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诗人-聪
定义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 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 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 TB) 低于17. 1umol/ L ,直接胆红素(CB) 低于3. 4u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13.68μmol/L, 当总 胆红素高于34. 2umol/ L ,巩膜出现黄染。

5.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肝内、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
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胆汁郁积, 则阻塞或郁积的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 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必然导致肝内小胆管或 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使结合胆红 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发生 黄疸。
谢!

4.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 1)肝炎时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 以及毛细胆管、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结合胆红素 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 (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 与血液。2)由于毛细胆管、小胆管本身的病变, 小胆管内胆汁栓形成,或毛细胆管的结构异常,使 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 胆管溢出(或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 入肝淋巴流与血液。
若总胆红素为20. 5umol/ L~34. 2umol/ L 称隐性黄染。
黄疸程度可分轻度: 总胆红素为20. 5umol/ L~ 34. 2umol/ L ; 中度: >34. 2umol/ L~171umol/ L ;重度: > 171umol/ L~ 684umol/ L ;
病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 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 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 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 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 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 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 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2.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 肝脏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于晚期肝硬化、
或暴发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内残存有功 能的肝细胞量很少,不能摄取血液中的非结 合胆红素,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 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 是由于这个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 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 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 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但其中一部分结 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 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结 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这时病人转氨酶 多会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