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初步确定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初步确定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
6月21日,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苏通第二过江通道项目推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王仁贵到会指导。
会议听取了设计单位关于项目前期工作的汇报,肯定了前期研究工作的成果,初步确定了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
下一步,各单位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工作节奏,深化工可阶段各项工作,推进线位、桥隧比选基础工作,梳理相关技术支撑类专题。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2025年前重点推动实施的项目,也是《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中明确的公路过江通道。
项目的规划建设对于优化过江通道布局,完善高速路网体系,强化区域相关城市互联互通,引导沪苏通都市圈跨江融合发展,服务沿线地区出行和经济产业发展,支撑南通更高层次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了解到,《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将苏通二桥的具体位置进行了公示,位于通富南路南侧。
位于长江澄通河段,连接北岸南通市和南岸张家港市,位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之间。
距离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均约20公里,路线全长约19.2公里,拟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根据此前资料显示,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项目的实施对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跨江联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有效缓解苏通大桥交通压力。
苏通过江第二通道处于长江流域江面最宽的位置,水面宽度达到10公里,同时又是长江黄金水道咽喉段,水文条件极其复杂。
今年5月,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在做客江苏交通广播网《交通在线》栏目时透露,过江通道方面,在现有三座大桥的基础上,当地还在推动五条过江通道建设,未来将“八龙过江”。
南通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已通车,正在推进的五条通道中,张(苏州张家港)靖(泰州靖江)皋(南通如皋)长江大桥首批施工图已获批,主体施工、监理确定中标单位,即将施工;海(南通海门)太(苏州太仓)通道公路部分的可行性研究已获省发改委批复,预计年内大型临时性设施工程可开工;苏通第二过江通道、通沪通道、崇海通道也在推进前期工作。
周建飞表示,未来5到10年南通将迎来过江通道建设高潮,江面上会有多条“飞龙”“潜龙”待发。
南通地处长江出海口北岸,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过去受限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度被称“难通”,现有的三座长江大桥分别于2008年、2011年、2020年通车,但过江需求供给仍不足。
江苏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吴永宏去年11月透露,苏通大桥的设计流量是日均6万辆,目前在9万辆左右,节假日13万辆,处于超饱和状态。
“十四五”,江苏计划开工6座过江通道,到2035年过江通道平均间距达到10公里左右。