,则:
(1)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____,电压
表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200Ω时,环境温度
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V。
(3)为保证电路安全工作,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
上,点燃蜡烛后,调节至如图所示位置时,
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成
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若将凸透镜固定.将光屏向右移一段距离,仍要在光屏上看到像,应将蜡烛向(选填
“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
(3)完成(2)的操作后,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移动凸透镜,还能在光屏上得
到(选填“一个"两个”或“很多个”)清晰的像。
23.小明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他按照电路图甲正确连接电路。
(1)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
于最(选填“左”或“右")端,而电流表
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出现这现象的原因
是: 。
(2)解决问题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3V。
移动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22A、0.44A,则电源电压为V。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3.5V,电流表示数为0.36A,该位置在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选填“左”或"右”)侧。
(4)本实验测得R1的阻值为Ω(保留一位小数)。
24.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O点,如图甲所示;
B.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人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人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
C.取出石块,擦干水: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上O点两侧,移动石块和袋子悬挂位置,保持筷子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I1和l2,如图丙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则石块密度PG=(用px 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选填“有”或“无”)影响,理由是:。
(3)图乙所示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处,所测石块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A
7、振动小于8、比热容热值9、可再生电磁波10、˂= 11、水空气12、变小˂13、连通器 2.7 14、>= 15、180 60
16、解:
(1)由G=mg得m=G/g=32N/10N/kg=3.2kg
(2)P=F/S=G/S=32N/0.04m2=800Pa
17、解:
(1)U=U1+U2=10V+5V=15V
(2)I=I1=U1/R1=10V/10Ω=15V×1A15W
P=UI=15V
18、平面凸透定增大
19、(1)固液共存态 3 (2)不能彼此都是100℃,不能发生热传递
20、(1)
(2)二力平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3)偏小正确(4)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一定
21、(1)减小增大(2)402.7(3)60
22、(1)照相机(2)右(3)一个
23、(1)l1ρ水/l2(2)无支点与重心重合,重力的力臂为零,对杠杆的平衡无影响(3)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